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忘记鸡蛋,忘记设计:论媒介的幻象之镜 | 建筑精杂谈

尤加利叶丶 一只建筑精 2022-08-01


1. 论鸡蛋和......


本文开始于一个略显智障的问题:这是什么?


 ▲ 这是啥?


你也许会第一反应想道:“鸡蛋阿。”


这样的问答在我和身边若干朋友中出现过多此。它反映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


在这里,碗被大家视而不见了。


碗与鸡蛋的关系是什么呢?从萨特哲学的角度来说,碗本是“虚无”,因有了鸡蛋而便寻到了存在的意义;从媒介学派的角度来说,碗是媒介,鸡蛋作为一则信息存放其中,鸡蛋因而被碗所改变了——若无碗盛,蛋清早就不知道稀稀拉拉地流到何处了。


因此麦克卢汉提醒我们,除了重视信息,我们更要重视信息传播之媒介。它不同于信息本身,它自身夹杂着更加复杂和隐晦的信息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着我们的环境,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因此他讽刺道:“媒介的‘内容’好比是一片滋味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窃贼(媒介)用它来吸引看门狗(受众)的注意力。”


汪汪汪......



2.  碗的进化


让我们回到鸡蛋与碗的命题中。


碗盛着鸡蛋而来,使得我们只关注鸡蛋,而忽视了碗自身的特性——它为什么是白色的?它为什么是圆的?它的深浅由何而定?它的宽度如何定量?更重要的是,碗的存在,至少在三个层面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


1.碗掩盖了鸡蛋(甚至是一切食物原料)的本质——即鸡蛋最早是鸡妈妈下的并用于传宗接代之用。装在碗里的鸡蛋并非是鸡蛋的常态而是一种变态。


▲ 鸡蛋,小鸡和鸡蛋羹


2.碗不仅加强了我们 “装”的意识,也纵容了我们“放”的意识——就像护肤品给了人们熬夜的习惯一样。用碗装食材,故需“装”之物越来越多,碗的类型也日渐丰富:如杯,壶,桶,碟子,盘子等等。我们可以借由联想到包包的类型越来越多,手机的容量需求愈发变大,城市的道路越疏越多等等例子。


▲ 各式各样的餐具


3.碗日渐独立为一种完整的符号系统:某天,碗们”突然“不愿再屈尊于食物之下了。故我们现在不仅因为食物而需要碗,同时也会因为碗而联想到食物,以及餐饮,宴会,团聚,平安,圆满等相关意向。更迷惑的是,碗的美观程度甚至间接影响或控制着食物的可口程度——这是一种妥妥的反客为主。


▲ 碗在广告设计中的形象


因而我们得知,通过掩盖真实生产,纵容消费意识,碗这一毫不起眼之物实现了它励志的蜕变之旅,最终脱离现实的价值交换体系,成为了一种形而上的符号象征而存在——一种鲍德里亚称之为的仿真状态。


我们并不统治着碗,而是碗统治着我们!


而这一切的转向,只因为我们太过贪婪地被“碗中之物”所吸引——我们是那条追逐鲜肉的看门狗——我们忽视了它,并将它视为一种纯粹的工具。我们从来不曾滋生怀疑,那就更无所谓抵抗了。碗进入到了我们的潜意识,在那里,它实现着它的统治;在那里,它并不装着食物,而装着一种纯粹虚拟的幻象。



3. 汽车之城


对一座城市来说,汽车本身实在是算不上什么的了——虽然我还买不起。


不管怎么说,它只是一种代步工具而已以至于渺小地根本无从谈起。真正对我们的城市面貌产生深刻的结构性改变的,是使汽车这一事物赖以运转的物质系统和文化母体——你应该发现了,有一种全新的环境因为汽车的出现而被创造出来了。


▲ 东京城


比方说最开始车行道和人行道的空间划分,标志着汽车本身已不再是一种技术范畴,而成为了一种关于城市空间的权力规则——这儿能走,那儿不能走;什么时候该走,什么时候不该走。而其后的一系列空间规划,则无一不是在进一步地保护和加强这种规则的渗透。


▲ 车行道与人行道


因而,尺度感败给了交通量成为了道路规划的主导因素;许多停车位凭空出现在城市与建筑环境中;大量的闲置用地被规划为停车场;过街天桥与地下通道成为了一种持续性恩赐,而红绿灯和斑马线则成为了一种阶段性特赦;步行街和公共广场地出现并非是人性回归的象征,而更像是一种汽车社会对行人的规训和教化——先给你一巴掌,然后再给你一颗糖吃。


