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文物局举办2021年“打击非法贩运文化财产国际日”中国主场论坛



11月14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大学承办的2021年“打击非法贩运文化财产国际日”中国主场论坛在线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出席论坛并作主旨发言。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家文物局,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大学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国际法学界、博物馆界、拍卖企业、新闻媒体、青年学生代表等参加论坛。


关强指出,我国是文化遗产大国,历史上我国文物流失情况较为严重。加入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极践行公约精神,采取九方面有力措施:坚持法治建设先行、构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坚持资源保护第一、构建文物资源调查登录体系,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构建文物流通领域监管体系,坚持严管文物国门、构建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体系,坚持严打文物犯罪、构建文物安全打击防范长效机制,坚持捍卫文化权益、构建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机制,坚持恪守国际义务、构建外国被盗文物风险警示机制,坚持弘扬职业道德、构建收藏机构和市场主体自律机制,坚持参与国际治理、构建多边双边国际合作机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关强表示,近年来国际社会在打击文化财产非法贩运、促进文物返还领域,出现了积极的良性互动,也依然面临风险挑战。各有关部门协力完善打击文物非法贩运工作体系,重申保留对历史上被劫掠出境或非法流失文物的追索权利,汇聚打击文化财产非法贩运的社会共识,深化打击文化财产非法贩运国际合作,持续丰富履行国际公约的“中国实践”,推动国际组织提供弥合创伤、促进谅解的“公共产品”,织密全社会共同打击文物犯罪的“道义藩篱”,构筑打击文化财产非法贩运的“国际长城”。


论坛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与应急局局长拉乍赫·伊伦都通过视频发言,对中国在打击文化财产非法贩运方面的努力和卓越成就表示赞赏,感谢中国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的大力支持,期待中国为全球打击文化财产非法贩运作出更大贡献。来自公安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上海市文物局的代表,来自国际博物馆协会、上海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博物馆、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苏富比(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光明日报的专家学者、资深从业人士以及青年学生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发表演讲,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



论坛发布2021年“打击非法贩运文化财产国际日”专题网页,展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5幅宣传海报,链接中国被盗(丢失)文物数据库和外国被盗文物数据库、推广3个在线展览和9个实体展览,与社会各界共享我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丰硕成果。


1970年11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通过“1970年公约”,2019年,将每年11月14日,确定为“打击非法贩运文化财产国际日”,此次是国家文物局首次举办该国际日的中国主场活动。自1989年加入“1970年公约”以来,中国政府致力于加强国际多边双边合作,打击文物非法贩运,提升文物保护能力,支持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国,促进国际公约推广、改革与完善,为构建文物返还的国际新秩序持续贡献中国力量。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2021年“打击非法贩运文化财产国际日”专题网页



来源:国家文物局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此文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news@hongbowang.net

回顾往期精彩博博会丨第九届“博博会”酒店预订系统开通了!研学丨探秘博物馆之旅,四川推出“三星堆—金沙”主题旅游线路资讯丨走进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领略八大技艺的精美绝伦2021年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视频年会暨2021年中国涉海类博物馆馆长论坛顺利召开桂林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桂林考古博物馆揭牌云南建设文物旅游“文游云南”平台60多位粤港澳大湾区古建筑保护专家齐聚,共商岭南文物建筑的预防性保护每个角度都能看到城墙!南京城墙博物馆外观初现,预计年底开放直播预告丨讲好中国故事,打造“跨次元”博物馆数字世界重磅!《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发布资讯丨《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发布资讯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开馆重磅!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开幕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