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访谈|归来,张开印

2016-12-27 搏击周评 搏击周评


时间:2016年12月17日

地点:商丘

人物:威风少侠  张开印


张开印虽是商丘人,然常年在外工作,很少回家,这次是借由给国内某赛事做嘉宾解说的机会,方得以回到家乡。


采访那天,他刚和助手从外地奔波而归,尚未与家人见面,便直接赶赴我们的约会——正式开始前,访谈间里是此起彼伏的来自张开印家人好友的问候电话。


我们的对话,就是在这样一种乡音氤氲的氛围里进行的。



张开印,中国散打运动员,2007年伊朗总统杯80KG级冠军,2011年全国男子散打锦标赛75KG冠军,2014年第七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75KG级冠军。 


以下问答均来自《搏击周评》与张开印


搏击周评:您什么时候接触到搏击这一行业?

张开印:我练的算比较早,大概十三岁左右,从99年学习套路,02年接触散打,04年正式进入这一行业,算下来也有12年时间了。


搏击周评:对自己的第一场比赛还有印象吗?

张开印:当然有,印象很深。是2003年在湖南株洲,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上获得散打第5名。


搏击周评:02年学习散打,03年参加比赛,实际只练了一年就取得了好成绩,应该算天赋很高?

张开印:还行吧,只是在这方面比较感兴趣,有自己的领悟,训练的也比较刻苦。


搏击周评:一开始打比赛害怕吗?

张开印:不是怕,是担心,担心平时训练的这些东西在赛场上能不能做的更好。


我能做到什么,我做不到的又为什么做不到,会很困惑。所以在上场之前我们还会不断的熟练,打拳踢腿这些连贯的组合,能不能把这些所学所练的东西发挥在擂台上。


但在擂台上,我只注重我自己,对方我也会看,但我比较注重我能不能发挥好我自己。


在比赛擂台上要以自己为中心,不要以对方为中心,你练得所有的东西你做不出来,你给大家就带不来这些技术上的力度和视觉上的这种冲击感,那你就没有价值了,竞技就是这样。没有怕这个东西,只是说我们平时练这么辛苦,你能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搏击周评:看您身上也有很多伤,不知最严重的一次是什么?

张开印:受伤很常见,最重的一次伤是肌腱断裂,是在锻炼的时候。




搏击周评:您的职业生涯中,比较艰难或者说是比较费力的比赛是哪一场?

张开印:其实不能用艰难来形容,我每一场比赛打的都很用心。说费力的话,那就很多了。


其实打商业赛,都挺费力的,包括打蓝桑坤,因为他从技术、从经验来说很丰富,他的距离控制的非常好,他让你打不到他,你会很着急,这都是通过他几百场打下来的经验。


搏击周评:听说蓝桑坤那场比赛泰方不服裁判结果,是怎么回事?

张开印:怎么说呢,这场比赛是我的成名战,算是我比较重要的比赛吧。


当时他倒地了,按我们打站立的规则来说,是不能再踢他的,但我当时比较气愤,因为当时舆论也比较厉害,他叫嚣说要秒杀中国武术散打,整个都很沸腾,那个点击率很高,光在腾讯一天都有两个亿的点击量。


所以当时我有一个想踢的动作,没踢,但是有意识,被泰方教练看到了。如果踢出去,那他就站不起来了,那就跟踢球一样了。(可爱的做了个动作)


为什么我有这个意识,但却没这么做。因为我想,我们要有大国武术的风范,就没有踢出去。


搏击周评:如果再跟蓝桑坤打一次,你觉得会怎么样?

张开印:现在打的话,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状态了,2014年我们也打过一次,不是说他怎么样,只能说我在成长,我也更强了。



搏击周评:你和柳海龙那次是怎么回事?怎么评价柳海龙?

张开印:其实没什么,就是05年我们打对抗的时候,导致他胳膊骨折了。


虽然之前大家对他的看法有很多,因为他之前不是出了一点事情嘛,其实他现在从各个方面来说都很稳的,是很稳重的一个人了


搏击周评:有没有喜欢或崇拜的拳击、散打选手?

