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域VS迪安,疫情催化之下,谁才是ICL龙头

青木 美柏医健 2022-12-21



新冠这个“黑天鹅”对于无数公司来说都是噩梦,但是对于第三方医学诊断机构(ICL)而言却是高速发展的催化剂。疫情之下,国内新冠检测需求激增,ICL行业两大龙头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也从幕后走向台前。


最新发布的一季报显示,金域医学实现营业收入42.51亿元,同比增长58.7%,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58%;迪安诊断实现营业收入46.49亿元,同比增长62.08%,归母净利润7.54亿元,同比增长122.62%。


疫情之下,强势崛起,作为ICL行业的龙头,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分别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30%和18%左右,两者的经营模式有何不同,未来谁更有潜力?


专业化金域 VS 一体化迪安 


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分别成立于2003年和2001年。


金域医学以普检业务起家,凭借先发优势、政策扶持以及资本驱动,从2007年起,加速在全国范围扩张,建设独立医学实验室。截至2021年底,金域医学已在国内铺设了39家医学检验实验室,为230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3000余项医学检测项目,为国内规模最大、覆盖客户数量最多的第三方医学检验公司。


与金域医学不同的是,迪安诊断是渠道代理出身,主要代理罗氏的诊断试剂,同时拥有分子诊断、细胞病理、质谱诊断三大自产产品线。2004年后公司开始逐步介入ICL领域,并于2015年后开启高速扩张模式。截至2021年底,迪安诊断在全国布局了40家连锁化实验室,为超过20000家医疗机构提供2800余项医学检测项目。


与金域医学相比,迪安诊断进入ICL行业的时间会晚一些。然而,与CRO行业类似,ICL行业主要面对B端客户,主要就是医院,但医院正常情况下不会同时找好几家外包检验公司,较早进入的检验公司积累了口碑、客户资源,极容易形成先发优势。


在发展道路选择上,金域医学坚持走专业化道路,巩固第三方医检主营业务,提前布局医检技术前沿领域,加大重点疾病线的新检测项目开发力度,同时加速发展药物临床试验、卫生检验、健康体检、司法鉴定等关联业务。


▲病理诊断中心 来源:金域医学


迪安诊断则致力于打造“医学诊断整体化服务”的平台型企业为战略目标,坚持“服务+产品”一体化发展模式,集产品渠道和临床诊断的优势和生态,实现同频共振和互哺式的价值链最大化聚合,可以抵御医疗政策或市场的阶段性波动,降低单体业务的风险,保障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发展道路的不同体现在于两者营收结构的不同,金域医学94%以上的营业收入都来自第三方医学诊断业务,而迪安诊断仅有50.6%的收入来自第三方医学诊断业务,其余营收来自于渠道产品及自产产品的销售收入。


然而,相比于毛利率48.25%的第三方医学诊断业务,迪安诊断的其余产品销售毛利率仅为26.81%,整体毛利率被拉低至38.26%,低于金域医学的47.29%毛利率水平。


因此,2021年,金域医学实现营业收入119.4亿元,低于迪安诊断的130.8亿元,但净利润22.2亿元,远高于迪安诊断的11.63亿元。


在ICL领域,金域医学先发优势明显,不论是业务还是利润上都领先于迪安诊断。但迪安诊断坚持走一体化发展路线,难度更大,上限也更高。


新冠疫情将成为变数?


近三年来,由于新冠疫情爆发,作为病毒感染检测的标准方式,核酸检测需求大幅增加,对于ICL而言,新冠检测收入显然举足轻重。


2020年至2022年一季度,迪安诊断新冠核酸检测收入分别为20亿元、26.06亿元及18.7亿元,占营收比例18.8%、19.9%及40.2%;金域医学2020年至2021年新冠核酸检测收入分别为24.7亿元及18亿元,占比为30%及15.1%,2022年一季度则未披露。


可以看出,近两年来,迪安诊断在新冠业务的开拓上要强于金域医学。今年一季度因国内疫情反复,迪安诊断的净利润也大幅提升,已经逼近金域医学。检测量的增加,也让公司毛利率强势增长15.6%,达43.95%。


新冠疫情带来的核酸检测业务,不仅大大缓解了迪安诊断因快速扩张带来的现金流紧张,还通过新冠检测业务与过去没有合作经历的医疗机构建立了关系,公司的社会影响力及品牌知名度均得到显著提升,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金域医学建立的先发优势。


短期来看,虽然疫情发展到第三年,累计感染率和疫苗接种率都已达到较高水平,但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全球新冠疫情持续反复,疫情结束的日子显得遥遥无期。


