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博物馆IP授权专员的工作日常

陆玥谷 弘博网 HiMuseum 2023-10-07


#编者按#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期间,博物馆文创产品的销量迎来大爆发。近100家博物馆加入活动,“双十一”首日销量同比激增400%,得到了众多媒体和消费者前所未有的关注。这繁荣的背后除了年轻人消费需求的变化、文化自信的增强,更离不开每一位博物馆文创工作者的努力。今天的分享便来自于从事博物馆IP授权工作的一线员工,读者或可从她真诚的微观叙述中瞥见我国博物馆文创发展的一个侧影。



作为一个本科和硕士都是博物馆学专业的毕业生,我最熟悉的名词莫过于“博物馆”。书本上的知识围绕着陈列展览、藏品管理、公共教育、文物考古等内容展开,我也曾畅想过作为陈列或公教策展人在文博领域发光发热。至于文创,虽然很早就知道各大博物馆开始售卖文创产品,自己作为观众也曾购买,但对于文创的了解仍停留在表面。在入职苏州博物馆文化创意部之前,我从未想过,第一份正式的工作竟然会与博物馆IP授权相关!当作为国有文化机构的博物馆遇见IP授权这一种市场行为,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而我无意中打开了这个色彩纷呈的奇趣世界的大门,突破了以往我对博物馆和文创的想象。一切从零开始,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进步。SKU、授权期、监修、打样......更多之前完全不了解的新名词也慢慢进入了我的工作日常。


作为有着文博背景的授权业务的一线工作人员,我的日常工作内容包括合作前的品牌背景调查及评估,合作方向和内容的提案和策划,合作中的监修,以及宣发物料审核。在品牌背调时,我会综合考虑对方的品牌力、设计力和产品力,并灵活地考量其与馆藏资源、博物馆整体审美风格的契合度等。博物馆作为具有社会公信力的公共机构,更要严谨地选择合作伙伴,因此我会从一些商业查询平台进行搜索调查,并及时关注社会舆论动向,避免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在一些授权合作项目中,被授权方需要结合馆藏资源与自身需求进行内容提案和策划,作为了解馆藏、可以接触到详细资料的我,需要提供相关资料作为参考或者对其提案进行相应的调整。监修和审核工作是合作中耗时最长的部分,也是我工作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唯有经过沟通和磨合,不断调整,才能达到双方一致认可的成果。不同的授权模式[1]授权形式[2]要求我在监修时因时制宜、松弛有度,灵活应对出现的问题。监修中最基本的原则是保证博物馆文化元素的信息正确无误,且能凸显出苏博元素,符合大众审美,尽可能贴近苏博格调。



01
授权模式

苏州博物馆IP运营兼有直接授权和委托授权两种授权模式,即既有“通过第三方委托代理机构与被授权方接洽,由第三方代理机构代表博物馆作为授权方,将博物馆馆藏资源直接或经过一定的设计加工后,授权给被授权方”,又有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可用于商业使用的权利直接授予被授权方”(《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试行)》,2019年)。

02
授权形式

主要有产品授权、营销类授权、空间授权、数字虚拟授权、出版物授权等。

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对于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握这个“度”,我还是比较困惑的,但随着我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也慢慢有了一点了解。一般来说,普通的产品授权和营销类授权遵循监修基本原则,不过分干涉设计的空间和自由;而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产品的合作项目在监修上对设计细节和审美风格的把控更为严格。同时我也会认真听取品牌方对于市场的调研和经验,综合考虑。当出现无法定夺的情况时,我会寻找相似的案例进行参考,或向同事寻求帮助,征求意见。


这个?YES!

那个?NO!


