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韩星 | 什么是汉服?

韩星 知道点传统文化 2021-03-12


汉服的界定
什么是“汉服”?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约公元前2698年)至明末(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
因此,汉服的界定标准可以用以下文字进行表述:“上溯炎黄,下至宋明,以汉族(先秦时则为华夏族)人民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明显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集合。”
汉服的主要特点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汉服的风格
如果我们把汉族同欧洲民族相比的话,我们会发觉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明显的不同。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汉服的特性
汉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性:
(1)历史性。剃发易服的暴力强制已经消失,汉服趋向于复兴。
(2)传承性。传承性即汉服历史具有传承性。在这漫长的时间中,汉服历史的发展一直遵循着代代相传,世世相袭的特点,这体现了汉服历史发展的传承性。
(3)多样性与同一性。多样性与同一性是指汉服款式的多样性与汉服型制(或样式)的同一性。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事物,汉服从来就不是一种款式,“上衣下裳”,“深衣”,“襦裙”等丰富多彩的款式体现了作为一种悠久的民族服饰应有的多样性。虽然汉服历来款式丰富,但汉服的基本形制(或样式)“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的特点却是千古未变的,这就是汉服的同一性。同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是汉服的一大特色。
(4)完备性。完备性是指汉服自身内部体系的完备性。经过千年的发展,汉服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服饰了,它不但内部种类丰富,工艺考究,而且汉服的配饰也非常繁多而丰富。
(5)相融性。相融性是指汉服与传统文化的相融性,汉服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被视为正宗传统文化的象征了,而且汉服本身就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汉服与传统文化是和谐的一家。
汉服与深衣
广义的汉服,包括深衣。深衣是古代上衣﹑下裳相连缀的一种服装,为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常穿的衣服,也是庶人的常礼服。深衣名称的由来,是因为穿着时能拥蔽全身,将人体掩蔽严实的缘故。郑玄曰:“深衣,连衣裳而纯之以采者。”《礼记·深衣》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深衣是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服饰,其整体象征天地人一体的宇宙观,彰显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美德。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
狭义的汉服,本来专指汉朝时的服饰,是继承着深衣的最根本特征,同时又款式多样的服饰,现在我们可以用来作为56民族之一的汉族的服饰。汉服推广者主张,把深衣作为华夏民族的代表性服饰,把汉服作为汉族的代表性服饰。
汉服与唐装旗袍、马褂
汉服为华夏族至明朝人所穿着的汉族服饰,与唐装、旗袍、马褂有根本区别。
唐装原指唐代的汉服,沿袭了自东汉以来华夏妇女传统的上衣下裳制。清末指中式着装风格的服装,也即是“唐人街华人的中式着装”。这种服装事实上是满清马褂的延续与改良,属于满服的范畴,与“唐朝的服装”(汉服)在风格、款式上面并无丝毫相似之处。现在人们看到的“唐装”,并不是真正唐朝的服装,而是借唐朝的名义而结合满清服饰而“创新”出来的仿古服饰。
女性的旗袍、男性的长衫马褂,都是满族的民族服饰及其延续,而非汉族的民族服饰,也不是华夏民族悠久历史上一直传承的服饰。旗袍、长衫、马褂作为满族的服饰,当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就像满族同胞不会穿藏族、蒙古族或者其他民族的服饰一样,作为汉族也没有理由去穿满族的服饰。
汉服与国服
台湾与大陆名词的使用习惯有所不同,台湾将一系列汉名称冠以“国”字头,如国字(汉字)、国语(汉语)等。汉服推广者不认为“汉服”能与“国服”混为一谈,汉服支持者更乐于称为“汉服”以突显汉文化特色,而不称为“国服”或“中国服”。没有支持者去定义所谓的国服,也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并不支持国服,那样可能造成汉族与各民族之间的摩擦。
中山装在民国初年国民政府颁布的《民国服制条例》中就已被确定为礼服,建国后毛主席和周总理都穿中山装出席国家大典。所以中山装和旗袍都是吸收西服的审美价值,结合中国人穿着的习惯,对传统服装加以改造而创制的新服式,在国际上已被视为具有中国气派的民族服装,成为中国的国服。
汉服与和服、韩服
和服主要模仿汉服中的深衣,至今日本仍将和服称“吴服”,意思就是指从中国吴地传来的衣服。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已经发展出自己的民族特色,比如:女式和服背后的大腰带比汉服更宽大;和服的线条都是直线形的,袖子也是方方直直的,汉服不仅袖子是圆形,整个线条,尤其是衣服的摆,还有袄、裳都是上窄下宽线条。确切地说,和服起源于汉服,但后期的发展,已经明显不是汉服了。
韩服与日本和服有所不同,它所模仿的是汉服中的襦裙,但也有变化,即朝鲜服装的裙子束得特别高,而且下摆十分宽大、蓬松。
