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one | 你有感觉到金智英吗?(二)
很 高 兴 遇 见 你
这是我的瞬念空间,记录一些我瞬间的念想,可能是温暖的人,也可能温暖的事,以及可以激发共鸣的话题。
小伙伴推荐读了原著,又看了电影。本来不想写一些敏感的东西,但是还是经不住自己的别扭劲儿。我想说的,只是一些自己也曾经问过自己的问题,后来,时间长了,也就算了。可是,如果不是金智英的提醒,或许,我也觉得,嗯,应该如此,毕竟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啊。
《82年生的金智英》,抛开一切,从空白出发,不管原著还是电影改编,都是平铺直叙,没有任何渲染,更没有刻意倾向性的引导,只是讲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韩国女孩金智英的前半生。她有最普通的名字,生于小康家庭,父亲公务员,母亲家庭主妇,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从小到大,好好学习,帮忙分担家务,是个十足的乖乖女。大学选了自己喜欢的人文专业,毕业后找了一份公关代理工作,31岁和一个爱他的人结婚,婚后三年育有一女。在大家众望所归,操心满满下,辞职并开始她的家庭主妇生活。似乎,一切平平常常,顺风顺水。可能在你眼里,她好幸福,双方父母健在,有爱她的丈夫每天在外奔波养活一家,有活泼可爱的女儿每天陪她打发无聊的时光,安安稳稳完美的人生也不就如此吗?是不是很多人也都说过,幸福就是:有家可回,父母健在,爱人相伴,子女康健?
然而,不管什么问题面对于人生场景时,从最开始的小声质疑,到后来的觉得好像都是这个样子儿,一切归于惯例,这,才是公认的稀松平常。殊不知这么多的理所当然都会形成伤害,只是有人不自知,有人学会了自我安慰,学会了忍耐。可是,总会有人多想一点,想为什么会这样啊,明明我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儿啊,明明我也什么都没有做过,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然后生了病,像34岁的金智英一样。
还是从金智英的小时候说起吧。我没有跟她同龄,但我好像也知道类似的故事。
-她:金智英的母亲是家庭主妇,和现在的金智英一样的工作,相比可能会更难以对付一点,毕竟要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不管从盛饭顺序还是学校食堂,学号等,统一遵从尊老,男士优先的原则,自然,家里的好吃的都是留给最小的弟弟的。偷吃奶粉是小智英最爱干的事,可是被奶奶发现就是挨打,凭什么偷吃我金孙的奶粉?奶奶引以为傲的是自己生了四个儿子,才能像晚年一样衣食无忧。从真实生活点滴看,金智英的父亲有体面的工作——公务员,然而,很大一部分家用是金智英的母亲做各种兼职贴补的,特别是在父亲的铁饭碗不保的时候。母亲,作为家庭经济支柱,不仅要赚钱养家,还要帮父亲选好投资方向,并鼓励他去创业,要为家庭的未来做规划,买新房。同时,要孝敬长辈,奶奶的衣食住行母亲全包,家里的所有家务也全包。家里最温馨的画面是,母亲在厨房操劳,奶奶有时会帮忙,智英和姐姐在帮忙干家务,弟弟在家里疯跑,爸爸,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着自己拥有的一切,笑意满满看电视。好一张和谐的全家福吖!可有没有发现,在这个温馨的家庭里,忙闲关系,体现在性别差异上?
金智恩出生在大姐之后,又一个女孩,仍然是母亲的痛和无奈,遂导致后面三胎女儿未来到世界和三弟出生的扬眉吐气。然而作为生产者的母亲,即使身心憔悴,仍和其他人的态度一致,不是男孩就继续生啊,这次没中,下次肯定是,总不能一辈子都这么“倒霉”吧?母亲虽是兄弟姐妹中成绩最好的,但仍然放弃学业来养家,照顾其他人。她小时也有梦想,想当一名老师。当智英知道母亲的梦想时,问母亲:你为什么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母亲的回答是:我还有你要照顾啊。智英心想,我的存在牵绊住了母亲梦想的实现,自己就是个累赘。
金智英小时候常被同桌男孩欺负,老师说那是小男孩喜欢她,是一直爱的表达方式。她不明白,喜欢为什么用这种方式,宁愿不被人喜欢。
