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十个总体目标,《山东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山东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片区规划图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发布《山东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明确今后五年文物事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
《规划》共10章、37节、3.9万字,在总体要求部分,总结了“十三五”文物工作的五项成绩、六条经验,分析发展面临的五个机遇以及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在工作任务部分,明确了22项重点工作任务,提出了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擦亮“海岱考古”品牌、打造文物保护利用山东特色、强化工程建设考古、提升文物科研科技能力等创新举措,在每章设有“重点项目”栏目,今后五年将重点实施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文物保护利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升、石窟寺及石刻保护、考古中国山东项目、考古遗址公园、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等33个重点项目;
在保障措施部分,从法治建设、安全机制、政策保障、资金政策、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
《规划》坚持依法依规,突出问题导向,注重守正创新,以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提出实施“七区四带”文物保护片区(曲阜、临淄、省会、渤海、半岛、沂蒙、鲁西七个片区,黄河、大运河、齐长城、山东海疆四条文化遗产带)战略,着力构建依法保护、传承发展的文物保护利用体系,惠及民众的文博单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监管到位的文物安全防范体系,保障有力的文物工作支撑体系,推动山东文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到2025年,实现10个总体目标:
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任务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目标和17项、47条任务全面完成,《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落实落地,文物保护利用体系基本形成,各项保障措施落实落地。建成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山东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规划图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山东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意见》目标任务全面落实,“七项重大工程”全面完成,山东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状况显著改善,各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落实率100%、重大文物险情排除率100%,可移动革命文物建档完成率100%,各类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率100%。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进一步加强。文物资源和保护状况全面摸清,完成并核定公布全省所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区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力争达到260处左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2100处左右,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完成率达到100%。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状况明显改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措施得到基本落实。争取更多文化遗产列入中国预备名录、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得到加强。可移动文物预防性和数字化保护力度加大,文物保护修复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珍贵文物的保存环境基本达标,数字化展示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实现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和数字化保护转变。构建全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网络体系、保存环境监测平台、健康评测体系。
考古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擦亮“海岱考古”品牌,推进“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山东省项目,考古研究和阐释取得丰硕成果,山东史前文化谱系进一步完善,为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作出山东贡献。土地储备入库考古前置、区域性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等政策得到落实。实现20个国家及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
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呈现新局面。博物馆体系更加优化完善,建成山东自然博物馆,推动县(市)博物馆全覆盖,引导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发展。全省登记备案博物馆总数不少于1000家,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总数达到150个。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展览陈列水平、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作用更加彰显。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实现700个博物馆免费开放,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年均举办陈列展览3500个以上。实现800个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并建成景区。文博创意产品体系逐步形成。
文物安全工作得到加强。文物执法督察体系基本建立,文物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文物安全天网工程”全面完成,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重大险情排除率达到100%,文物博物馆一级风险单位防火、防盗设施达标率达到100%。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员聘用率达到100%,市、县级达到60%以上。
文物科研能力和装备水平再上新台阶。建成山东文物资源总目录和数据资源库。文物课题研究、资料整理实现突破,总体走在全国前列。培育国家级文物重点实验室,建成10处省级重点科研基地,山东文物保护科研修复工场投入使用。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文物展示利用手段和形式实现突破。运用AR、VR、数字动画等技术手段增强参观者感知体验,2025年实现全省开放文物点、馆藏珍贵文物全覆盖。
文物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文物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文物法规政策和执法监管机制更加健全。文物机构队伍更加优化充实,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投入机制更加完善,文物领域社会参与活力不断焕发。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规划全文
来源:文旅中国、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声明:若该文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news@hongbowang.net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