汉服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变化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明朝末年,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汉人、汉服由此得名。随后各朝代的汉服虽有局部变动,但其主要特征不变,均是以汉代为基本特征。
春秋战国时代,汉族的民族服装基本定型,这就是宽衣肥袖的汉式服装。宽衣大袖的汉族服装也反映了汉族的人生观,即追求悠闲清净的安祥生活,不喜欢搞激烈冒险的活动。宽衣大袖的服装,对于观月赏花、吟诗作画、抚琴下棋的悠闲生活再合适不过,但穿这样的服装搞骑马打猎等激烈活动就非常不便了。自古以来中原周围的少数民族,多采用窄袖紧身的服装,以适应他们喜欢骑射冒险的生活方式。战国时赵武灵王曾经想推行窄袖紧身“胡服”,但由于传统势力太大并没有取得多大成果。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窄袖紧身的胡服也曾风行过一时,但并没有对传统的汉族服饰造成很大影响。顺治二年,清军攻下江南各省,清政府从此下令在全国推行剃头改服的制度。清政府命令,从公文所到之日起,在10天内要将全体男子统统剃头,改梳发辫。与此配合的是强行更改汉人衣裳式样,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汉族宽衣大袍传统服饰从此灭绝,汉族成了没有自己传统服装的民族。
1911年满清灭亡之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汉族男子改穿西装和继续穿清朝时期满汉融合的马褂,汉族女子则穿着从旗装改良后的旗袍。旗袍是女性服饰之一,源于满族女性传统服装,在20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汉族女性改进,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民国以后,上海北平等地的汉族女性在其基础上予以改良。
但是,有不少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在清朝被推翻后不断地努力进行汉服复兴。如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于甲寅年(民国三年,1914年)五月二十三日家书(给妻子的遗书)中说:“……知君存念,今寄故衣以为记志,观之亦如对我耳。斯衣制于日本,昔始与同人提倡大义,召日本缝人为之。日本衣皆有员规标章,遂标汉字,今十年矣……”是说章太炎先生流亡日本,改和服而标“汉”字,成为近代汉服第一人。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一登上大总统的宝座,先是尊孔教为国教,又是戴平天冠穿汉服祭天,他试图走从官员开始再到老百姓即上行下效推广汉服的道路。
1914年(民国三年),颁定民国礼制七种,包括祀天通礼、祭祀冠服制、祭祀冠服图、祀孔典礼、关岳合祭礼、忠烈祠祭礼、相见礼。
近代民囯鼎革伊始,儒者夏震武先生即深衣、束髮。
1913年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钱玄同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并发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会推广。
国画大师张大千曾宽袍大袖游历欧洲。
1968至1969年,台湾参照《宋史》《大明集礼》《南雍志》《三礼图》等制定祭孔冠服。
新中国以来,影视工作者在影视剧中向国人展示了曾经的辉煌衣冠,所以今天的老百姓对汉服都不陌生。
汉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一直没有灭绝,直到现代汉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边远山民,还有国内许多少数民族都还保持着汉服的特征,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等仍能看到汉服的身影。
汉服的影响十分深远,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其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传统的汉式服装在中国绝迹,却在日本与韩国生根开花。在推古朝代,汉族服饰就逐步进入日本;奈良朝代向中国大量派遣“遣唐使”后,日本更是积极引进唐朝汉式服饰;日本民间也大举流行所谓“唐风”服装,日本今天的“和服”,就是在唐朝汉式服饰基础上形成的。而作为受汉文化影响极大的地区,韩国传统服装更具汉服风韵。
汉服的意义
汉服作为汉族代表性服饰,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共同构成,各民族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关系,中华民族的服饰是由各民族的服饰共同构成的大体系。在56个民族之中,汉族的人数占绝大多数,据2005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数字来看,汉族在大陆占92%,在台湾占98%,在香港占95%,在澳门占97%。即使是在世界上,汉族也是人口最多的民族,而且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在56个民族中,汉族不能没有自己的代表性服饰。

节选自《当代汉服复兴运动的文化反思》,原载《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韩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儒学、儒教研究,撰有《先秦儒法源流述论》《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中国文化通论》《儒家人文精神》《儒教的现代传承与复兴》《儒学新诠》《走进孔子——孔子的思想体系、价值和命运》等专著。

【韩星老师授权发布文章】

论儒家的身体观及其修身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现代传承


公号主编:刘贯之
责任编辑:梓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