尤其是本轮上海疫情的爆发,全国的防疫工作出现新动向,国家卫健委提出要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检测“采样圈”,核酸常态化悄然成为一种新的防疫方式。


因此,新冠检测业务虽然面临单价下调、竞争加剧的情况,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两三年内都能为ICL行业提供稳定利润,对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而言都是不得不争夺的市场。


然而,今年1月,扑朔迷离的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投毒”事件,虽然金域医学作出紧急回应,否认网上流传出的一系列谣言,但其暂停了郑州金域在许昌市的核酸检验工作,必然会对其造成一定影响。据悉,这一子公司所在的华中片区去年营收15.70亿元,营收占比13%左右。


▲金域郑州事件警方通报 来源:平安许昌


在新冠检测业务方面,金域和迪安此消彼长,也让迪安诊断有机会后来居上,但疫情终有消失或缓解的一天,二者最终的竞争还得看非新冠业务。


角逐非新冠业务


2021年,金域医学实体肿瘤诊断、神经&临床免疫诊断、感染性疾病诊断(不含新冠)、血液疾病诊断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5.87%、38.21%、34.81%、31.90%;迪安诊断非新冠诊断服务业务收入40.14亿元,同比增长31.97%。


医学诊断业务主要分为两大板块:特检业务与普检业务。特检业务包含基因组学、病理诊断、理化质谱;普检业务主要为生化发光、免疫学检验、综合检验业务。


由于竞争门槛较高,且大多属于医保控费免疫范围,特检项目利润率远比普检项目高。


由于金域较早地涉足特检业务,在技术上沉淀多年,2015年之后,随着社会办医开展特检业务的管制逐渐放开,金域医学在特检项目上不断加大布局,其特检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提高,2021年其特检业务(不含新冠)收入占比同比提升1.68个百分点至50.45%。


迪安诊断在特检业务方面与金域医学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2021年,扣除新冠核酸检测业务,特检业务收入实现14.60亿元,占ICL收入比例超过40%,同比增长45.85%。


在与药企合作方面,金域医学积极打造“医-药-检”的新生态圈,累计为超过1000个I-IV 期药物临床试验提供中心实验室服务,20余项新药注册临床试验通过国家药监局NMPA现场核查,进一步巩固国内本土临床试验中心实验室领先地位。


迪安诊断则以观合医药布局CRO前沿服务业务,并组建伴随诊断临床团队,成功支持国内首个CD19靶点CAR-T、新一代乙肝抗病毒药物、新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治疗药物等的NMPA获批上市,以及国内首个靶向BCMA CAR-T疗法美国FDA获批上市。


▲CRO实验室 来源:迪安诊断


在研发投入方面,2020年至2022年一季度,金域医学分别为3.97亿元、5.18亿元和1.42亿元;迪安诊断则为3.19亿元、4.25亿元和1.15亿元,金域医学略高。


此外,迪安诊断还有诊断产品收入,2021年,自产产品业务收入6.59亿元,同比增长75.30%;渠道产品业务收入66.62亿元,同比增长17.78%。2022年一季度,自产产品收入更是增长202.63%。


综合来看,非新冠领域,金域医学不论是业务范围、技术实力、盈利能力上都强于迪安诊断。但迪安诊断也有其独特的优势,自产产品收入增长迅速,“研产销检”一体化产业链布局优势正在逐渐显现。


结语


ICL是一个被广泛看好的医疗细分赛道,但其与医疗机构合作的排他性天然形成寡头垄断。然而,此次新冠疫情为后来者赚取大量利润同时,也赢得了发展时间,让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的龙头老大之争充满变数,未来如何发展,还待继续观察。

 

【参考资料】

1. 金域医学、迪安诊断年报、半年报、季报。来源:官网

2.《内核不同的金域和迪安!》,IVD资讯  2022-05-10

3.《倚天剑和屠龙刀--金域迪安双龙争霸之二(2021年报)》,小眼学投资,2022-05-02


【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美柏医健立场,欢迎交流补充


▲点击小程序,查看500+海外创新项目





◇ 国产FIC新药出海成功,百亿美金银屑病市场迎强劲选手

◇ 带量采购范围不断扩大,跨国药企如何应对

◇ 艾伯维创新药物ABBV-951申请上市,抗帕金森领域还有这些新药可以期待

◇ 掀起研发、BD热潮的ADC赛道,引药企抢滩布局,谁能突围?

◇ 后疫情时代,我国原料药行业发展趋势浅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