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性约会软件和网络社交:偏见放大镜or消除器?

Sex&LoveArchive Love Archive 2020-11-05


Grindr 作为起步较早的同性社交软件,所创新的线上社交模式为同志群体的社交提供了新思路,并迅速占据同性社交市场。然而,同性线上社交没能建立起平等的“后同性恋乌托邦”,反而展现出对现实中在身体、种族、性别、年龄以及艾滋病情况等的不平等的复制。
Grindr 使用户在自我展演中复制歧视和污名化,潜移默化地加强了已有的文化框架,不仅分割了同志群体,还展现出权力的压迫。


「今日分享」

《同志凝视:Grindr 中的不平等表达》

原文:Christopher T. Conner (2019). The Gay Gayze :  Expressions of Inequality onGrindr,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60 : 3, 397-419, DOI


1. 关于 Grindr

Grindr 作为一款面向男同性恋的手机约会软件,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筛选距离最近的 50 位用户(会员可显示 600 位),显示缩略的照片和个人介绍。

Grindr 影响力巨大。目前在 190 个国家提供服务,共拥有 500 万用户,日活用户达 100 万,平均每天上线 1.5 小时。提供额外功能的付费版本 Grindr XTRA 是 iPhone 中排名第一的付费社交网络应用。由于 Grindr 用户使用软件时间长、用户粘性高,Grindr 的成功模式被其他约会软件奉为圭臬。

图源:www.Grinder.com.

图源:Jamie Woo (2013).


2. Grindr 的研究现状


在线约会软件的社会学意义在于用户在寻求网络社交时如何互动,无论是柏拉图式的、浪漫的、还是性接触,进而揭示新技术使事物改变的机制以及如何再生产社会世界(social world)

Grindr 通过改变男同的交互方式,对同性恋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社会对这一影响看法不一, Grindr 的支持者认为:Grindr使人们生活在一个后同性恋(post-gay)时代,即人可以将性身份从生活中分离,性不再是定义个人生活的特征,男同性恋也因此从传统同志空间解放,可在更多场所见面。
然而,反对者认为,Grindr 是导致同性恋酒吧和其他传统同性恋场所衰落的罪魁祸首。尽管 Grindr 在理论上能够促进关系,但作者采访中发现,Grindr 通常被用作数字化的同志浴室,允许用户登陆并猎艳(cruise)。即使在大众媒体的话语中有各种猜想,Grindr 仍然是一个未被充分研究的现象。


3. 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一项正在进行的关于 LGBT+社区历史变迁的民族志研究,该项目已进入第四年,横跨美国的六个城市。作者在其中采用了多种定性研究方法,包括参与式观察、基于同性恋场所的民族志田野调查、社区组织的志愿者工作、对 30 名参与者的深度访谈以及对 LGBT+社区产生或相关文本的质性文本分析(比如约会简介、网络杂志、报纸和其他历史纪录片)。在这项较大的研究中,作者探索了 LGBT+社区的持续变化,同性恋身份的显着变化以及由于人们对社会所接受的感知而导致的其他较大的历史变化。
在此项研究中作者总共进行了 30 次深度访谈,每次持续约 1 小时,其中 26 次访谈针对软件用户;其余则是熟悉该应用程序并从社会医学角度讨论其影响的公共卫生官员。这些受访者通过滚雪球抽样招募,即作者利用个人与受访对象的关系网寻找采访对象,比如主动去同性恋酒吧和夜总会寻找受访者,或通过同性恋骄傲节的组织者联系受访者。
为了充分理解采访对象的体验,作者还以参与者、观察者的身份探索了 Grindr 的世界,并将用户档案作为文本进行分析。作者在 Grindr 的个人资料中放入了自己的面部照片,并且展示自己的年龄、身高、体重,和一些个人特征,在简介中介绍了自己是一位研究男同性恋者在线互动的社会学家。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将成员对发生事件所叙述的内容、关于话题所描绘的内容以及作为一个内部参与者作者观察到的内容,进行三角式测量(triangulate),使研究的效度提高,此外,由于 Grindr 将个人资料的可见数量限制在 600 个(付费版本)。因此作者选择多个研究地点,以避免地理位置造成的同质性。
作者在采访、媒体文章以及其他信息源(网上博客)中培养了敏感性概念(sensitizing concepts),对展示了受访者谈论主题相关的简介进行了定性内容分析。具体来说,作者调查了用户如何产生并抵抗年龄歧视、种族歧视、身体羞辱以及对公开自己 HIV 阳性的用户的污名化。在可能的情况下,作者采用面对面访问、与用户的聊天以及非正式的对话来获取更多细节。
4. 讨论与总结


