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乡记忆 | 【周玉金】孙畈,遥远的那人、那事

文乡燕子 文乡枞阳 2021-05-02


孙畈,遥远的那人、那事

作者:周玉金


三面高山,南边是广袤的良田,直抵白荡湖水域。广阔的田畈中间有一个古老的小街,叫孙畈街,名字不卑不亢,朴素自然。

与街相邻的是个大村落,孙姓居多。孙与田,史上是一家,这里不作研究,不信者姑且存疑。

孙畈,是这一带的泛称。周围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在五湖四海做官、经商……邂逅相见,自报家门,那必定是:孙畈的。孙畈就成了这里大概的区域、拿得出的地名,不是明确辖区。而那惦记必问的是土地岭——“土地庙里香火还很旺吧?”这,已是从前的事了。



孙畈街,街面上铺设的花岗岩青石,哧溜圆润,圆润哧溜。能证明无数先祖穿芒鞋打赤脚的功劳,也能证明多少代乡亲与她朝夕相伴的时光。

土地岭与孙畈街相距里把地,方圆几十里的先祖的先祖们以土地岭的土地庙为精神支柱。天上的菩萨们固然要敬之拜之,当坊土地公公是现管,最能顾及百姓的大小事情,百求百应,大家自是敬而不畏,虔诚膜拜,香火不断。一棵硕大的枫香树矗立在土地庙旁,红幡四季飘扬,像着装的红巨人,神圣而伟大。

孙畈街与土地岭相得益彰,逛孙畈街,谒土地庙,一道美丽的风光。

 


从九曲口流下的水,在孙畈街横断面三分之一处切开了一个口子,一年四季大小不一地流向白荡湖。这个口子是水流过的涧,连接上下街的是涧上的木头桥或石头桥。桥被汛期的洪水冲垮了,就用大石头码成间隔一步宽的墩子,连接到两岸。小溪潺潺伴着鱼虾,人们来不及多看,对面要过涧的人在等着了……

这些只是暂时的。秋冬水涸,一座石条码成的多孔桥又会再现,就这样,在历史上如此反复无数回。如今,一座砂石混凝土石拱桥出现了,坚如磐石。  

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时,驻扎在汤沟镇的鬼子觊觎着这里,来过孙畈街。他们把汽艇泊在杨市水码头,直奔而上。抢、烧都干了,又嚷嚷:“对了,这地方花姑娘的漂亮!”缺德的汉奸从中怂恿,鬼子毫无避忌地把汪大姑赤裸裸绑在了树上……

他们还想进一步掳掠,问百姓:上面是什么地方?

乡农机灵得很:九个口。

汉奸讨好学舌:九水口或九曲口。

鬼子莫名其妙,心想,九个口还曲曲折折淌着水,厉害大大的,难道比八卦阵还厉害?

鬼子那几年在各个战区兵败如山倒,领略了中华的厉害。这时,一声枪响,刺破了天空:民团陶二甩部不知是枪走了火,还是胆子大了,来了个策略性的举动。鬼子一定神,小队长一阵“哇啦地开路”,收队,一溜烟地走了。

 


孙畈的水特别好,相传这地方亿万年前是东海梢子,晶莹的砂石蕴藏着甘冽的泉水,再干旱的年份,淘挖一两米深的水井,清汪纯净的泉水就会喷涌而出,掬起即喝,舒心解乏。

孙畈的好水做出了洁白如玉的好豆腐,经金黄的菜子油一炸,又炸出了松软可口举世无双的孙畈生腐。田畈里连年丰收的糯米,经这好水一浸泡一揉和,便成就了甘润如酥的孙畈糕点。那刻骨铭心的舌尖记忆任游子离家万里也走不出对家乡的思念。



水是命根子,也是美化生活的好帮手,这里的女人把自己打扮成出水芙蓉,把家园收拾得干净利落,把男人孩子打理得体面光鲜。

早晚,常看见雾汽蒸腾在山峦、田畈、池塘、水沟,像仙子的倩影,太阳出来后,她们就收回蓬莱仙境。

环境好,身体就好,百寿老人在孙畈这一带随处可见。孙畈姑娘雪白细嫩水色好,不用擦脂抹粉就能沉鱼落雁。羞花闭月引来了无数文人骚客、闲适游人,他们走在孙畈街上,看见满街的美人,便步态趔趄、语无伦次了。

