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登|吴玉玲:位卑未敢忘忧国——记民革全国祖统工作先进个人甘仲国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民革中央在全党开展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征文活动,活动中,民革各级组织高度重视,广大党员踊跃投稿,经过认真评比,评选出75篇优秀征文。即日起,民革中央微信公众号对获评一等奖的作品进行摘编刊发。
在江西萍乡芦溪县图书馆、博物馆或中小学的讲堂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神采奕奕地进行演讲。他就是已经退休十余年,仍活跃在文化教育战线的芦溪县教研室原语文教研员、民革党员甘仲国。
1945年12月26日,甘仲国出生在萍乡县南坑乡双峰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那时抗日战争刚刚结束,人民渴望休养生息。但国民党却悍然发动内战,将人民推入战争深渊。在国民党统治下各种赋税多如牛毛,百姓苦不堪言。由于营养不良,甘仲国自小多灾多病,瘦骨嶙峋。再加上学校离家远,父母不放心,所以一直拖到九岁才发蒙读书。学校里,同学们都叫他“瘦子”。但这瘦子却有一股惊人的毅力,拼命读书。在南坑读完小学,便以优异成绩考进萍乡二中。
一个农村娃能考进城里去,这让村里人着实羡慕了一阵子。甘仲国羡慕的却是二中的图书比南坑小学多得多。他一头扎进图书室里,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甘仲国特别爱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当作家,写英雄”的种子。即使在动荡变革的年代,甘仲国仍然坚持读书和写作。文革后他考上师范院校,在《安源文艺》《乡风》《群众艺术》《飞鹰》《鹃花》《星火》等文艺刊物上发表了《红花草》《双凤姑娘》《金珠洞》《周离鉴做官》《陈母》等小说、散文和民间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成了萍乡颇有名气的乡土作家。师范毕业后,他从双峰学校调到南坑中学,再从南坑中学调到芦溪区教研室,成了一名中学语文教研员。
甘仲国没有亲身经历抗战的艰难岁月,但也常听村里的大人讲抗战的往事,从小对保家卫国的军人充满了崇敬之情,总想为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做点什么。
于是他开始留意抗日老兵的抗日经历和他们的生活处境。甘仲国走村串户,采访抗战老兵,撰写他们曾经亲身经历的那段峥嵘的岁月。从2005年开始,到2015年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甘仲国将采访到的10多篇抗日故事,和萍乡抗战简介等文章收集起来,以《萍乡抗日英烈谱》为书名集结出版。
消息传到台湾,抗日老兵的亲属也深为感动。甘仲国就一直在为消除两岸隔阂、增进同胞情谊而不懈努力。芦溪县源南乡有位叫许智能的台胞,1988年8月回到离别近四十年家乡,见到了哭瞎了眼睛的老娘。第一次见面抱头痛哭一番之后,娘问崽的第一件事就是:“你成家了没?”许智能在外漂泊几十年,当过兵,打过鱼,经过商,就是没有成亲。见母亲问起成家之事,感受到母亲对儿子那股浓浓的关爱之情。甘仲国将这件事写成文章《母子情》,在《台湾工作通讯》1996年第9期发表,在台胞之中引起良好反响。
一有机会,甘仲国便与台胞台属交友,了解他们的情况,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发现他们有感人事迹,立即写成文章,在有关报刊发表。甘仲国先后撰写了《姐妹情》《母子情》《故乡情》《父梦子圆》《播撒光与热的人》《为了亿万农民的丰收》《富而思进》等文章,宣传台胞台属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绩和作出的贡献,有效促进台胞台属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甘仲国眼里关注社会,心里装着国家,经常提笔写作,为的是祖国统一、民族振兴。为了这一目标,他笔耕不辍,奋斗不止。
作 者:吴玉玲
编 辑:刘雪松往期回顾
民革示范支部、优秀民革党员之家、榜样人物表彰大会暨颁奖报告会在京举行
名单 | 这200个支部入选第三批民革示范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