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建筑艺术系毕业创作︱中国美院毕业展

中国美术学院 UA设计学堂 2023-03-13

去年19届建筑艺术系的毕业班,以不一样的视角解读建筑,重新解构建筑并对此作出回应。他们不去定义,而是由学生去探索关于建筑艺术中那些可能、充满生机的部分。同时设计也包含了城市到缝隙之间不同尺度的思考。今年建筑艺术系毕业班的同学也继续延续以往多样、开放的姿态,以自我的态度去阐述“建筑”这一门学科。


2019届建筑艺术系毕业展主题

阮昊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要素研究与设计」

刘畅    「群建筑——屋顶/框架/台地」 

鲁伟   「三墩城市性再生」

          「Freed power of architecture between

           things Architecture as an urban life and

           urbanity gradient increaser」

王灏   「重构新陈代谢:慈城更新」    

黄明健 「之间 - 自然、城市、建筑」

戚山山 「2.5维与空间群 | 2.5D ARCHITECTURE & SPATIAL CLUSTER」


▌毕设题目: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要素研究与设计


授课教师:阮昊


“建筑要素”(Architectural Elements)指的是组成建筑的基本单元元素,例如楼梯、屋面、门窗、楼板等。城市高密度的环境,将重新定义“建筑要素”的组织形式,每一种要素都被赋予了超越其基础的更多功能与定义。课程基于大量的案例研究将建筑要素归纳为具有针对性解决特定城市高密度环境问题的基础原型,继而通过对于单个经典案例的批判性设计将原型成果进行综合应用;在此基础之上寻找特定高密度环境情景与典型问题,提出假设该建筑要素新应用场景的相关论点,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设计验证。


阶段性研究成果:《Architectural Elements in Urban Density 研究手册》


「屋顶的再定义-高效的菜市场」学生:徐蒋婧靓


「界面的开放性-香港安老中心」学生:林小桢


「Void System - 宝山路地铁站改造」学生:李嘉文


「NYC SUBWAY THEATRE 纽约地铁剧场」学生:黄相斌


▌毕设题目:「群建筑——屋顶/框架/台地」


授课教师: 刘畅


毕业设计课题群「建筑---框架/屋顶/台地」是一次开放性的实验教学。“群体性”指向对自然之理的反映,而“群建筑”指向对当代城市中出现的建筑楼的机械重复及相对的标识性建筑困境的反思; 也是试图对都市“大”建筑综合体的瓦解。在此并不预先给出一种范式,而希望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实验来找到一个自己心目中的群建筑。


此学年依旧是此背景下给出三个关键词,分别为“屋顶”, “框架”, “台地”,本课程并不打算将对三者的思考停留于通常意义下的三种建筑组成元素,“屋顶/框架/台地”也意味着三种关系:建筑与天空的关系,建筑与自身骨架的关系,建筑与大地的关系。如果将“屋顶/框架/台地”作为对建筑的抽离,在进一步挖掘它们各自的本质及潜力的同时是否也在对建筑本体进行一种提炼?当一个建筑只剩下屋顶或框架或地时如何可以成立?从而三个词更指向三种不同的空间气质,三种自足的建筑类型。教学操作中要求学生在独立的单元尺度和具有生长性的群体尺度间穿梭以探讨个人尺度空间与公共尺度空间的连续。


「屋顶——地与顶的模糊」学生:陈怡汝  


「框架——支撑与围合」学生:杜一 


「台地——多层的台与地」学生:董冠男 


▌毕设题目:「三墩城市性再生」

「Freed power of architecture between things

Architecture as an urban life and urbanity gradient increaser」


授课教师:Olivier GREDER 鲁伟


 我的教学关注于城市性和城市生活。

 我们可以从哪里找到它们?

 怎么样的框架适合它们的发展?

 我们要如何支持并鼓励它们?

