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上观|李艳:时代的体认与丈量——论山西籍导演的电影价值嬗变
作|者|简|介
李 艳
河北美术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播电视编导系主任,艺术学博士(在读)。曾供职于河北省委宣传部长城新媒体集团。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员、河北省影视家协会会员。
多篇论文发表于《电影评介》《电影文学》等核心期刊;主持参与省级、校级课题多项;获省级、校级教师教学竞赛奖多次;指导学生作品获教育部“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展映优秀奖等专业展赛;在首届河北美术学院学术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优秀奖;2022年被授予河北美术学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摘 要
关键词
山西; 导演风格; 李俊; 贾樟柯; 韩杰。
课题项目
一个人早期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了他对世界的看法。对导演而言,更是如此,成长环境造就了导演对世界看法的表达。山西作为一个电影导演层出不穷的地区,山西自身的形象也在不断变迁,镜头下的山西既是一个摇摇晃晃的煤矿大省,又是一个传统保守朴实的故乡,同时还可能是一个充满当代社会黑色幽默的土地。在中国第三代导演李俊的眼里,山西是共产党在中国大地上“星火燎原”的土地; 而在中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眼里,山西则又变成了一个复杂的意象综合体,它既是无法倒退时空反身回顾的汾阳老家,又是一个与当前时代始终无法彻底融入的、格格不入的地域象征。山西是“贾樟柯宇宙”中所有故事的起点和终点,是一个被缩略了历史和地域展示的小小的诗意中国; 但在宁浩、曹保平、韩杰等导演的眼里,山西则夹带了山西的天然性与地域性,话语进一步被裁剪,通过接近疯狂的角色、游走在法律边缘的行为和日趋丧失了日常与非日常边界的生活,展示了山西表面平稳下内里的压抑与暴力的不同侧面。不同时期山西籍导演的特定作品是围绕着山西这一方水土的影像地方志。基于这些电影作品,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导演个人对时代的价值感知,更能够看到通过影像记录的山西的影像基调的变迁。从渐进变化的山西形象内,不仅可以看到过去时代的消逝,更能够看到山西作为时代文化符号注脚的重现。
一、李俊: 历史革命叙事的朴素视野与传奇塑造
李俊是一个在特殊年代有着自己艺术坚持和独特审美表达的导演,这表现在他最为众人所熟知的电影《闪闪的红星》中,这部电影的取景地虽然是在江西景德镇,但是角色们朴实、乐观、勇敢的特质是有历史传承和文化传承的,在《闪闪的红星》中充满偶合性的情节里,实质上出现了两条人物情感的连接线: 第一条是民族大义,当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土地时,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不忿与不满; 第二条隐藏的则是主角的血海深仇,潘冬子的母亲是被日本人杀害的,同样,与日本人坚持不懈地斗争于私人而言,也是为母报仇。两条内在的情感脉络在冬子勇敢地与敌人周旋,暗中帮当地的游击队送盐送信时达到高潮,并行汇集成为对主体的复调歌咏。影片将“冬子妈”与中国被日本侵略者侵占的土地做了一个映射性的暗示对比,母亲的身份与作为祖国母亲的土地的双重暗示,实际上对观众起到了情感上的唤醒作用,这也使得《闪闪的红星》在角色塑造上更具有感染力。
从《农奴》的镜头语言和《闪闪的红星》的情节 摘取,可以看到李俊对空洞的宏大叙事的回避,他更愿意相信使人们做出某些勇敢行为的力量来自民族的良知和民族血缘性的认同,支持着角色的内核动力的始终是人们普遍所坚信的“邪不胜正”的朴素的民族价值观,而并非单一的口号或是概念。虽然李俊拍摄的影片中,几乎没有以他的故乡山西作为拍摄的取景地,但是李俊导演作品中始终贯穿一种“中原正统”式的汉文化气质,不管是对角色形象的揣摩和故事情节的塑造都具有很强的汉民族本土化特色,这实际上也是山西籍导演最为明显特点之一,这种汉民族的主体文化气质也在后来的贾樟柯、曹保平等导演的影片中有所体现。
二、贾樟柯: 诗意的与失意的理想故乡与青春废墟
三、韩杰: 严酷的个人生存环境与失语的独立个体
参考文献
[1]崔颖.阴霾下的星光: 红色经典电影《闪闪的红星》创作历程[J].电影评介,2014( Z1):5-7.
[2]周默.侯孝贤和贾樟柯导演的艺术风格对比分析——以《童 年往事》和《山河故人》为例[J].戏剧之家,2019( 25):76-77,95.
[3]吴赛男.流动世界中的“家”——后现代语境下《山河故人》的“家园意识”[J].文艺论坛,2020(04):52-56.
[4]龚艳,韩杰,王小鲁,等.《hello! 树先生》导演韩杰对话录——艺术名家访谈之[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2,26(03):1-8.
本文发表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电影文学》杂志
· 兔年到~祝福到!快来接收影艺的新春祝福!
· 喜报!我院学子在WAFF青年影人计划剧本征集活动中获奖
· 微视频 | 家长礼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