张开印:在散打届的话我确实有一些比较欣赏的前辈,但是我不崇拜谁,因为我知道我有一天也能做到这样。


但是现在看来,包括全世界顶级的一些格斗,他的优势他的特点我们都是要去学习的。我们可以去思考,怎样更好的和我们的武术散打相结合,那这样出来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比如说泰国欧美这些地方,他们的节奏和力点的模式我们都可以借鉴,再加上我们本身的优势去综合起来,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一个道,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是一种相互学习。


拳击这一块的话,我欣赏泰森的打法,他们比较积极主动,我欣赏他们时机把握的非常好,还有拳的落点,他能掌控节奏,把你的的节奏完全打乱,让你按他的节奏打,他们很有天赋。


搏击周评:你认为一个强大的搏击选手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张开印:我觉得作为一个运动员、一个拳手,毅力和自律性是必须要有的,如果没有这个,他肯定走不长远,还有我觉得一个运动员它也要有强大的自信心和自控能力。




搏击周评:现在回想起来,在职业生涯当中,有谁可以称的上是你的贵人,或者你比较想感恩的人?

张开印:我从04年来到河南,算是一个大的转折,有几个老师都带过我,05的全运会打完以后,一直到06、07年往搏击上转,这一路上我都挺感谢我的老师的。


我能走到今天都是因为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老师指引、带领我,他们都是我的伯乐吧,所以我感谢他们很多,包括我们的师兄弟们,大家一起奋战十多年,我都很感谢。


搏击周评:从散打到拳击的转变,对你来说困难吗?

张开印:对我来说觉得很简单,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比较难,因为技术不一样,风格不一样,打法也不一样。


散打是全世界最好的竞技技术,它的观赏性差,自由搏击的观赏性高,就在于他的训练模式。散打最典型的就是方便。


搏击周评:方便和你都是出身散打,他可以说是散打转搏击比较成功的,看到他现在的这些成就,你会觉得自己有些迟么?

张开印:这个不迟,因为时代造就一个人嘛,他那个时候也是一个空白,他从体制内出来去做这个,他的选择是对的。


那个时候我们在征战全运会,代表我们河南征战。我那个时候太浮躁了,而现在这个时候不见得就不是一个好时候啊,我觉得机会也是很好的。




搏击周评:在你的心中,散打是全世界最好的竞技方式?比空手道、拳击等项目都要好?

张开印:我认为是最好的。我们散打的踢、打、摔是很厉害的,包括现在的俄罗斯伊朗这些国家的散打技术都一直在飙升,他的这个技术是非常犀利的,我们到现在都还在研究这个技术。


只是说现在的规则是这样的,我们只能按照规则去打比赛去训练,所以说模式是不一样的。


搏击周评:当别人提到你的时候,你更希望别人称你为中国散打名将,还是中国搏击名将?

张开印:在我心中,我一直明白,我是散打出身,也是散打成就了我,而至于什么名字,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


但其实所有的门派,还有国外的那些,其实都是从我们武术散打走的,去做转变、去做分支给他们起名字,这个倒没什么。


搏击周评:很多人把你称为“威风少侠”,喜欢这个称号吗?

张开印:还行吧,不过现在都要成为“老侠”了!其实这个称号来的很有意思,那年07年,我们在重庆打“世界功夫争霸赛”,就是无意间别人给我起了这个名字,就一直叫这个了。


搏击周评:你算是一个比较自律的人吗?平时都会怎么放松自己?

张开印:训练上我是一个比较自律的人,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该干什么,平时休息的时候就要放松下来,因为每次比赛前期的集训是很辛苦很乏味的。


比赛打完之后,我都先回家看一看,在父母身边待一天两天,然后就会出去散散心,找朋友喝喝茶聊聊天这样,有时候也会喝点小酒。




搏击周评:前几年,在你取得不错的成绩后,却在公众视野中几乎“消失”了,在微博等公众等社交平台上也很少见到你的动态,是做什么去了?

张开印:08年到11年吧,对于关注支持我的朋友和拳迷来说,我出现的次数确实少了些,比赛的场次也少了许多,新闻就更少了。因为这几年我一直在北京读书(本硕连读),精力都放在了学业上。


我不玩微博,也没有微信,之前虽然有微博但是后来也就没有再管理过了,这些对我来说意义不大,所以大家就看不到我的动态。


搏击周评:读的什么专业?

张开印:运动训练,还是我的项目有关的。


搏击周评:当时你可谓红极一时,为什么放弃比赛要去上学呢?

张开印:其实读书我也算是延期了,那年是09年,我去参加的全运会,2010年才去读的书,补的课。


前期是打的很不错,选择去上学其实也是有原因的。那个年龄太燥了,觉得需要再到大学里学点东西,现在的我和三年前的我可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在大学里所积累的、沉淀的、经历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搏击周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节点,这些节点把人生分为若干个阶段,你目前的生命里,有哪些重要节点?