-我:我小时候常被男同学拽辫子,妈妈说是我爱招人(招人喜欢),我也试过给老师告状,记得第一次上幼儿园,邻居的邻居家的男孩抢我的手绢儿,老师也没说什么过分的话。我一直在想我做错了什么,招人喜欢也有错吗?况且我什么也没做。结果自己得出的结论是:我什么也没做过,凭什么要被欺负?后来知道老师都没用,不是吓唬两下,就是罚站,没有别的花样。也就学会了自卫,学会用自己的优势跟男生打架,虽然他们都不敢再惹我了,也有了某人给我起的“母老虎”。长大后,我也看到一些儿童行为解读,提到男孩吓唬女生,拽女生的辫子是一种喜欢,求被关注的表现。我还以这个理由安慰幼时的自己,别太计较,只是小孩间善意的表达。直到我看到这部小说,可是,为什么你的爸爸妈妈和我们的老师们不告诉你,如果你喜欢别的小女生请保护她,如果想一直跟她在一起,你可以跟她一起努力学习,一起考上重点小学、中学、大学,你可把自己的零食分给她,或者用自己赚到的零花钱买礼物给她?这才是爱的表达方式,而不是暴力。
小时候,每次姥姥给弟弟做好饭,然后趁着她下楼找弟弟的空隙,我都会偷吃尝尝鲜儿,特别是肉丝龙须面。每次也不敢多吃,怕被发现,那时觉得永远都是弟弟的饭最好吃,事实也如此。
我的奶奶还在的时候,我记得她经常会跟我讲她自己的故事,女孩儿在那个年代有多么不受待见,出生时你的命运就被掌握在父母的手里。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生而为女就可能面临被直接把头按进尿壶溺死的可能,奶奶是被挽救活的那个,之后便是童养媳的命运安排。这样的命运,她说所以她不喜欢男孩,但是,还是生了四个儿子。
从小我就觉得奶奶做饭太难吃而且她的灶台总是脏兮兮的,她自己也知道我嫌弃,所以去她家要么只吃馒头夹白糖,馒头是外面买的和白糖一样 (她会提前买好),要么就是要零花钱。每年过年,最难受的是大年三十要在奶奶家待到春晚结束。第二天初一一大早还要去拜年吃饭。那时,我是极度厌恶过年的。不仅初一意味着我得早起,而且意味着这天之前的每天妈妈都得去奶奶家做各种各样的食物为过年做好准备,还要做够给远方的叔叔婶婶走的时候拿的。我每次替她可怜她自己时,她会说每年也就这一次,能者多劳嘛!所以一直禁止我学做饭,小时候想学,怎么也不教我,说不会做更好,等着会的人做给你吃就好了。我却一直都是假装一旁跟她聊天,自己看然后记住。这个世界,哪有什么遗传,只不过是耳濡目染罢了!一直到现在我都会问:凭什么能者多劳?凭什么过得好就得处处让着不如自己的人?谁不是一点一点自己走出来的?你不会,只要活着,学就好了,凭什么总要求别人而放过自己?每次年三十想去姥姥家放烟花的时候,都被挡着说三十初一不能去,结婚了这两天就不能回娘家。我不知道在心底骂了多少次,可是,也不知道应该骂谁。凭什么你的孩子在重要的日子就可以在家陪你,别人家的孩子就不可以回家陪自己的父母?
一直佩服奶奶从爷爷去世以后就独居,直到最后她得了阿尔茨海默病,是由父亲去全程照顾她。可是,我猜她心里可能也会滋生毕竟生了四个儿子,这辈子也挺好,衣食无忧,最后还有儿子照顾,还是生儿子靠谱儿。可是,我想问一句,哪个靠谱?生病前又如何呢?
-她:初中的智英和其他女孩子一样,被要求穿统一的规定校服,男生则没有严苛的规定,理由是男生太活泼,爱跑爱动。学校对面有暴露狂,在被班里的女生骂了以后,遭到处罚的却是学生,难道有错的不是犯罪者本人吗?这难道不是在纵容犯罪吗?在学校被老师骚扰,只有忍得份儿,补习回家路上遇到不认识的男同学骚扰,父亲却责怪她没事别对人笑,多穿点,别穿暴露的衣服,更别去那么远的地方补习。由于父亲丢了公务员的工作,姐姐在选报志愿时,被母亲说服改报了师范。父亲呢?竟然连出门需要穿哪件衣服,衣服袜子放在那里都不知道,尽管父母还是恩爱有加,每年会单独出国旅游。还好,有了姐姐的教训,母亲的自责,智英才有权利选自己喜欢的专业,上自己喜欢的学校。
-我:妈妈之前津津乐道她小时候最开心是放学后,放下书包就去给弟弟打奶,回家挑水帮姥姥做饭,案板太高,就搬个凳子擀面。初中住校攒下粮票布票给家里人改善伙食,给弟弟做裤子。长大爷爷退休,把职位本可以传给妈妈的,可是留给了舅舅。我能看出来,姥姥在后面的几十年总是透漏着自己的小女儿没有其他的孩子过得好,他们有责任,会时不时帮衬一下。我记得有段时间,妈妈也叨叨遇见哪个同学了,在哪工作,一个月工资多少……我只能听出来满心羡慕和我本至少也是一样儿的。特别是在她每次参加完同学聚会后。可是,为什么在当初抉择的时候,要偏心呢?为什么不反抗一下呢?如果那样,之后的一切就不需要弥补了啊?经常听说,两头享福,中间受罪,或许就是上一辈的无奈。女孩从小听话,孝敬父母,帮做家务,像电影中小时候的智英姐妹,反观弟弟,只有他一个人享有特权。
-她:大学开始,智英恋爱后分手,就被说成被嚼过的口香糖,为什么没人说男生就是烤过的火腿肠呢?自己也没勇气去当面质问。找工作吧,女性的录取率只有29.6%。即使是拥有完美简历女学霸的学姐在面对职场时,被优先考虑的,不是她的能力,而是女性会生孩子影响工作。遂辞职,继而自学考上司法特招,此时学校却用她当起了招牌,行为可笑至极。后来工作,女上司也会时常陷入性别上的歧视和调侃,最多透露的是不在家好好带孩子,跑着跟我们男人叫什么劲儿?电影中有一个闲谈,说到一个男同事在家带孩子和自己的岳父岳母在一起,其他男同事的第一反应是,应该更难吧?毕竟要和岳母生活在一起(这儿,我差点笑出了声)。这个状况和女人带孩子和自己的公婆住一起不一个样儿吗?