 小组选择了位于杭州西北方位的一个曾经是水乡小镇的“三墩”作为场地。他们在现有场地上发展了一个混合用途、适于步行及生产性的小镇。主要的目的是提升这里的多样性,创造宜居的高密度纠缠体。

我们设想了一种方法,在这可以容纳类似于创建住房合作社,非投机租户网络,集群公寓群或建筑社群组等新的参与者,来改变现有的情况。一种通勤时间短、具有生产潜力的新的生活方式会给社区带来新的活力。


学生们从8个试验项目中探索了如何从强制性、简化性和规范性的模式影响中解放出来,从而能成功打造一个理想的未来。建筑需默认提供户外的栖身价值、使用价值、有利于外部和内部之间的交互,并清晰地表达公共空间、共享空间和私人空间。


改造后的建筑基本相互连接,创造了多样化的、可混合使用的、具有内在潜力的空间。


这些建筑如同器官般相互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作为基础设施的要素。它们结合之后,为穿行小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大大丰富了路径的多样性。


「Site‘s Directed Mutation 定向突变」学生:周丹妮 Danny


「VERTICAL JOURNEY In An High Density Entanglement 垂直旅行」学生:李若琳 Rolling


「CO-EXISTING IN A PRODUCTIVE NEIGHBORHOOD 生产性邻里中的共存」学生:何家欢 Jiahuan


▌毕设题目:「重构新陈代谢:慈城更新」


授课教师:王灏


慈城作为宁波市一个江南地区具有古典完整结构的古县城。选址在此,因为在慈城,可以看到新城与旧城一个强烈的对比,冲撞。东城以大型民居格局修建的新复旧建筑,满足了遗产修复要求,但无法提供当代城市功能。本次设计重新从一种本土城市遗产的设计角度出发,去实现当代城市功能体如何介入到古典县城格局的目的。二个手段:一,一些本土材料与结构的营造特征,经过重新设计融入木构建造基因;二,重新思考六七十年代新陈代谢思想里面有用的预制化乌托邦主义以及有机更新的城市设计思想。重塑这个思想,建构一种本土特有并具备广谱操作性的一系列遗产更新设计立场是这次重点。这些思想指导如何去做改造或更新当代庞大的中国古典城市遗产。


学生:陈佳琪


结合传统古戏台螺旋藻井的研究技艺与现代结构技术索穹顶的设计,研究传统技艺的传承可能性,将古代有机形式美学与现代结构的力量感与拓扑学美感相结合,探讨当代社会环境下古村落中传统戏台的复兴。


学生:李郑菲


中国传统石拱桥与传统住宅的结合,凌驾于中央大水系上横跨两个街区的慈城水上住宅区。以拱桥为纽带使得中央水系周边古老传统建筑与新桥宅相连接,形成从老到新再到老的一个建筑过度形式。以传统的形式新的材料以及构造方式来形成建筑的新陈代谢。


学生:武峰毅


慈城创意集市的木栱架悬吊体系改良于竹编栱架,生成的桁架体系为一层创造了开阔的集市空间,上方与木栱结合的悬吊结构创造了不同尺度的空间单元,来自于绍兴杜家台门自发性新陈代谢成为一个功能综合体的启发,这些空间单元为手工艺人、艺术家、创业青年等提供工作室,同时可以很便捷的在一层做展览和商业活动,加强和游客、居民的互动和了解,用一种新的集市形式为慈城带了新的生机。


学生:白冰


慈城美术馆做为慈城核心区,使艺术文化与城区内的居民及外来游客交映。美术馆由镬耳屋、围龙屋的构成及空间形式和浙江地区象鼻梁的结构单元组成,围龙屋的形式把美术馆空间通透化,通过内部木梁架体系解决大空间、大跨度问题,在此基础上用拉索固定,使其上部结构稳固。融合了客家民居、浙江特有结构类型将慈城核心区域进行重组。


学生:智深博


“别厅”又名“偏厅”,作为一种在传统住宅中并不常见的空间类型起着补充住宅功能、分化流线的作用,同时也为住宅内部空间带来许多丰富性和活力。在当代集合住宅中,这一空间原型将为集合住宅中带来类似巷弄的居民内部公共空间;在住宅与城市中间形成多个不同私密层级空间;打破固定的居住户型。这都体现了别厅这一空间原型的当代意义。


“叉手”在中国传统木构中不大作为重要的表现性元素,并在明清时期逐渐被放弃使用。从日本新药师寺本堂的结构剖面中得到灵感,结合浙江宁波地区厅堂的木构作法,将叉手的力量感与朴素性再现于当代木构中。


学生:吴夏何子


基于重构新陈代谢的语境下,慈城青年旅舍在继承与保护慈城当地传统古建的同时兼顾处理了古城的新旧交替:回收旧的屋架,以新的结构形式构建传统材料,形成灵活的新型空间单元体“四面厅”。以慈城传统建筑“福字门头”为原型形成强烈的中轴线,单元体根据功能与性质的不同围绕排布,形成可生长的,通透性强的“新慈城青年旅舍”。


