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对“进一步加强学前儿童及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答复

教育部 知道点传统文化 2021-03-12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儿童及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在制度机制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宣传引导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加强宏观政策指导
  2004年,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其后,教育部会同中宣部等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2004年)、《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2006年)、《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2010年)。
  2014年,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全面系统设计,突出强调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2017年,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2019年,印发《中小学加强和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从课程、教材建设,实践体验活动、考试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8个方面提出22项任务,推动各级教育行政、教科研等部门和学校加大工作力度,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多形式多渠道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1.以课程为主要载体系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中推荐了136篇背诵篇目,包括《论语》《孟子》等经典篇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内容始终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其中,“文学阅读与写作”必修学习任务群中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另设“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选择性必修学习任务群,参加高考的学生必须学习。另外,教育部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建设了“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道德与法治、历史、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也结合学科特点,全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在此基础上,教育部专门印发文件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在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义务教育其他年级主要通过语文课程开展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2.通过实践体验促进学生价值体认。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引导学生组织开展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内的实践体验活动,增强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如3-6年级的实践体验活动包括“跟着节气去探究”“我们的传统节日”“我是‘非遗’小传人”等,7-9年级的实践体验活动包括“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等。同时,持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圆梦蒲公英”等主题教育活动,指导各地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学习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戏曲、书法、民间剪纸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活动。许多地方还组织了各种优秀传统文化社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也涌现出众多以古典诗词、武术、礼仪、民乐、民间艺术等为特色的学校,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3.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门协作机制。近年来,中宣传、教育部、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把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密切配合、主动作为,初步建立了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力教育部联合中央电视台连续举办四届“中国诗词大会”,联合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2018年全国中小学师生书法篆刻展示交流活动”,联合中华诗词学会举办“2018年中华通韵诗词创作征集活动”,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欢迎和积极参与。近期,教育部正在组织举办全国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组织编写家庭教育家长指导手册和学校指导手册,引导家长重视在家庭教育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央网信办自2014年以来,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上传播力度,持续开展网络文艺创作传播工程,组织中央和地方新闻网开设专题专栏,精心制作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新媒体产品,在网上持续营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声势和浓厚氛围。
  下一步,各部门将继续采取措施加强学前儿童及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进行科学规划,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及家庭教育的助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传统文化教育。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19年10月9日

【相关链接】
教育部对“将武术列为中小学必修课”的答复
教育部对“进一步推进少林武术进校园”建议的答复
教育部对“在学校教育中设置传统文化原典课程”建议的答复
教育部对“为中小学生编辑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本”建议的答复
中餐、中医药、武术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

内容来源:教育部网站
本号主编:刘贯之
责任编辑:梓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