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团体回顾丨从试探到信任,敞开心扉说出来是一件有勇气的事
关于三月团体心理活动的介绍
探索亲密关系丨对抗拖延症丨认识什么是抑郁丨直面亲密关系中的恐惧
探索亲密关系
我们听到许多人的故事,包括亲情、爱情、友情,这些故事本应美好,但多多少少包含着一些心酸和遗憾。我们也讲了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角色,主动或被动,以及为什么我们会是这样的。亲密关系或许不是完美的,只是我们追求完美地心促使我们加入到这一次感性的讨论中。
对抗拖延症
“很意外的是一场关于拖延症的心理沙龙居然没有一个人迟到”,这是罗平莉老师开场的一句玩笑话。不知道有多少参与了本次活动的人和我一样记住了它,就像是对拖延的宣战一样。拖延不是一个结果,却是对过往经历的返照,了解自己为何拖延正是了解自己的关键一步。
认识什么是抑郁
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抑郁是一件很沉郁且不可触碰的东西。其实抑郁是深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像一面隔离墙,将所有的阴霾隔离开来,直到我们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直面亲密关系中的恐惧
亲密关系或许是不完美的,那些隐藏在亲密关系中的危险因子,总会在我们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让我们产生怀疑、不安甚至恐惧。渐渐地我们开始建筑心防,企图将我们所不能接受的一切从一段关系中分离出去,结果却不总是如人意。可能需要等待我们能够接受这一切,才能更好地处理亲密关系里的问题。
团体参与者反馈
- 参与者 1 -
几次参加米尔克的沙龙下来,从最开始的试探到现在的信任,非常开心。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你可以把自己曾觉得有芥蒂的事情,心存疑惑的问题,在这里讲出来,去寻找自己心灵的出口。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很棒的老师和一群从陌生到“短平快”熟悉的小伙伴陪伴你,每次都很开心。
每一次的主题沙龙都会有不同的思想碰撞,也让每一个人参与进来的人都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很喜欢米尔克和米尔克里的小伙伴们,我会一直参与其中,乐享思维神游与自我学习,也祝米尔克越来越好!
- 参与者 2 -
我怀着是否会被批判的忧心忡忡来到了米尔克。但实际踏入房间后,这个心理团体活动就是那样自然地在我的生活中发生了,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所谓的鸡汤,没有歧视。一切以自我出发,将个人的经历与环境来再次回味,得到了许多的感动。在聆听团体其他成员故事时,也达到了共鸣,无论它是悲伤或是嗔怒。这一切都最后化为了领悟与包容。我其实在加入这个团体之前心里浮躁不安,累积了在学业,工作与生活中太多的糟粕之感。不过罗老师的“慢一点”让我逐渐化解了它们。朋友们相互讨论的火花,也使我的脑海中出现那一闪的灵光,将烦恼抽丝剥茧。在生活中,我于是开始慢慢释然。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会与团体里的各位继续前行!也希望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共同进步!
- 参与者 3 -
去的时候人还没到齐,房间里面很简洁明快干净的风格好评。当时还在想柜子上书怎么那么少,逼格不高啊,后来才知道这些书都是可以带走的。咨询师老师一看就是很有生命力,很接地气的那种。没有过多寒暄和客套话,而是从具体的拖延问题开始,它带来的好处,它背后的恐惧,它存在的问题等等,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情况,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值得思考的地方。
第一次参加群体心理辅导,人际关系真是太神奇了,几个人立马就会有喜欢和不喜欢,有认同,有参与与不参与,有各种先于语言的肢体动作,一个椅子的角度,一个缝纫机的抖腿,一个身体距离的演习,都可能是人群中自发的化学反应。老师每次遇到疑问都是大胆的去澄清,也会经常说,慢一点,慢一点。很好的节奏,虽然短短两个小时,每个人都有投入和深入,但一点都没有被赶着走的感觉。很好的氛围,甚至有人愿意打开心扉动情倾诉到原生家庭的痛苦。自我介绍是最后做的,我认可这种做法,猜测是能避免社会角色和面具带给我们的演戏惯性和刻板形象,直接从话题和肢体语言出发反而更加真实。意犹未尽,可惜只是路过成都,啊,可惜。
最后,我们想对你说
送走携眷着些许寒意的 3 月,迎来了温暖和煦的 4 月,回首我们的心理沙龙已经举行了十一期。感谢所有参与过我们活动的小伙伴,你们的陪伴是我们继续走下去的动力。每一期的主题我们都希望能探讨一些问题,或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向。我们也希望团体心理沙龙这样的心理咨询形式能够被更多的人知晓和熟悉,直到有一天它深入人心。
所以 4 月份的团体心理沙龙我们还会继续,希望一直关注和支持我们的你如期而至。4 月的第一场团体将在 15 日进行,敬请期待。
感谢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加拿大驻重庆总领事馆的大力支持
成都米尔克一家关注同志公民自由表达、推动多元文化发展的非营利组织。我们致力于透过心理咨询、自助助人和公共教育等手法,以增强 LGBTI 及相关人群的自我认同,实现一个中国公民能看见差异、多元共融、平等生活的社会环境。
▽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友善心理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