张开印:首先是我的父母,大概是我十四五岁的时候,他们支持我,把我送到武校,让我能走上这条路。


然后是04年,我的老师把我送到河南队,给了我机会和平台,我在这一年通过努力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冠军。还有05年的全运会,这都是一个重大的阶段。之后又到了国家队。我征战了三届全运会,这12年我的老师给我了很多帮助,这种感动现在都还在心里。


2010年我去读书,这个转折也很大,因为从思想上到人的整体上都是一次很大的转变。


现在我在首都体育学院在做老师,教专项散打,我的领导对我的教学和理念都还比较认可。这是第四个阶段。


搏击周评:你性格中有比较大的优点或缺点吗?

张开印:优点还挺多(笑),缺点就是脾气不好,容易着急。


搏击周评:行业内有没有比较好的哥们?你会比较看重朋友身上的哪种特质?

张开印:有啊,因为我出道的时候是我一个非常好的师兄带我回河南的,我们关系到现在都非常好。


关于朋友的特质,我觉得首先我们搞这个项目,最关键的就是一个人的问题,你人必须得好,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就是人品不能有问题。


人和人相处讲究眼缘儿。如果眼缘非常好,人品没问题的话,就是ok的,可以成为朋友。但有些是朋友,有些是兄弟,又是不一样的。




搏击周评:接下来你要进行4场比赛,如果让你选对手的话,你会有什么样的标准?希望强一点还是弱一点?

张开印:对我来说,我只要充分的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就好了。至于跟谁打,其实不是我的问题。


我的问题是我要把我前期的铺垫做好,不过如果对手太弱的话,那就没意义了,产生不了他的价值。你给我找个水货的话我打他干嘛,我是为了那点儿出场费?那就没意义了。我打比赛就为了更好的挑战自己。


搏击周评:一段时间没打比赛,现在对比赛还会有比较渴望的感觉吗?

张开印:其实还是很希望能在这个擂台多征战两年的,因为毕竟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十六七年了,走到现在虽然成绩都拿了,但是我还是想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再冲一冲欧美这些赛事,想去打一打,不过还是以站立为主。


因为有些赛事咱们参与的还是很少,我希望能再遇到一些实力相当的拳手,在职业化的道路上再走一走。


搏击周评:有没有想过什么时候告别搏击擂台?

张开印:没有想过,这个完全取决于自身竞技状态。



搏击周评:其实现在有些拳手的出场费已经算是很高了,你怎么看这种趋势?

张开印:其实这是一件好事,出场费越高、运动员越有动力、越能体现出他们的价值,对我们项目的发展更好。


之前别人还觉得,“你就是个打拳的,就是个武夫,除了打拳什么都不会”,练这个有什么用?就是打架!


就好比踢足球,咱们有可能打一辈子还不如人家踢一场球呢,但为什么他们的后备力量还是源源不断呢,为什么没人去练搏击呢,因为人家觉得你什么都不会、没文化,所以还是认知度的问题。


其他项目或许可以到最后有个好生活,但搏击呢,什么都没有,那就是不行的,这是个恶性循环。但是现在相对来说好一点了,前提是我们运动员也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内涵修养。




搏击周评:在意选手排名吗?

张开印:还好吧,谈不上在乎不在乎。但通过这个排名,可以让我们看到和国外顶级选手的差距,也可以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也有打的不错的选手,挺好的。


搏击周评:会制定一些五年规划、十年规划这些吗?未来你打算怎么规划自己?

张开印:我没有那么长的规划,我只有两年规划。


一是学校的课程,我现在是首都体育学院的老师,每周四节课教学生专项散打,我会把自己的知识、技术、经验传授给学生们。


是要走职业赛事,打一打比赛。我觉得现在的话其实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成熟了,从思路从战术都能更好的去分配自己的体能,虽然没有那时候身体机能那么好,但这些都可以通过训练恢复补过来,综合来讲现在再打比赛可能要比二十四五岁好很多。


我想两者兼顾着,因为有双休,所以教课外还可以兼顾训练,希望在武术上面有所提高。我还是习惯把这些技术称之为武术。


搏击周评:作为一名职业人士,你认为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中国搏击行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张开印:我觉得会更规范,虽然赛事越来越多,但其实也是一种好事儿,这样会有更多的人来学习,无论是大众学习也好,武术推广也好,都是一件好事。


因为我们和国外的赛事比,我们也是才刚起步。两年内吧,我们肯定会有所沉淀,会越来越专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360y76lw6&width=500&height=375&auto=0
#互动#

你想在我们的『人物访谈』里看到谁?

你有哪些话、哪些问题想要问你的爱豆?

请在文末留言

格式:【人物姓名】+【你想问的问题】

说不定下一次我们采访的就是你心心念念的TA

被选中问题的你,还可能收到惊喜小礼物哦



《搏击周评》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