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研究》2022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01
建构中国自主数字人文知识体系的使命与路径
刘炜 刘越男 王晓光 王涛 徐永明
摘 要 2022 年4 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为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交叉融合的新领域,数字人文是近20 年全球人文领域最大动向,在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数字人文的萌芽、发展直至形成相当热度,无疑是全球浪潮的反映和组成部分,也因此更深刻地面临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问题。为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也为了初步厘清这一视野之下中国数字人文需要面对的重要理论问题,本刊特邀刘炜、刘越男、王晓光、王涛、徐永明五位专家进行了笔谈讨论。
作者简介 刘炜,中国索引学会数字人文专委会主任,上海图书馆( 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 研究员、副馆(所)长; 刘越男,中国索引学会数字人文专委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副院长; 王晓光,中国索引学会数字人文专委会副主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王涛,中国索引学会数字人文专委会副主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副院长,南京大学数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 徐永明,浙江
大学文学院教授,浙江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02
新文科与数字人文教育之新
冯惠玲
摘 要 数字人文教育有很多新特质,文章概要归纳为教育格局之新、目标之新、结构之新和角色之新,新的教育理念贯穿在上述新意之中。数字人文教育在当前学科版图上尚无确切定位,多学科交叉与切入使其学科归属呈多样化格局;数字人文教育不追求传授确定知识,而是以引导学生拥抱开放的知识与加强思维训练为目标;数字人文大跨度、多线索、深融合式的知识交叉,引发课程结构、教师队伍结构、师生知识结构等多层面结构更新;数字人文教育须从单向灌输转向学生参与式学习,将更多教学资源交给学生,实行开源教育,从而导致教师和学生的传统角色发生改变。
作者简介 冯惠玲,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院长、人文北京研究中心主任,Email: fhl@ruc.edu.cn。
03
中国传统音乐知识库的“ 元数据本体” 构建研究
曹军军 李俊萱 王雨荷
摘 要 中国传统音乐资源的知识库建设与国家推广民族音乐、繁荣音乐产业等文化战略相契合,也符合音乐界图书馆资源共建的诉求。“元数据本体” 的构建是其中的重点,尤其是针对中国传统音乐特征与传统音乐学的知识结构做出设计。研究以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 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库”的实践为基础,尤其结合其“影像志”特点,进行基础本体方案设计;再结合传统音乐文化关联多领域的特点,构建相应类、关系和语义约束方式,如涉及乐种、乐器、民族主题词表和对曲目、乐人、地域、文字文献等领域的语义关联。该方案将有利于传统音乐分类研究和垂直领域的知识检索,且具有音乐地理学、音乐人类学社群分析等方向上的应用前景。
作者简介 曹军军(通讯作者),中国音乐学院在站博士后,中国音乐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数字人文工作坊负责人,Email:529360500@ qq. com; 李俊萱,中国音乐学院2021 级音乐学系硕士,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数字人文工作坊成员; 王雨荷,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21 级本科生,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数字人文工作坊成员。
04
迈向2030 元宇宙世代数字人文之戏曲教育数字化战略建议
王台瑞
摘 要 以科技创新力辅助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之戏曲的当代表达,意义重大。应用元宇宙相关产制技术如XR(VR/ AR/ MR)相关软硬件、容积撷取( Volumetric Capture)、动作撷取( Motion Capture)、立体全息影像(Holographic) 等,可探索出优秀表演者的训练建构过程,从而辅助戏曲教育训练,亦将能够在教育、学习、创作、研究、产学合作等各方面,以更为全面的人、机、环境等统合性整体规划与设计达到数字文化新业态。该“戏曲教育数字化战略建议”基于以上相关研究而形成,乃艺术(戏曲)、教育(科技)、研究(实验)的跨领域结合,期望透过新兴科技来辅助戏曲人才的培植,提出迈向2030元宇宙世代戏曲艺术专业教育所需的指标性素养,以提升各戏曲剧种从业人员之展演能力与青年观众之欣赏能力,更期许能在两岸甚至全球中华文化范畴内,产生面向新世代的戏曲素养教育风潮。如此,一股如同文艺复兴时期跨领域范畴的新思维力量,将逐渐在人工智能云时代的大数据里演绎。
作者简介 王台瑞,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众传播学系/ 科技艺术硕士班专任副教授,Email:tyraywang@ gmail. com。
05
照片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作为联觉视听数字人文方法的数字图像可听化
迈克尔·J.克莱默 朱子彤/ 译
摘 要 计算机具有将像素、形状和其他视觉材料特征转化为声音的能力。通过视觉与听觉之间的数据关联行为,一个以视觉为来源的声波组合得以生成,这是一种新的人工制品( artifact)。它精确地与原作数据相关联,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感知原作的形式、内容和背景。虽然它看起来似乎是将视觉对象扭转为一个听觉对象,但矛盾的是,它使观察者能够以更精确的方式重新观察视觉证据。通过跨越影像与音频、视觉与听觉之间的典型界线,一种具生产性的、联觉( synesthetic) 的批判成为可能。通过对数据进行数字转置,听取和观察视觉作品,可以更好地进行近读,实现更具说服力的解释及更深入的理解背景。基于作者早期关于图像故障、可听化处理的学术工作,文章对美国著名歌手琼·贝兹1960 年代初在加州伯克利希腊露天剧场演出的一张照片进行了研究。这张照片出自作者对伯克利民谣音乐节和美国西海岸民谣音乐复兴历史的研究项目。在此,数字图像可听化处理的使用尤为有趣。尽管不能魔术般地还原出照片里的音乐,但是我们可以更切近地关注照片中的“声音幽灵”。数字图像的可听化技术虽然无法还原音乐本身,但是在观察照片中贝兹如何创作音乐时,它确实有助于放大性别、权力、具化、场面、表演、等级制度和表现等问题。通过耳朵和眼睛来对图像进行多重意义的扫描,可以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感知,从而支持更具启发性的分析。由数据、信号、图像、声音、历史和人类感知构成的“赛博格舞蹈”在数字图像可听化中出现了,这激发了对视觉材料的新审视。照此,视听数字人文的联觉模式为激活学术想象力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新途径。