Grindr 的预设属性


作者认为 Grindr 的功能设置,产生了超性化(hypersexualized,指使性征过于明显)和异性恋的表现。用户创建的个人资料和附加属性如年龄、身高、体重、体型、种族、“找什么”*、性角色(1/0.5/0)、艾滋病毒状况和“族群”,并强调了人的性资本。Grindr 的设置通过优先性欲、身材以及其他会让用户在发生性关系时占据优势的方面,影响用户间的互动。

*作者注:“找什么”的下拉菜单包括 6 个选项:聊天、约会、朋友、网络、人际关系和立刻行动(right now)。


因此,Grindr 是一个通过竞争建立用户连接的可视环境,其中的行为、反应、自我监控和他人反馈的互动过程被加快,导致自我呈现的过度夸张,包括发布突出自己体格的照片、自发地发送裸照或在简介中直接指明他们的对性的渴求。此外,软件上的互动能力和表现能力有限,暴露了社交媒体的模糊性,导致了表达和交流形式被夸大。
同时 Grindr 的过滤功能允许用户根据年龄、部落、寻找(如果用户的个人资料附有照片)、身高、体重、种族、体型、性交角色和关系状态进行筛选,允许甚至鼓励用户排斥其他人。



身体类型


Grindr 通过“族群”属性,允许用户根据与身体类型相关的分组对自己进行分类,熊(Bear)、干净整洁(Clean-Cut)、大叔(Daddy)、深柜(Discreet)、小鲜肉(Twink) 等 12 种类别,它们属于身体类型或其他一些性别化类别。这些“族群”名称是普遍同志群体中用于标签化个体的俗语,从而加剧了用户在男同性恋者在媒介中的刻板印象。
然而,这些“族群”本身是由线下互动、宣传和其他媒介塑造的。用户选择一个自我认同类别的结果,往往是对自己夸张的表现,通过基于图像技术的使用,可能会导致用户的自我呈现向超性化、极端男性化发展,而不符合要求的人往往背负污名。
使用赤膊头像也在营造一种将不符合阳刚观念的人排除在外的环境。这些不穿上衣的个人资料通常会伴随着说明,表明用户只希望见到身材合适的人。除了赤膊头像外,部分简介中展示了用户的身材,两者共占作者调查案例中的 55%,有趣的是,当作者问及为何展示身材时,得到了“当你展示肉体,更多的人会联系你”的回答。换言之,用户认为,展示这样的图片会导致其他用户发送更多的信息(尽管他们无法量化到具体数值)。这些图像创造了一个超性化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用户被简化为他们的身体外观,而不是更实质性的特性与品质。



年龄


Grindr 用户可以根据年龄对其他人进行分类。在调查提到年龄的个人资料中,年龄超过 29 岁的受访者被认为是老年人。受访者还讨论了对年满 29 岁的恐惧。他们觉得这意味着他们不再年轻,不再被其他男同性恋者青睐。


图源:Christopher T(2019)


尽管 Grindr 有负面影响,但调查中受访对象仍表示愿意将 Grindr 作为交流的媒介,即使这种交流会导致“被拒绝”。作者在采访中得知,同性恋场所中(如同性恋酒吧)很难与比自己更年轻的人交往,一旦对方知道你到了一定年龄,就会中途停止和你说话。Grindr 的存在让其他得知了他们的年龄,虽然不一定会开启对话,但不会被中途打断或公开地孤立,避免了尴尬。



种族


作者在 Grindr 上观察到的一个被边缘化的例子就是用户个人资料中表达的种族主义价值观。在他观察到的 300 个简介中,总共有 180 个公开表示,如果对方是非白人,或属于某个特定的种族群体(非裔美国人、亚裔等等),就不要联系他们。当作者问受访者,为什么发表这样的言论时,得到的回答往往否认种族主义,声称他们只是在确认偏好;而非白人用户则更多地表示沮丧。



