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超跑建筑STUDIO学员分享 | 敢想,才有未来

Tom UA设计学堂
2024-08-31

敢于想象,才有未来

  PART1 学员作品 心得分享  

学员1:S.Z. Dai |  专业:建筑学  |  学校:吉建大 | 年级:大四
Dai:首先感谢所有的老师在课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在超跑studio刚刚结束之际我就本次学习的过程谈谈感受。
Dai:在参与此次studio之前我从未想过能够基于汽车创造出一个建筑(也许是步入建筑学科来所接受的教育使得我一直不敢去想象)。在以往的设计中我通常也会去某件现实事物中寻找灵感,比如从课题中提炼或者寻找出与之关联的事物去模仿它的形态,但终究还是会做出一个“像建筑”的建筑,这种相似往往会从立面的构件上明显地体现出来。而本次studio的学习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在寻找一种可能性,获得一种能够将一些复杂事物雕琢成为建筑的能力的可能性。
Dai:建筑最初的价值在于它的实用性,而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在近代逐渐专业化和系统化后也难免达到了一个“令人感到无聊”的阶段,我认为也可以适当抛开所谓的“实用主义”去探求一些观赏性和艺术性(虽然也许会对使用者不太友好,但这总是在发展历程上的一种尝试),这也是我参与这个课题的原因之一。并非推行它被所有人所接受,而是做一种尝试罢了。
Dai:在此课程之前我并没有接触过Maya,在接触和较熟练地使用Rhino之后传说中的Maya并没有进入我的尝鲜名单。不过暑假与其在家闲着不如学点不一样的,于是就将东拼西凑的扫盲课看了几遍学会了一些基本操作(其实软件没那么难,多用用就熟练了)。在课题开始后虽然遇到了很多先前案例中没有遇到的问题,但都逐步在方案的完善中得以解决了。相比于Rhino的严谨和精准,Maya显得更加考验“眼力“(尤其对曲面和线条)。
Dai:整个过程中我所形成的对于汽车线条的理解一部分事在建模和图片中感悟的,也有一部分是在现实中黄将老师的教授中感受到的,我对于汽车和它线条美学的理解一直停留在用视觉感知的层面,经过这次课程get到了新的感知方法——触觉,也就是“摸”。通过触觉确实能够发现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曲面细节,尤其是曲面的凹凸和起伏,这些细节的叠加往往能够极大地提升整体的效果。
Dai:再者,从汽车(或者说产品)入手设计与以往建筑设计的不同点在于缝隙与整体的关联。对于建筑来说,当下所接触到的设计往往是构筑一个整体,墙、楼板、梁、柱、基础往往会合成一个无缝的整体(尤其是在建模中),这种思路下生成的作品难免会缺少细节和精彩之处;相较于强调完整性的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的美学给我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线条和缝隙(缝隙应该也是线条的一种吧),不同的缝隙往往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也在同时将建筑分割成为许多形态各异而又可以和谐拼接的部分,这样的处理使得立面造型、内部空间(受外部空间的影响)更加精致巧妙,简而言之,将产品这样的小尺度的精准美学放大到建筑本身,其实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
Dai: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的疑惑和问题,这种情况大多来源于受到传统思维的限制以及对于特定的从研究到生成方案的学习方法的不解。Studio开题之前我曾经幻想可以融合不同品牌车辆的设计语言,但最终还是慢慢意识到统一设计语言和元素的重要性,正如建筑设计过程中贯穿始终的元素那样,简洁而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往往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示建筑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Dai:STUDIO的时间虽说不长,但足以让我静下来去细细地分析一辆车,一个构件,一个细节。这种更为微观(相比于建筑的那种粗旷)的研究无疑会激发对于这些细节部分的思考,设计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部分这是怎么做出来?为什么这样的线条会给我这种感觉?甚至于对于那些被摄影角度所局限而看不到的空间的联想,有时都会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情(总是充满可能)。

学员2:Q. Yu |  专业:建筑学  |  学校:维也纳大学 | 年级:大四
之前就被宾大Ali studio各种复杂而且独特的渲染图所吸引,也一直也想尝试这种少有的设计过程。这次的workshop算是给了我一个机会去了解和学习。
从一开始摒弃考虑传统设计流程所需要的功能、在地性等要素,再到纯粹的美学训练更能让我对物件的细节与美学有了敏锐认识,最终我的maya建模提升也很大。Workshop里我对这种美学为导向的过程有了清晰的认知,学会了从自己感兴趣的物件中去提取,重组,再形成一套独特的建筑语言,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们不断鼓励我去探索的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度,总体来讲我还是很享受这种设计过程的。最后final的客座嘉宾导师也给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让我收获颇多。
对我来说这个方案还没有做完,但是我会和老师保持联系接着做下去,达到自己满意为止。

学员3:CD |  专业:建筑学  |  学校:吉建大 | 年级:大三
此次studio不仅对于建筑的塑形能力提高了许多,更多的收获是从物件中提取形体和空间上的美学特点,并将之运用到建筑设计上。同时,老师们的辅导很给力,从开始到结束给了很多意见和辅导。很遗憾由于时间问题最后没能完成一个整体的建模,但是收获还是满满哒。
导师说:



  PART2 STUDIO课程介绍  
STUDIO INTRODUCTION

第一章 MAYA技能扫盲课程

第二章 设计开题
( 课时:1.5h Desk crit )

第三章 设计之路
PART1:汽车部件推敲(课时:2h Desk crit+ 2h Studio)从汽车表皮&结构中提炼出与建筑设计相关的美学与技艺。比如两处表皮接缝细节、交接方式,内部的零件如何与表皮互相嵌套的等等。F1 2020前面的导风板&前轮及刹车
PART2:抽象为object (课时:2h Desk crit+ 2h Studio)
使用前一阶段探究的技艺进行“拼装重组”,制作出一个具有美学意义而没有实际功能的object,这个object没有“尺度”可言。换句话说,它只是你美学研究的结果,不是建筑,也不是某个具体的内部构造,它就只是一个美学object。
object 尝试(section)

PART3:建筑构件 (课时:2h Desk crit+ 2h Studio)从研究到建筑设计的思考。以前两步的美学研究作为基础,汽车研究中探索出的美学也将成为建筑的美学、建筑的表皮、表皮与内部构件的交接方式等等。
剖透视剖透视&细部(还挺机械感的)
剖面细部 call out
PART4:形成建筑 (课时:2h Desk crit+ 2h Studio)
将前面设计的成果代入场地,置入功能,并发展成一个完整的建筑。其中最重要的“学习过程”需要在Maya亲手制作模型中一步步领悟。老师会给你不断的批判,提问,设置关卡,(临时)改变任务… 来磨练你的心性,提高你的能力,这些都是不身临其境参与到整个studio环境中无法感知和体验的。©Fang Cheng,Qian Qiu,Nahye Shin
Final:终期答辩 嘉宾评图内容:建筑局部构件的个角度渲染+平面&剖面线稿图详细课程介绍
报名咨询请扫面下方二维码🔻...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UA设计学堂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