我们通过第三方代理机构开展了许多IP授权项目,其中包括部分营销类授权。这一种授权形式其周期较短,一般为一到三个月,以迎合营销节点为目的。尽管此类授权在产品本身结合度有限,多为打造限定礼盒或礼赠,但对于合作品牌的筛选和评估,我们仍有取舍,品牌影响力、营销结合点以及营销渠道是重要的衡量标准。例如,欧舒丹在京东美妆大牌日打造了“珍桂秋香”联名限量礼盒。欧舒丹的品牌力自是不用说,且礼盒内容为桂花味的个护产品。从营销结合点来看,桂花是苏州市花,苏博馆内亦种有多株桂花,每到金秋时节,丹桂飘香,二者合拍且有故事点。因此,当收到欧舒丹的合作意向时,我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可以继续推进的项目。









苏州博物馆×欧舒丹

限量联名礼盒



同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品牌,我们却拒绝了与某电脑品牌的合作。版权代理机构方面十分看重和推荐这个项目,双方也进行了多次电话沟通,但我们认为品牌方提出的合作内容策划与苏博元素的结合过于牵强,无法自圆其说,且品牌调性与我们一贯的风格不契合,想要加深结合度的开屏画面等定制也无法实现。虽错过了此次合作和宣传机会略有可惜,但是坚持自己的坚持更加重要。


从单品到礼袋,

我翻遍了馆藏文物档案


作为一名文具爱好者,与文创品牌ipluso意索联合推出的“四时有色绘苏博”系列填色DIY礼袋,是我个人十分中意的联名产品之一。这一产品从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及其色彩中获得灵感,每个季节围绕一个精心挑选的主题文物展开——春季的文徵明手植藤、夏季的秘色瓷莲花碗、秋季的月宫镜、以及冬季的“五路财神出行仪仗”小摆设。礼袋内主要产品为中国传统色水彩笔和二十四节气填色本,另配有好运风铃和DIY手工相框,内容丰富多样。




“四时有色绘苏博”国风治愈填色DIY礼袋


在这个项目中,我付出心血最多的是礼袋中的填色本。其实在前期洽谈具体产品内容时,礼袋中的水彩笔已是成熟的产品,品牌方也已经对二十四节气填色本每页的内容有了具体规划。在这种情况下,若只在外包装和礼袋其他配件上加入苏博元素,虽操作起来最为容易,但结合度较低。因此我们提出“填色本”这一形式可以保留,但填色本中出现的图案都需要源于馆藏文物,包括每一个节气对应的填色图案和其他装饰性小图案。这个调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当接下这个“艰巨”的任务时,我眼前一抹黑:不仅在于工作量较大,而且对于“能否找出一一对应的文物”抱有怀疑。然而困难当前,无法退缩,这块“硬骨头”必须要啃下!我既要从馆藏中筛选出符合节气描述或时令特色的文物元素,又要考虑到对方设计师在将文物转化为可上色涂鸦的矢量线稿时的难度和工作量,我听取设计师的建议,需挑选易于电脑软件处理、画面内容边缘清晰的(如刺绣、工笔画等)、有高清照片的文物。




校对中的填色本初稿


我认真查阅了图录和线上馆藏文物库,结合设计师的反馈,经过多次沟通和调整,终于将二十四件馆藏作品融入四季的填色本。画面内容与节气相呼应,产品内容也因此丰富和生动了起来,提高了与博物馆的结合度。购买了礼袋的消费者除了收获了精美的产品,还能在填色中启迪审美,发挥个人创造力。在休闲解压中收获知识,在日常使用中感受文物之美,寓教于乐正是这套礼袋的价值所在。



填色本内页


春去秋来,

一个仍在进行中的项目


我在今年三月入职后参与的第一个授权合作项目是与“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合作的一款1000片的拼图。第一次参加线下讨论会议时,我还是完全懵懂的状态;历时八个多月,如今产品刚与线上线下的大家见面。从初春到深秋,时间跨度之长的原因在于这个项目的关键词——“细节”。在策划拼图画面时,如何在这么大的一块空白中填上丰富的内容是我们首先面对的一个难题,光有苏博建筑可不行。因此,我们和猫空一起,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文衡山先生种紫藤,手持吴王夫差剑在主庭院里舞剑,忠王府内的古典戏台上正在上演着戏剧,大明首辅王锡爵正坐在他的官帽椅上,贝聿铭先生在本馆的建造现场指导......这些文物和故事不都可以融入画面吗?每个人的灵感聚集起来,就形成了以苏州博物馆本馆为蓝本打造的拼图画面,结合古城淡雅的色彩基调,我们将苏博建筑、馆藏文物、苏州的风土人情等融于插画之中,细节丰富,隐藏多个故事点和小彩蛋。