艾滋病


研究发现,用户在 HIV 阳性和阴性之间建立二分法,是 Grindr 上的艾滋病毒污名化的方式之一。用户使用“干净”标签来描述HIV阴性男性。虽然研究中并没有观察到任何直接的 HIV 阳性标签,但在对 HIV 阳性男性的个人访谈中,他们报告称自己为“肮脏”,甚至“疾病缠身”。
此外,用户不公开自己的艾滋病毒状况会被视为可疑。正如一位 22 岁的男同性恋用户所说:“如果你是 HIV 阴性,你就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另一名用户说,在 Grindr 上对艾滋病人友好是“羞愧”,“我被称为肮脏的婊子,因为我愿意和一个 HIV 阳性的人约会。”
这个例子正如 Goffman (1963年)“礼貌耻辱”(courtesy stigma)的概念:仅仅是和不受欢迎的人在一起就会玷污另一个人的名誉,这种现象根源上似乎与性滥交、艾滋病毒传播和危险行为的知识以及对“可接受”行为的道德观点有关。


刻板印象与偏见的抵抗


有用户采用了多种策略来抵抗 Grindr 上的污名化行为。虽然作者仅观察到 15 个使用此策略的用户简介,但推测还有更多存在。抵制的一种策略是向那些侮辱性行为的人发出警告,例如,他们的个人资料可能包含文字,要求参与其中任何一种行为的成员不要找 TA,这些人表示他们有一种抵制其他用户表达的明显歧视和污名化的责任感。这些抵抗者还使用他们的个人资料来提出反问,希望进行对话或让其他人质疑自己的行为。作者还目睹了在较小程度上,用户写了长篇幅的叙述,描述了植根于白人特权、压迫和阶级偏见的负面经历。
Grindr 促进了几乎即时的交流和潜在的性接触,但关于伴侣性健康的重要问题往往没有被涉及。一些用户通过将 Grindr 作为教育平台来提高人们对性健康的认识,用户展示这一点的一种方式是与艾滋病毒污名作斗争,在他们的个人资料文本中放置等号(=)来表示他们是艾滋病毒友好的。这些简介旨在鼓励其他 Grindr 用户参与有关性健康的对话,包含鼓励其他用户自学关于艾滋病毒研究的最新进展等等。他们还驳斥“一旦某人感染了艾滋病毒,就会不可避免地将其传染给与他同床的人”的观念。


Grindr 代表后同性恋时代的到来?


尽管对 Grindr 及其用户行为的批评非常普遍,但也有人认为这款应用允许用户在传统的同性恋空间之外与其他男同性恋联系,预示着新的后同性恋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一个人的性取向不是问题
通过对互联网的研究,社会学家们看到了通过网络实现更平等社会的巨大希望和机遇。然而,虚拟世界往往放大了社区形成的潜在心理社会过程,导致了社会在线上和线下的功能失调。虽然 Grindr 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扩展了相互行动、组织和集体行动的可能性,但这些可能性还有待发掘。
从表面上看,Grindr 等应用程序是男同性恋者的福音。有用户认为这款应用让他们摆脱了被边缘化、被孤立、被隔离的命运。但作者在本研究中指出 Grindr 实际上复制了现有的不平等模式。广义上说,与其他当代对同性恋者的研究一致,作者发现高度夸张的自我表现反映了超男性化标准下的男子气概。在用户资料中的发现似乎与已经进入后同性恋乌托邦的观点相矛盾。这些发现与其他研究表明,Grindr 放大了现实世界中已有的偏见。
Grindr 由线下社交模式所塑造,又反向塑造着线下社交模式。今日的同性恋社交,一定程度避免了线下社交的成本,但是网络社交使得潜伏的歧视与不平等现象,被所谓的“包容性”所掩盖。



Grindr 或许只是现实社会的缩影

当弱势群体与性少数的标签重合

歧视的理由不一

但伤害却同样惊心触目

请尊重每一个个体

避免对每一个人的伤害


文案 | 阿凯

排版 | 阿凯

头图 | 追,瘦瘦猫

编辑 | Lim,Benson




点击下方小程序👇

和 SLA 留言互动哦~


「往期回顾」


「下期预告」

我的性别是什么?为什么认为自己是这个性别?

我的性倾向是什么?如何判断自己的性倾向呢?
性少数群体究竟有多“少”?他们获得应有的权利了吗?


“维权不是针对某一个群体,而是让这个社会意识到什么样的权利是一个人应有的权利的过程。”

保持对话而不是简单的辩论,更不是‘我就是对的,你就是错的’这样的攻击。”


下期推送将带来 SLA 第一次讲座回顾,带你初探多元性别,回顾中国同志运动历史



欢迎关注Sex&LoveArchive

你曾面临的性与性别的困惑、问题与思考

让我们一同探索并试图回答!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