二流的诗人出来了:

孙畈有女是小花,

千朵万朵在树上。

我心不释爱慕意,

一心一意捧回家。

也有游手好闲的小无赖,也想在这里找个美人回家烧锅养育后代,鬼鬼祟祟伸头缩颈,嘻皮笑脸瞧瞧这个姑娘望望那个妹子。冷不丁,一盆凉水从天而降,落汤鸡似的他们,听着阁楼上没影的姑娘“咯咯…”的笑声,憋着怒气显出宽宏之态:这里的姑娘家好调皮,等我哪天把你娶回家,好好的调教调教。

“孙畈出姑爷”,这句口头禅的形成不是无端的。牡丹总得倚松栽,如花似玉的孙畈姑娘怎会嫁不上有名望的好姑爷呢!

 


孙畈历史上也有过一次大旱的。健在的百岁老人记得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干旱,那是一九五八年,全国性的旱灾,没能“人定胜天”。

农民兄弟吃过年饭,准备春播耕耘,可天空就是没有雨水降落。几次洒下几滴猫尿,几次撩起人们欣喜若狂,又几次让人失望。池塘,河沟,大部分水井都已干涸,孙畈晶莹的砂石地也羞愧于无力揽水蓄水了。从长江引向白荡湖的水,用木制水车盘上了孙畈,似金子,贵如油。水!全民叫急。金灿灿的太阳却毫不吝啬地光顾着大地,山河一片焦土。

人们疲惫地过完端午节,孙畈一带的上空飘来了一朵乌云,乡亲们迎出了家门,“哗哗…”大雨倾盆而下。勤劳智慧的孙畈人,早已向蛙匀水,培育好了薯苗,此刻马不停蹄,剪枝插向早已培好的垅上。

一场甘霖,滋润了土地,生根了薯秧。这种旱地植物,孙畈口语叫“山萝卜”,虽然接下来的日子这里再未曾下点滴小雨,但经过精心呵护,这山萝卜在孙畈这一隅还是生长成熟了。

颗粒无收是一九五八年的普遍现象,人们混完了头年的余粮,天灾人祸便接踵而至。

民以食为天。庐江与白梅、金社相邻,却只有孙畈这一带收获了山萝卜,这自然成了人们眼里的金疙瘩。相亲相邻,又有活命的山萝卜,庐江的黄花闺女自然就扑面而来。六零后出生的孙畈儿女,是庐江外甥的有多少?庐江的外婆在唠叨中随时可以告诉你!



孙畈这季功德无量的山萝卜,招来醋海生波,尖酸人佯笑道:枞阳大萝卜!不知方志上可有了枞阳大萝卜的前世今生?但人们确是记念着“枞阳山萝卜”,那枞阳人又是何等聪明,借子打子,引申出了今天数个品牌“大萝卜”。

 今天,走在孙畈的街道上,走在“哧溜圆润”青石板上铺设的混凝土上,正沮丧着不能再睹儿时的街景古相,却猛然看见,一卖古董生活用品的店老板,正在捧读一本《毛泽东选集》。我喜出望外,小店一下子成了我的乐土,谈古论今中,最留印象的是听他说了句:马克思最大的贡献,是帮助毛主席建立了新中国。

在这熙熙攘攘的洪流中,独此一隅,有脱俗高雅之士,这是孙畈人杰地灵之再现?本心一震一亮一释然。

由此,陈年旧事,遥相呼应。


--END--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周玉金,微信名:老屋小爷

枞阳县金社镇人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推荐阅读

寄语2019|迎接新年,祝福文乡

岁末盘点|图说文乡2018,请您检阅!

枞阳民间趣联故事(一)

文乡情怀|【张兴周】雪啊,雪!

纪实文学|我的母亲“红嫂”

纪实文学|革命烈士周美才的少年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