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历史记忆】大炼钢铁亲历记

2017-01-17 加油站




文:王世杰,来源:昌黎文化,图片来自网络


1958年是我人生记忆中一个有着特殊印迹的岁月——大跃进年代。


这年夏季,我从昌黎一中(原汇文中学)初中毕业,考入本校高中。那年全国掀起了工农业生产大跃进,也波及到了学校,教学秩序被打乱,我们经常到农村参加劳动,“三夏”帮助社员拔麦子,“三秋”又到生产队帮助社员割高粱。一个学期下来,顶多讲两个月的文化课。上课也是突击式,大跃进。一堂课讲三节历史。(相当于一个星期的课程)。


1958年暑假只放了一个月。9月初开学我们班就到大蒲河帮助社员拔稻田地的杂草。双脚泡在稻田地的泥水里,撅着屁股猫着腰面朝泥土背朝天,连社员都不愿干的活,一群十七八岁的学生怎能吃的消呢?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疼脚抽筋,浑身象散了架一样。干到第二天时,刚刚吃过晚饭,大队干部给我们带队的老师送信说:学校打来电话,说有紧急任务,让我们赶紧收拾好行李,趁着晚霞的余辉,时而快走,时而小跑,匆匆赶回校园,这时已是晚上八点多钟了。刚刚把行李放在宿舍,就听校园里广播喇叭响了:全校同学请注意,赶快到校内操场集合,有重要任务宣布。于是我们带着一路风尘和疲惫的身躯无可奈何地走到了操场上。校长吕靖向全校同学宣布:现在党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大炼钢铁的热潮。上级政府指示,学校也要紧跟形势,为今年实现生产1070万吨钢做贡献,现在是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的年代。根据学校的安排,今天晚上就行动。散会后全体同学赶紧到昌师操场去搬砖,准备在校园外东边的菜地建小高炉。


昌黎一中位于昌黎县城东关,河北昌师位于昌黎县城北门外,两校相距直径也有3千米(3公里),如果沿着七弯八拐的街巷走起来少说也有4千米(4公里)。征尘未洗的我们,一溜小跑到昌师大操场搬砖,男生一人搬三块(均15斤),女生每人搬两块(约10斤)。俗话远道没轻载。何况我们已是精疲力竭,又困又乏,搬着砖在路上边走边打瞌睡,昏昏沉沉,迷迷糊糊,跌跌撞撞,稀里糊涂回到了学校,这时已是半夜11点了。我们这些刚刚步入成年人的学生们,个个累趴下了。困极了,擦巴擦巴脸上的汗,掸巴掸巴身上的尘土,囫囵个躺在床上就睡着了。


第二天,在请来的泥瓦匠师傅的指导下,土打土闹垒起了直径1.8米,高约3.5米的土高炉两座。土高炉晾干后就试着炼铁。一没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二无科技资料,从外地炼铁厂请来个工人作技术顾问,学生们就大胆蛮干、瞎干胡干。当时,学校安排高三和初三毕业班坚持上课,迎接升学考试。高一、高二8个班400名学生一半人坚持上课,另一半人大炼钢铁,三班倒,歇人不歇炉,干一个月,然后对换,上课的学生炼铁,炼铁的学生去上课,带班人不换。初中一、二年级8个班400多名学生,其中四个班坚持上课,另4个班的200名学生其中100人在学校外操场上砸铁矿石。另100人在校园外菜地的空场里,土高炉的西面,建造了20多座武安式土丘炼铁炉,形如土坟岗大小。旁边设吹风口,由人工拉风匣吹风。县里从农村调来20多个农家院大灶上做饭用的大风匣,供学生们炼钢铁使用。这批武安式小土炉也是三班倒,人换着休息,炉火不熄。干一个月然后对换。当时昌黎一中东外院的菜地刹时间变成了一片土炼铁厂的工地。



大干快上争上游,坚决实现1070万吨钢,成为当时人们心目中追赶实现的宏伟目标。一到晚上,夜幕降临,炉火正红,一派大干夜战的繁忙景象。广播喇叭里不停地播放着音乐、时代歌曲或民歌,如《步步高》、《旱天雷》、《雨打芭蕉》和演唱《新人新事出在新国家》、《人民公社是金桥》,歌曲《我们要和时间赛跑》、《桂花开放幸福来》、陕北民歌《信天游》、《兰花花》、《秋收》等。喇叭里还不断插播全校大搞钢铁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及放的“卫星”战绩等。


