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多地文物事业“十四五”规划:未来将呈现怎样的多彩图景?
1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为今后我国文物事业发展画下蓝图。自去年以来,各省、市、自治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集中力量研究编写文物事业“十四五”规划,从已发布的规划来看,亮点纷呈、各具特色,文物“活起来”的景象跃然眼前。
推进科技创新 聚力文物价值创造性转化
今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其中有108处提到文化、6处提到文物、1处提到博物馆、6处提到文化遗产、2处提到考古内容,还有革命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村落等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内容。
相较以往的五年规划,文物工作相关内容篇幅明显增加、权重更为凸显,文物科技创新、流失文物追索返还、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首次被写入纲要,明确提出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系统部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大工程项目。
1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此前文物事业五年发展规划都是以部门规划的形式出现的,而此次“十四五”文物领域规划第一次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结合已发布的各地文物事业“十四五”规划,文物的科技创新与价值转化屡被提起,成为最大亮点。
科技创新赋能文物事业
《“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把科技创新摆在了突出显著的位置,设置了专门篇章,并提出要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文物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和文物领域科技应用水平,支撑引领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不仅有利于文物价值的发现,还有利于文物保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怡涛表示,要判断文物有多大的历史价值,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历史时空的确定,现代科技手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鉴定和展现文物的真实价值,形成更完整的证据链,最大程度还原历史。此外,文物被发掘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衰变或劣化,需要运用科技的力量创造一个更有利的保存环境。
在《甘肃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就特别提出,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和敦煌研究院示范引领。如今,在敦煌石窟内,工作人员应用科技手段,对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实施了全面监控。一旦数值超标,工作人员可从电脑系统看见相应红灯亮起,便可及时暂停该窟的开放,保护壁画的安全。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表示,要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示范,促进技术的专业化、集成化、标准化,支持文物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数字化应用。
敦煌莫高窟(来源:敦煌研究院官网)
敦煌莫高窟内的彩塑和壁画非常脆弱,容易产生多种病害,并缓慢老化。敦煌研究院创新采用数字化技术,以另一种方式将石窟保存起来。据了解,经过近30年的探索实践,敦煌研究院完成了敦煌石窟206个洞窟的数据采集和100多个洞窟的图像处理、140个洞窟的三维扫描和虚拟漫游节目制作。中英文版本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先后面向全球上线,实现敦煌石窟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的全球共享。
敦煌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处长陈港泉表示:“在3D虚拟环境中观赏敦煌壁画和彩塑,因为可以在大屏幕上观看高分辨率图像,其观看效果反而好于观看洞窟本身。”
文物事业赋彩小康社会
文物是人类历史的印记,是社会进步的历史见证,承载着民族的历史,维系着文化的认同。《“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推进“让文物活起来”,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文物工作的活力在于融入大局、回归社会、服务人民。”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说,“要加强文物合理利用,促进文物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据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介绍,推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建设,是改革创新促进“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抓手。
在近日发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保护第一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统筹“始终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和“让文物活起来”的保护利用目标。
2020年9月,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今年,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联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规划(2019年—2035年)》,为整体保护利用好三山五园这张“金名片”作出了总设计。
颐和园湖光山色(来源:颐和园官网)
文创是文物价值转化的一大途径。今年以来,颐和园积极与优质品牌对接,在餐饮、文教、茶具、服装服饰、电子3C、生活日用6个品类共开发出40余款联名文创产品;圆明园重点围绕“百年梦圆马首铜像回归”主题展及圆明园特色IP元素设计生产20余款文创产品。此外,海淀区三山五园艺术中心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明年,海淀区还将开展全域文化遗产调查。
据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介绍,北京将依托三山五园地区建设成为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典范地区和国际交往活动重要承载地,在京西南打造凸显北京文明之源、历史之根的文化旅游带。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文化和自然遗产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总结道,“文物增强文化自信、文物点亮人文城市、文物提振乡村振兴、文物助力脱贫攻坚……可以说,文物赋彩小康社会不是一种理想,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
释放本地资源优势 擦亮地域特色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前后相继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中书写。2021年,我们迎来崭新的“十四五”时期,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自去年以来,各省、市、自治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集中力量研究编写文物事业“十四五”规划,从已发布的规划来看,亮点纷呈,各地聚焦自身特色文博资源,未来5年将着力打造展现区域文化的文物保护与利用体系,并打造重点工程。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江西省博物馆常设展览“红色摇篮 ——江西革命史陈列”(来源:江西省博物馆官网)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和长征出发地,革命文物资源丰富,革命文物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据统计,江西省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960处,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321处,国有可移动革命文物47270件,其中珍贵文物11737件。