作者简介 迈克尔·J·克莱默( Michael J. Kramer),纽约州立大学布拉克波特学院历史系助理教授,Email:mkramer@ brockport. edu;朱子彤( 译者),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Email: zztnikki@ stu. pku. edu. cn。
06
基于数据驱动方法的历史报纸词汇变化研究
西蒙·恒晨 鲁本·罗斯 亚尼·马尔亚宁
米科·托洛宁 方华康/ 译
摘 要 “民族”(nation)和“民族性”(nationhood) 属于思想史领域最常研究的概念,而“ 民族” 一词及其历史用法又十分模糊。文章旨在开发一种利用依存分析和神经词嵌入的数据驱动方法,以澄清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为此提出以下两个步骤。首先,使用语言处理,创建一个与“ 民族” 主题相关的大型单词集合。其次,训练历时词嵌入,并使用它们来量化这些词之间语义相似性的强度,从而创建有意义的聚类,然后将之历时排列。为了说明该方法在跨语言、多时间段及大型数据集研究上的稳健性,将其应用于荷兰语、瑞典语、芬兰语和英语共五份全套历史报纸档案集合。迄今为止,还没有如此大规模的比较研究———以数据驱动方法掌握多达四种不同语言的长期发展。文章所描述的方法还有一个特殊优势:通过设计,该方法可扩展应用至其他问题,而不仅限于对“ 民族性” 的研究,并且可在不同语境中重复使用。
作者简介 西蒙· 恒晨( Simon Hengchen,通讯作者),瑞典哥德堡大学瑞典语系, Email: simon.hengchen@ gu. se; 鲁本·罗斯(Ruben Ros),卢森堡大学当代与数字历史研究中心博士候选人; 亚尼·马尔亚宁(Jani Marjanen),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数字人文系;米科·托洛宁( Mikko Tolonen),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数字人文系; 方华康( 译者),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Email: fhk1819436860@163. com。
07
数据库环境下的《同源字典》研究
方树益
摘 要 《同源字典》作为王力晚年力作,在汉语语源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由于《同源字典》本身具有错综复杂的特性,只有依托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才能有效开展计量分析。基于MS Access 2019 数据库运行平台,建立起《同源字典》全文数据库,不仅有助于穷尽客观地梳理《同源字典》本身诸方面的体例特征,多角度、综合性地考察所收汉语同源词的分布情况及其内部的系联规律,从而科学、客观地认识《同源字典》一书的成就与不足,亦能为后来的同类型旧有辞书数字化提供新的参考范例。
作者简介 方树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硕士研究生, Email:fsy904767647@163. com。
08
植根社区的数字人文制图方法与实践:《文化和社区制图项目》简评
管永康
摘 要 如何通过制图实践来获取地方独特的文化知识、其理论依据与方法范式是什么,是数字人文视域下的空间地理研究需要明确并解决的问题。在这一问题意识下,英国爱丁堡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院讲师、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摩根·柯瑞(Morgan Currie)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院博士、建筑师梅丽莎·米兰达·科雷亚(Melisa Miranda Correa)合著的《文化和社区制图项目》(The Culture and Communities Mapping Project,Palgrave Macmillan,2021)一书,将地图作为呈现政策成果和建立集体记忆的手段,总结了数据与人文相结合的文化制图理论,并基于对英国爱丁堡市社区为期三年文化制图实践项目的反思,归纳了开展数字人文制图项目的方法路径。这一方法路径有助于发现被主流话语所遗漏却对当地社区意义重大的文化场所,从而更好捕捉居民的声音和他们对城市的独特观点。
作者简介 管永康,南开大学文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学生研究员,Email:yongkang. guan@ mail. nankai. edu. cn。
09
《历史网络与数字人文:国家网域研究案例》简评
苏依纹
摘 要 使用数字资源进行研究是数字人文的典型特征,且资源来源逐渐覆盖至各类原生数字媒介,甚至是网络媒介,但关于网络存档对于数字人文研究的作用是什么,在以网络历史研究为代表的数字人文研究利用需求下该如何发展网络存档,及其重塑了网络存档实践的哪些方面等问题,目前的学术回应较少。丹麦奥胡斯大学传播与文化学院教授尼尔斯·布鲁格(Niels Brügger)与丹麦皇家图书馆馆员迪特·劳尔森(Ditte Laursen)共同主编的《历史网络和数字人文:国家网域研究案例》(The Historical Web and Digital Humanities:the Case of National Web Domains,Routledge,2019)正是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该著作通过引介11 个由欧洲各国记忆机构主导的典型国家域网络(以国家顶级域名注册的网络,如我国的. cn 网络,美国的. us 网络等)存档案例,及具体研究用例来揭示网络档案作为历史研究新材料的重要作用、使用方法与挑战。
作者简介 苏依纹,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博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学生研究员。
《数字人文研究》2022年第4期
版式:陈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