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暴制暴:铁拳下的尼泊尔犀牛保护

花落成蚀 花蚀的人间观察 2019-04-10

即使是在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尼泊尔,奇特旺国家公园都是最为迷人的存在。在这里,你可以骑着大象看犀牛,这可是全世界罕有的体验。当地的巡护员舍身忘死拯救犀牛的故事,更会让人感动。


骑着大象看犀牛:奇特旺国家公园的招牌。图片来自owlting.com。


游客们大概不会知道,这样的保护意味着什么。


铁拳呼啸

奇特旺国家公园是尼泊尔第一个国家公园,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公园隔着边界和印度的瓦尔米基国家公园相望,组成了一大片受保护的区域。奇特旺拥有众多野生动物,但最为重要的是印度犀,或者叫大独角犀。


印度犀的个头和原产非洲、大陆动物园内常见的白犀牛难分伯仲,但只有一个角,满身都是疙瘩——在打架的时候,印度犀偏好用锋利的牙齿咬敌人,所以需要用这些疙瘩加强防御。印度犀生活在较为潮湿的热带森林当中,特别喜欢水,行为有一点像河马。


在水中吃草的印度犀。


因为那一根大角,印度犀受到了偷猎者的关注。20世纪60年代末,奇特旺只剩下95只犀牛了。严峻的局势,迫使尼泊尔政府下定决心,和国际社会一起建立一座保护区。1973年,初始面积为544平方公里的奇特旺国家公园应运而生。


但多年来,一直有一种声音,说奇特旺国家公园是“要动物不要人权”。为了建设这座公园,大约有2万名原住民被赶出了家园。这群人在奇特旺生活了几百年,他们会用树叶造屋顶,用树皮做药膏,在河里捕鱼养活家人——当然,他们也会打猎。但被赶出公园核心区域之后,这些人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近十几年来,这样的趋势似乎更近了一步。公园管理者获得了更广泛的权力,俨然成为了奇特旺地区的监察、执法机关,除了铁拳打击盗猎分子之外,他们似乎还造就了一些冤案。


Shikharam Chaudhary的夫人。


2007年,一个叫Shikharam Chaudhary的土著居民之死,让奇特旺国家公园的争议达到了顶点。在线人的通报下,奇特旺的巡护员和卫兵深夜破门而入,抓走了这位老农。后来,老农莫名其妙的死在了监狱当中,有报告显示,他遭到过刑讯逼供。但直到最后,人们也没搞清楚死者究竟和偷猎者有什么关系。


这位老农的悲剧只是缩影。有报道说,奇特旺的土著居民——无论是否和盗猎者有染都——长期受公园警卫的压迫,常常被殴打、侵犯、掠夺。站在争议的暴风眼中,是前奇特旺首席监察官Kamal Jung Kunwar,正是他主导了近10多年来的保护事业。在他看来,盗猎发生在丛林中,只有其他动物作为目击者,想要鉴别真凶可不容易。


以暴制暴

在这世界上,洁白无瑕或是罪大恶极的人都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都是灰色的。如何评价一个争议人物,往往取决于我们的屁股坐在哪儿。如果我们身处野生动物这一边,那Kunwar无疑是一个英雄。


Kamal Jung Kunwar


奇特旺国家公园建立后,偷猎现象一度得到抑制。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尼泊尔内战爆发,各种系统发生了崩坏。2001-2003年,尼泊尔平均每年都有22头印度犀被盗猎者杀害,形势十分危急。


2003年,Kunwar成为了奇特旺国家公园反盗猎部队的负责人。在他的铁腕整治下, 2004年至2005年间,仅有8头犀牛被杀。这样的成绩也让他升了官,2007年,Kunwar成为了奇特旺国家公园的首席监察官,他曾豪言要在任上彻底实现印度犀的零盗猎。这位强人还真做到了,自2014年5月3日起,到2016年Kunwar卸任,盗猎者就再也没在奇特旺得手过。直2017年4月7日,才有1头印度犀惨遭毒害,巡护员和军警们创造了一个1071天的零盗猎记录。


奇特旺的巡护员和军警。图片来自Ekantipur News。


尼泊尔曾在2011年和2015年做过两次犀口普查。前一次,人们算出来奇特旺和周边区域生活着503头印度犀,而后一次的数字超过了600。


Kunwar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显然是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如今,奇特旺国家公园内驻扎着1000多名军警、巡护员,这些人拥有广泛的权力,能够自行抓捕、审问疑犯。Kunwar本人毫不讳言暴力。2019年,一部名为《犀牛之角》的本土电影在尼泊尔上映。这是一部动作片,以Kunwar的事迹为原形,讲述了智勇双全的巡护员痛击盗猎者的故事。在预告片当中,主角扇人耳光的“啪啪啪”不绝于耳。这部电影的制片人正好就是Kunwar。



这样的执法确实有效打击了盗猎者,但也有扩大化、随意化的嫌疑。反对Kunwar的人权组织也注意到了这部电影。他们指着荧幕说,没错,奇特旺的土著们就是这样被军警揍的。


很显然,奇特旺国家公园的保护行动造成了一种撕裂。人人都知道保护野生动物是好的,但保护有代价。如果有一群人被赶出家园,完全不能使用曾经属于他们的资源,甚至还要生活在军警暴力的阴影下,恰好你又是那群人中的一员,你会怎么想?这样的代价是否合适?


在现代的保护事业当中,有一个“生态补偿”的概念。说的是,如果环保会让某一群人受到损失,那么为了保护事业更可持续,必须给那些人补偿。例如,某个保护区的老虎吃了当地人的牛,那么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应该弥补牛主人的损失。在奇特旺国家公园的建立过程中,缺乏生态补偿的存在。这就制造出了一颗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的炸弹。


奇特旺街头随处可见这样的宣传标语。犀牛被割下的角,都被送到哪里去了呢?


更要命的是,奇特旺国家公园暂时让底层的当地人获利不多。当地政府、军队依靠旅游业和全世界的资助获得了不少利益,有钱人和外国人能够在此购买到自然体验,那穷人呢?这一点即使是Kunwar也承认。但他同时认为,财富正慢慢向底层渗透,当地的土著正逐渐受益于旅游业。


这个逻辑是成立的:更好的保护会带来更繁荣的旅游业,更繁荣的旅游业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或许就能让土著居民和国家公园站在同一阵线。但前提是消除恐惧。


Kunwar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不布置军警,不给巡护员那么大权力,尼泊尔就不可能成功地保护犀牛。他说: “我们看到尼泊尔在诸如贫困、腐败和人口贩卖等诸多事项上表现不佳。但在保护方面,尼泊尔是英雄,我们都是英雄。”


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两难的抉择,事情本不该如此。



参考报道:

1 Mongabay: Nepal reckons with the dark side of its rhino conservation success

2 Buzzfeed: WWF Funds Guards Who Have Tortured And Killed People

3 The Himalayan Times: Chitwan National Park records 1st rhino poaching in 3 years 

这其中,又以第一篇为主要的参考对象。这篇文章是独立环境报道媒体Mongabay的报道。这个媒体的文章相当深刻,还有部分报道有中文版本。推荐大家常去看看。戳“阅读原文”直达。






花蚀的人间观察


我是花蚀,曾经是研究鸟类叫声的,现在是个独立撰稿人(a.k.a.失业人士)、半吊子生态摄影师、狂热的神庙迷和金属党。出版过几本书,爱写点自己关心的东西,关注啦你就知道了。

长按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