经不住各方面的考虑,智英最终选择了辞职,虽然这是她早就知道的答案。生孩子、养孩子,丈夫虽然爱她,也只是偶尔帮忙换一下尿布,帮孩子洗一下澡。照顾孩子,还要照顾老公,手累出了毛病去看医生。医生却说,“现在不比从前,饭是是电饭锅做的,衣服是洗衣机洗的,你为什么会疼啊?”还好丈夫温柔体贴,安慰了她受伤的心。
智英生了病,弟弟去看她,并把智英从小心心念念的钢笔刻了她的名字送给她,顺便打电话给父亲问了姐姐最喜欢吃的食物,结果父亲信誓旦旦说出的东西是弟弟爱吃的,根本是智英从来都不碰的豆沙包,她只爱吃奶油包。
-我:网上总是晒某某成功女企业家,家庭事业双丰收。我总是呵呵的态度。时间都是一定的,怎么可能两头兼顾,却没有其他人帮忙的。也有某社交App上,婆婆待媳妇比自己的儿子还亲,那是婆婆活的聪明、通透。有朋友分享过一个小插曲,自己硕士毕业结婚生子,孩子是婆婆一手带大的,她一直忙于学业,总觉得亏欠孩子很多陪伴,也一直很感谢婆婆给予的帮助,感觉自己的妈妈婚后都没有给予自己这么大的帮助。然而,吃饭间随口一句寄人篱下,自己都没有察觉,婆婆就不高兴了。如果,这句话是儿子说的呢?可能筷子敲下头,骂句“翅膀硬了,给我滚!”一切皆大欢喜,没人在意,也没人敏感。
科技发达了,大家的要求也更高了。科技的日新月异,机器的缤彩纷呈,减轻了劳力,但从来没有完全解放双手,可是只有在家务上,有不同看法。
无意间刷到一个关于张子枫小时候出演《唐山大地震》时的采访。看客们都在评论她的演技好好,这么小就有共情能力。可是,有谁在意过她真正说的是什么吗?她说,那场被压着的戏,就是挺可怜的,妈妈最后选择救了弟弟,就是有点想不通,干嘛要选弟弟啊?我也是你的孩子啊。以防理解有误,我看了一遍电影《唐山大地震》,姐姐弟弟是龙凤胎,所以不在乎年龄差。虽然决定生死时刻,母亲痛苦难以抉择,虽然两个孩子都爱,但下意识里还是选择了弟弟。虽然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手毕竟也是分手心和手背的。
想象一下,如果当时母亲选择了救姐姐,在那个大环境下,不光是母亲自己对丈夫的感恩和对女儿的愧疚,而变成了对丈夫的感恩、儿子的愧疚、和对方家血脉的不能延续,以及身边死里逃生人的窃窃私语,评头论足……
再看一下,电影中智英四次以另一个人口吻诉说自己的苦闷:
自己的母亲
“女婿,今天大寒,多穿点衣服。”
难产而死去的学姐
想去面包店打工,被丈夫婉拒后,智英变身学姐说,“最近智英会很辛苦,‘做得好,辛苦了,谢谢你’,多给她说这些话。”
亲家母
回婆家过节时,本以为忙完就可以回自己娘家的智英,又遇上大姑子一家的造访,她知道又要忙一波,婆婆指挥着智英拿这拿那,完了客气地对智英说:“累了就休息吧!”。这时,智英以自己母亲的口吻说:“亲家母,想让她休息的话,就让她回家吧,还得照顾大姑子一家才能走,我们智英该多伤心啊!”
自己的外婆
婆婆怕自己儿子请育儿假而影响了事业,并抱怨给智英的母亲,顺口说出了智英的病情。母亲见到自己的女儿,主动提出愿意帮忙带孩子。感觉到母亲总是在付出的智英变身外婆对母亲说,“想当年你正值青春年华,却为了照料哥哥们,在清溪川踩着缝纫机,你的手被缝纫机伤成那样回来,妈别提多心疼了。”
这些口吻出自智英身边亲近的人,都是一些平常的微不足道的话语,通观智英的成长过程,没有一次敢自己反抗说出真实想法的。折磨她的不是大起大落,而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细微到旁人觉察不出异样。生活在暴风中心的人,永远得不到感同身受,但请多点关心与分担。
好啦,分享到这儿……
我们一起,在路上
希望在接下来的人生中,
我们一直在不断遇见,
你们也一直在遇见番茄,遇见幸福 ……
扫描二维码关注
遇见番茄会幸福
有你有我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