学生:赵馨语


方案功能为酒店,在整体关系上讨论了园林内建筑与廊的串联关系,让内部空间串联的同时,可以有着新的空间变化;重新构筑水系关系,打破封闭单调的街道状态;采用了园林内“叠落廊”这一形式,高低错落的变换,让人在步行体验中可以有园林内曲折走势,感受高低错落的体验。对结构的探讨中,中柱这一做法可以很好的结合叠落状态,而它与两边索的结合,让建筑底部空间视线通透,同样展现体现木结构的结构力度。结合了这些因素,实现了廊为设计中心的酒店——“千步廊”。


学生:牛晓燕


方案功能为商铺,主要通过对比和总结传统民居聚落的特点,以及研究松散形结构民居的特点和可能性,建立一个自由灵活的商铺系统。空间功能服务于商业,所以整体从空间结构到物理结构都希望能传达出自由的空间形式。倾斜的柱式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和空间体验,和传统的慈城商铺对比,带来全新的感受。结合这些特点,完成了整个崭新的慈城文化集市。


毕设题目: 「之间 - 自然、城市、建筑」


授课教师:黄明健


本毕业班把注意力从事物的实体转移到了其组成部分,从而探究其之间的缝隙,关注独立的、断裂的、碎片的、无定形的个体,并且分析它们之间的一种彼此促成的力量和由此联系在一起形成的我们称之为建筑的东西。所以本毕业班认为建筑存在于“之间(in-between)”,不同于一般的从局部到整体的设计,"之间化"的设计不去定义,而是让学生来寻找与建构建筑部分之间的不断变化的、不停涌现的空间规律。


学生:黄奇微


逾界毕设试图探讨的是公共共享作为逾界的一种机制,通过分析街巷中各种逾界的行为和空间存在的形式,以点状的厨房,面状的共享客厅(院落)为催化剂,让人们从私密走向公共。路线串联整个系统,形成一个新旧循环的闭环,为当地社区邻里交往重塑一个富有人情味新旧代谢循环场域,也同时成为一个城市和社区生活的一个转换口。


学生:廖磊


通过清晰与模糊的边界的不断变换,在城市与自然风景之间建造一个公共空间与旅游设施相结合的环境,在其中使人体会到城市景象与自然景象的过渡与变换来连接城市边界与自然边界。


学生:方思韬 


这是一场对雷峰塔现状的批判,是一场戏剧的剧本转译,是对舞台空间冲破第四堵墙的理解,也是每一个人作为演员的情感表达。


▌毕设题目:「2.5维与空间群 | 2.5D ARCHITECTURE & SPATIAL CLUSTER」


授课教师:戚山山


2.5 维的思考,对话与 “虚无” 二字,恰好落在了看不见的时空里,这是一个很实在的 “探究什么是没有的” 过程。我们都夹杂在一个" 看的见" 和更多是" 看不见" 的世界里,过度清晰的二维或三维表现,反而是假象。你身处的空间、目光穿越过的空间、最后注意力落到的空间,这些无直接关联的空间发生了关系,它们叠加、缩小和放大,串成了印象和记忆中不存在于现实的真实空间,才是2.5 维看世界的姿态。一条线可以看出不同的界面,看到不同的世界。这就是建筑的敏感,敏感是一个很好的词。


「从‘罗西的圣卡塔多公墓’到‘动物墓地’」:从城市到浅空间』学生:顾玮璐


「从‘密斯的范斯沃斯别墅’到‘钱江一桥社区’:线性秩序与透明性」学生:张嘉玉


「从‘巴拉甘自宅’到‘冰岛浴场’:立体主义、色彩的透明性和2.5维空间的穿梭」学生:章家玮


展厅一角


 资料来源 建筑艺术学院建筑艺术系14级学生与老师

 编辑 |周鑫 王昕夷

 审核 |陆文宇 丁剑锋

- END -



||-往期精彩内容:

· 毕业设计

2019北京林业大学的毕业设计
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研究生毕业设计
2019年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设计展
2019清华美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本科毕业设计

看央美2019年毕设第一名是如何诞生的!


· 全球景观竞赛

2020 IFLA国际学生景观设计竞赛解题(附往期获奖作品合集)

2019 IFLA学生竞赛一等奖作品解读

2020艾景奖开题:景观引领健康生活(附上届获奖作品解读


2020园冶杯开题:未来城市与绿色基础设施

2020ASLA景观竞赛解题与2019学生奖作品解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