《江西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实施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工程、长征出发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红色标语保护利用工程、建党百年革命文物展示工程、红色基因研究传承工程;预期推出红色主题社会教育示范项目50个。
12月,江西又审议通过《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条例》,该条例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我国不少革命文物的遗址位于景区内,与营利性的项目一道成为景区有偿经营的组成部分,导致革命文物遗址的核心价值不能得到体现,特别是不能有效发挥其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志武表示,革命文物活化利用的问题值得注意,因此,他建议国家出台旅游景区内实行免费开放的革命遗址名录,并适时为革命文物免费开放提供法治保障。
湖北和陕西同样也是革命文物大省。在《湖北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部署了鄂豫皖大别山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建设工程、革命文物保护三年行动计划、荆楚革命文物精品展示工程、馆藏革命文物保护修复工程五大举措。《陕西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则明确,到2025年延安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将全面建成并形成先进经验,推进陕西省内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模式探索创新,力争在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讲好地域故事 共建长江文化
在长江沿线,各省区市已纷纷采取行动,依托长江干支流水系沿线重要城市,建设长江文化地标性展示平台,构建形成各具特色、相互补充、统筹协调的长江文化传承示范带,全景展示长江文化,加速释放长江文化魅力。
《湖北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保护长江文物,传承长江文化、建设文化长江,做好与长江沿线省区市的交流合作,主动融入长江文化建设大格局。
荆楚文化是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举足轻重。近年来,湖北紧紧围绕“楚文化”“三国文化”“土司文化”“红色文化”等主题,深入实施荆楚大遗址保护工程、荆楚民间工艺振兴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加强长江主轴文化建设,全方位展示和弘扬荆楚文化。
湖北省博物馆新馆(来源:湖北省博物馆官网)
“从武汉盘龙城、荆州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到八七会址历史文化街区、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从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到湖北省以及各地市州的群艺馆……它们让厚重的荆楚文化变得可感知、可触碰,让新时代的荆楚文化熠熠生辉。”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所所长、副研究员陈绍辉说。
长江与大运河一横一纵交汇于江苏,大运河文化、长江文化以及海洋文化为江苏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共同造就了江苏的繁华。
《江苏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推动文物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走在前列,推出一批大运河、长江、海上丝绸之路等专题文化遗产旅游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文物和旅游高水平融合发展“江苏样板”。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拾峰表示,江苏将重点围绕大运河和长江文物保护,做好江苏特色地域文化考古研究。
建设博物馆之城 打造城市之窗
今年5月,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支持有条件地区打造“博物馆之城”、建设“博物馆小镇”。目前,江苏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座,位列全国第一,备案博物馆314家,其中国家等级博物馆70家,登录可移动文物281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17万余件,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在《江苏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中,江苏提出要推动博物馆高品质发展走在前列,争取创建4家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3家至5家国家卓越博物馆,推动南京博物院故宫馆等重点场馆建设,支持南京、苏州、无锡等打造“博物馆之城”。
一直以来,南京十分重视博物馆的发展与建设,这使得博物馆成为不少游客品读南京的重要窗口。南京人也爱博物馆,无论平日或假期,总能看到在博物馆逛展、参加活动的市民。目前,南京市共有登记备案博物馆60座,其中,国有博物馆40座、非国有博物馆20座,全市共有一级博物馆5座、二级博物馆4座、三级博物馆6座,在2020年公布的全国第四批等级博物馆名录中,南京共有8座博物馆榜上有名,国家等级博物馆总数和占比均为江苏省第一。
建设“博物馆之城”也同样纳入《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2020年,北京新增14家博物馆,其中5家为国有博物馆,9家为民办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已经成为近年北京新建博物馆中的一支主力。12月14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物局等六部门专门印发《北京市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的若干意见》,提出各区应明确“十四五”期间博物馆发展目标,每年引进一定数量的社会力量兴办的博物馆。
博物馆将进一步融入文旅休闲场景
在“文旅融合”与“高质量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大背景下,文物事业迎来保护与利用的新篇章,“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责无旁贷。随着各省区市文物与博物馆事业“十四五”规划的不断出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看来,未来5年至10年,我国博物馆行业会朝向两种模式发展演变。
文化产品模式——融入休闲经济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休闲发展年度报告(2021)》显示,从休闲活动总体结构看,除消费购物外,文化休闲位居第二,博物馆已成为文化休闲的重要场景。
“未来,中小型的博物馆、美术馆将会更多融入当地城市的休闲经济发展,以提供有形的文化产品为主。”这被魏翔称为“文化产品模式”。他表示,首先,博物馆可以通过展览中的社交空间营造、社交型的互动技术设计、参与性的参观活动策划来实现展览的社交功能。其次,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能够延续文物的生命力,延伸博物馆的传播教育功能。
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 (来源: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表示,将文物、考古成果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数字化体验产品,让老百姓看得懂、感兴趣、想参与、有收获,博物馆应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文创产品,销售量已超35万,销售额超2800万元,吸引了大量热衷考古和文博的年轻人,带动了河南博物院的“出圈”。