沟通和调整中的线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拼图终稿


我的工作重点就是严格审核和把控细节。拼图上绘制的馆藏文物与建筑对应的位置都经过实地考察,除去艺术处理的效果,尽可能贴近现实;我给插画师提供了多角度的文物图片以保证二次创作后细节的准确;插画中重点人物(吴中才子等)的服饰也经过仔细的考证。用于拼图时对照的参考图附有文物名和简要介绍,其文字均参考图录完成并经过多人、多次校对。对于其中有异议的部分,我还咨询了馆内专家。


对照参考图(局部)

从线稿到上色,从拼图画面到对照图和外包装,从打样到大货产品,不放过每一个细微之处,经过一遍遍校对审核、一次次反馈修改,我已经对画面十分熟悉。对方也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不厌其烦地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调整。这款联名产品用心满满,全程耗时之长,凝聚了双方共同的心血,当看到最终成品时,我觉得这时间付出是值得的。精致动人的拼图画面,也许会勾起你在苏博游览的美好回忆,也许会让你期待开启一趟全新的旅程......

拼图项目群中的沟通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每一次合作都是顺畅的,有时候沟通会失效,场面一度陷入僵持......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和某品牌的合作,对方出于满足市场需求的考虑,在设计中糅杂了多个馆藏元素,导致产品在设计的过程中逐渐偏离了原先预定的主题,呈现元素较为混乱。在多次提出修改意见之后,我明显感觉到对方设计师积极性降低,可推动性不足,沟通也更加困难,双方都对这款产品的“未来”感到迷茫。因此产品的设计不仅没有往好的方向调整,反而越改越乱,无从下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最后我们提出寻求第三方进行设计的调整,综合考虑双方的想法和各自的坚持,寻求折中的方案。这件事情让我认识到,当工作中遇到“拦路虎”时,不能钻牛角尖,一定要及时调整思路,寻求其他解决方法。


我眼中的博物馆IP授权


近年来,除了藏品管理、陈列展览、公众教育等博物馆的主要业务之外,博物馆IP授权也逐渐获得馆方的重视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对于博物馆而言,IP授权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博物馆越来越重视自身文化品牌的树立和打造,逐渐将推广的意识引入博物馆运营中,每一次IP授权合作都是与不同行业、不同优秀品牌的合作,我们在沟通交流中学习,取长补短。


其次,文创产品作为博物馆贴近公众生活、实现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联名产品有助于拓展博物馆文创品类,丰富文创内容,吸引更多观众走近文物、了解博物馆。


更为重要的是,当博物馆作为一个IP进入授权领域,馆内丰富的文化元素进入了广阔的商业市场,也进入了日常的生活。授权内容的丰富多样给博物馆提供了讲述文物故事的全新的方式,将生活性和文化性浓缩于一体的联名产品,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愉快地接纳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并更好地传承和推广。


我作为博物馆内接触IP授权业务的一线工作人员,每一次认真考量之后的合作,每一次与被授权方的沟通和反馈,每一份设计稿细致的审核,都只为呈现最理想的产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重焕新生,走进生活的角角落落,并给大家带来艺术享受和审美体验。



作者单位:苏州博物馆文化创意部

文中图片由苏州博物馆提供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声明:若此文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news@hongbowang.net

回顾往期精彩博博会丨第九届“博博会”酒店预订系统开通了!研学丨探秘博物馆之旅,四川推出“三星堆—金沙”主题旅游线路资讯丨走进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领略八大技艺的精美绝伦2021年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视频年会暨2021年中国涉海类博物馆馆长论坛顺利召开桂林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桂林考古博物馆揭牌云南建设文物旅游“文游云南”平台60多位粤港澳大湾区古建筑保护专家齐聚,共商岭南文物建筑的预防性保护每个角度都能看到城墙!南京城墙博物馆外观初现,预计年底开放直播预告丨讲好中国故事,打造“跨次元”博物馆数字世界重磅!《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发布资讯丨《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发布资讯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开馆重磅!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开幕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