小土丘炼铁炉旁拉风匣的学生有的连续奋战,极度困乏,拉着风匣就打瞌睡了,把风匣杆向前推进时,头就靠在风匣上睡着了,一会儿醒来,把风匣杆拉出来,又抻着风匣杆睡着了。这种景况让人看了哭笑不得。初中十四五岁的孩子,正是觉多得时候,连轴转打夜战,又是枯燥无味单调的重复劳动,焉能不睡着呢。当时我在的高一四班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轮流值班,看管1号小高炉,带班组是高二年级学生干部高岚,他是很负责任的。值一个班就是8小时,中间换着吃饭。一天晚上我困得实在支撑不住了,就借口上厕所,跑到宿舍睡着了。高岚在宿舍院里来喊我,都没听见,第二天还挨了顿批。


因为小高炉建造的本身就不合格,再加上没有炼铁的知识和技术,折腾了半个多月,炼出来的全是铁巴巴,一块象样的铁锭也不出炉。学校领导急了,因为上级指示,为向国庆9周年献礼,10月1日前,无论如何要搞出铁来。于是学校又从外地请来技术指导,提高技术,改进方法,果真在9月底炼出一块象葫萝卜大小的铁锭,全校为之庆贺。10月1日国庆节那天,县里在昌黎一中大操场举行了庆祝检阅仪式,主要是展示全县工农业生产在大跃进中取得的胜利成果。我们学校炼出的那块“宝贝”,用红绸子系着,一名高中女同学用托盘捧着,满面春风地从主席台前走过,接受县领导的检阅,主席台上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广播喇叭里传出这样的解说词:各位领导、同志们、同学们,朋友们,昌黎一中的广大师生,在“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合称“三面红旗”)的指引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和勤劳的双手炼出了第一炉铁,为国家实现1070万吨钢,超英赶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可喜可贺。



为了紧跟全国大跃进的形势,县里又给昌黎一中一项特殊任务:到滦河滩里挖铁砂。1959年春天,学校抽出高中一、二年级和初中二年级的学生400多人开进靖安公社西庄村,驻在老乡家,大搞挖铁砂。因为滦河中游的迁安县滦县北部境内的山区储藏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滦河流经这里,年深日久,河水冲刷,冲下大量铁矿砂,混在白砂之间,顺流而下,淤积在下游的河床上。人们发现在我县境内的指挥公社坎上村至靖安公社的西庄村附近的滦河滩里就有丰富的铁砂资源。于是就有人提出从河砂中提取铁砂的想法,县里就把这一任务交给了人力资源丰富的昌黎一中。


学校把400多名学生分成四个队,一是探矿队,有80多人,因铁砂较重,都沉没在白河砂的下面,和白砂混在一起,但铁砂多了,呈黑色,这需要探挖才知道哪里有铁砂,哪里铁砂多,矿层厚。探矿队又分成若干小组,巡回于宽5至6里,长10余里的滦河滩上,每人一把铁锹,随时探挖发现铁砂层较厚,且黑色砂子占50%以上的就视为有效砂层,挖出一堆作为标记,待发掘队来挖。


第二队是挖掘队,大约百十人。他们把探矿队发现的黑砂挖出来,堆成一堆堆砂堆,待运输队来运。


第三队是运输队,约100人,是最重最消耗体力的活。这些人由高二年级的男生组成,他们拉着小车把一堆堆挖出的黑砂运到洗砂队的身边,待洗砂的人们冲洗。河床上的沙滩比较松软,没有车道,水车装多了陷进去,只好少装多跑。一趟下来,要跑上几里远的河滩,累得个个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第四队是洗砂队,以安全为主。任务是用河水冲洗,将铁砂从混沙中分离出来。使用的是木匠师傅特制做的冲砂木板簸箕,长约2米,宽约1米,呈喇叭口状,上小下大,沿高约30公分,底盘光面。成15度角放于河边,里面装上混砂,慢慢用水冲洗 ,因铁砂比白沙重,故白沙被冲走,铁砂剩下,然后铲出来,堆放在一起,由社员们用大车拉到附近公社的小高炉,用以炼铁。后来知道,用这些铁砂炼出来的铁都不合格。


挖铁砂的活大约干了半个多月,由于炼铁不成功,就偃旗息鼓,班师回朝了。


土炼铁炉遗址


那时侯为什么人们象疯了似的从上至下大跃进,大搞钢铁。后来通过学习党史资料,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展开。当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戴河召开,确定了一批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宣布1958年生产钢1070万吨,比上一年翻一番。还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全国很快形成全民炼钢和人民公社公运动的高潮。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北戴河会议后,全民动员,几千万人上山,土洋结合,大炼钢铁,结果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资源,全年生产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


与此同时,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只用一个多月,就基本实现了公社化。


人们称“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为三面红旗。谁反对这些运动,就是反对“三面红旗”,就是右倾,就要受到批判。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