“夜经济”是城市休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范围内,包括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很多博物馆在每周或每月特定时间,都会延长开放到晚上,参观博物馆成为当地居民与游客晚间的重要休闲方式。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陈履生曾撰文称:“城市夜间休闲,如果没有博物馆、美术馆的加入,会表现出城市文化状态的缺陷。”
早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就陆续推出一批博物馆延长开放的试点,博物馆开夜场渐成一时之风。今年陆续又有博物馆重新开启夜场。魏翔表示,文化的多样性也会带来消费的多样性,通过博物馆的驱动,可以带动城市夜间经济的整体发展。
公共价值模式——引领专业发展
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博物馆作为收藏、研究、展示、传播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公共文化机构,承担着实证阐释历史、引导价值取向、培育审美情趣的重大责任。
“因此,对于国家级博物馆,开发无形的知识性产品要比有形的文创产品更为重要。”魏翔举例,在意大利罗马斗兽场内就为儿童开设运营了儿童乐园,为孩子们提供文创场景,孩子通过一把剑、一个斗篷、一个头盔进行角色扮演,而最终会拿到一本12页的小册子,以卡通形象精简讲述古罗马历史,深受游客的欢迎。魏翔说:“正如只有物理学家霍金写《时间简史》才能深入浅出,这本小册子并非是简单的文创产品,而是由非常专业的历史与考古专家编写的,兼顾专业性、趣味性,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知识,点燃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让文物活起来,要守正创新、塑形铸魂。”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如是说,“文物工作者只有深刻理解文物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才能准确提炼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把文物承载的文化力量充分释放出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观众离开博物馆,不仅能带走文创纪念品,更应带走知识与文化。”魏翔补充说,“《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虽然是一个文旅项目,但它通过文创场景的搭建,以戏剧的形式将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开发成一个个知识产品,游客观看后会产生强烈的精神满足感。这种产品开发思路是值得那些向‘公共价值模式’方向发展的大型博物馆借鉴的。”
从“十四五”规划看各地文物事业预期亮点作总结
刘源隆
安徽:地域文化+标识体系
构建安徽地域文化标识体系
8月31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了《安徽省“十四五”文物保护利用规划》,提出构建系统的地方文化体系,促进江南文化融合贯通。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代史研究,支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加强考古发掘和课题研究等。
亮点:首次明确提出构建安徽地域文化标识体系,强调会同学术机构,研究建立徽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大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安徽地域文化标识体系理论框架。
陕西:“互联网+”数字平台
建设文物大数据库及信息化数字平台
9月1日,陕西省文物局和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陕西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12月8日,陕西省文物局制定公布了《陕西省“十四五”文物事业规划科技保护重大专项计划》,明确“十四五”期间陕西部分帝王陵墓、大遗址、考古现场、馆藏文物等七大类文物科技保护重大专项计划任务。
亮点:建设陕西省文物大数据库及信息化数字平台;推进陕西省文物数字再现工程;拓展“互联网+”平台建设。
湖北:长江文化+荆楚故事
融入长江文化建设大格局
10月28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湖北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提出通过激活、用好文物资源,荆楚文化特色资源得到深入挖掘,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与湖北重大文化品牌建设相结合,将独特的文物资源更好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亮点:保护长江文物,传承长江文化、建设文化长江,做好与长江沿线省区市的交流合作,主动融入长江文化建设大格局。
江苏:博物馆之城+南迁文物
重点打造“博物馆之城”
11月9日,《江苏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正式出台。提出到2025年,江苏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走在前列;推动大运河文物保护利用走在前列,打造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气派、江苏特色的文化“美丽中轴”。
亮点:全面推进博物馆领域改革创新;重点推进南京博物院故宫馆建设和故宫南迁文物库房改造,高水平建设运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支持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打造“博物馆之城”。
江西:红色文化+革命文物
聚焦革命文物的保护与传承
11月19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江西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分别从革命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大遗址、考古研究、博物馆、文物安全和文物科技创新等方面,规划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明确各领域相应的工作任务和重大项目。
亮点:实施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工程、长征出发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红色标语保护利用工程、建党百年革命文物展示工程、红色基因研究传承工程;预期推出红色主题社会教育示范项目50个。
北京:交易中心+北京指数
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形成新动能
11月29日,北京市文物局牵头制定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发布。规划坚持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相结合,聚焦“一轴一城、两园三带、一区一中心”工作框架,统筹“始终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和“让文物活起来”的保护利用目标。
亮点:北京将推动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形成新动能,将从打造“北京指数”、优化空间布局、健全流通体系、加强平台建设4个方面落实。
甘肃:敦煌模式+世界标准
形成文物保护利用的敦煌模式
11月30日,由甘肃省文物局编制的《甘肃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提出到2025年,形成文物保护利用的甘肃经验、敦煌模式,走出一条符合甘肃省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亮点: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和敦煌研究院示范引领,推动省部共建敦煌研究院,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建设敦煌学研究高地。
来源:中国文化报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news@hongbowa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