▲ 停车场 / 过街天桥 / 斑马线 / 步行街


加油站,4S店是一种关于汽车的消费空间;车展与车模则成为了一种美好的消费象征——仿佛拥有豪车,露着大腿的美女便也如期而至(女权主义何在?!);因而汽车也成为了一种象征,用以划分社会阶级:有车与无车,豪车与平民车……;我们开始看到恩爱的夫妻,天真烂漫的孩童,穿着精英的男士出现在汽车广告上,它暗示着汽车与家庭美满,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即便我见过不少谈吐优雅的绅士,也会因为”路怒症“在驾驶座怒吼mmp。


▲ 加油站 / 4S店 / 车车展与车模 / 精英男士 / 美满家庭


城市的居住空间与工作空间开始分化,进而加强了男性与女性空间归属的分化;时间和空间在人的观念中被压缩了;,一种二元对立的极端思想被进一步教育了:要么靠左,要么靠右;要么流动,要么停滞;要么快,要么慢;要么上车,要么下车……在汽车的背后,一种细致入微的意识形态被悄然地建构了。


所以,若现在我们依然只是将汽车视为一种代步工具,那便是盲目的了。汽车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汽车所建构的物质空间和文化环境——相比于技术本身,这种被我们视作习以为常的变化往往是最不正常的。


它掩盖了人与空间最原本的交互关系;它纵容了我们对速度和效率的欲望;它已经愈发地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象征符号体系。在那里,汽车可以与任何符号实现着交换,比如智商,财富,形象,圆满,性爱,话语权,世界观,个人主义,英雄主义等等……正如奔驰汽车的广告语一般:


“The best or nothing ; unlike any other”



4. 不可见的设计


如何区分一张好的图片作品还是一栋好的建筑?


▲ 摄影?还是建筑?


这个问题讨论的依然是碗与鸡蛋的关系,环境与技术的关系,媒介与信息的关系。因而让我更快速地切入主题——如何能在关注内容自身的过程中避免媒介本体对我们的影响?


这很困难。我们知道,图片,文字或者视频等已然不仅仅是审视建筑的媒介,同时也已经转变为一种思维和审美方式。如果我们将它们认定为是一种幻象,那么我们并非是进入到幻象的世界中去(像《黑客帝国》一样),而是幻象成为一种粘不拉几的介质,附着在我们假定的“真实”表面,成为触及真实所不可缺少的途径。


▲ 《黑客帝国》片段


老实说,站在受众的角度批判媒介技术歪曲建筑认识的文章实在很多——阿什么摄影技术打败空间艺术阿,阿什么后期PS掩盖建筑真实阿,阿什么流量传播玷污建筑本体阿balabala......在这些文章中,媒介技术是万恶之源,受众则是可怜的受骗对象,唯有建筑师仍能保留理智与清高,故而捶胸顿足地批判媒介传播对建筑设计的扭曲。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尼采说:凝视深渊者亦被深渊凝视,上梁不正者下梁必歪......在我看来,沉迷媒介幻象这一病症,最早便是在建筑师自身上得到体现的。


首先图纸就是一种媒介。


▲ 技术图纸


技术图纸的分化(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带来的是一种三维转二维的认知方式,它给予我们一种幻觉,即建筑可以通过这种分解的方式去进行理解,进而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设计方式——功能,空间,形式,构造,当我们把它们拍扁以后,一种图学逻辑便瞬间渗入到我们的意识中,线条的形式美构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因而我们可以理解现代主义如何运用一种超脱真实感受的“几何式的艺术原则”规划着我们的城市与建筑。


工业逻辑是一方面,媒介逻辑则是另外一方面。


▲ 图学逻辑与城市规划


当然现在的技术环境是要更加丰富许多的以至于单纯的绘图反倒被认为是过时的了。我们尝试运用三维的软件在笛卡尔式的绝对空间中构建出建筑仿真模型。这样的媒介技术还原了一种立体的思维方式,但却将我们带入到另外一种象征领域中去。

▲ 绝对空间和象征领域


在那里,我们习惯了以一种上帝视角玩弄着我们所规划的空间。建筑被视为一种体块玩具(因而它最好是纯洁的,雪白色的素模),我们在这里进行着一种建构的游戏。而游戏的规则,则引导着设计能力分化出一种独立的“游戏技术”而被大家所追求和崇拜——它是一种精致的、由代码编写而成的建模命令,是统治这处游戏空间的最高法则。


最开始它独立在虚拟空间中与自身进行着切磋和较量,建筑模型本身脱离建筑而成为一种纯粹的独立符号被人们玩弄和欣赏。


▲ 纯粹的建构游戏


随后这种游戏便尝试进入人们的观念空间并在根源上主导设计的思维和操作——愈来愈多的参数化表皮便是最明显的一个例子:从来没有过一种建筑语言,像参数化表皮这般地耻笑建筑艺术本身了。它的出现,倒不是说它有多好看,也不是它多有用,而只是这象征着当下最高超的“游戏技术”罢了。


技术统治思维,大体上便是这么一回事。


▲ 参数化的游戏快感


紧随着建模软件流行的,是各式各样的效果图与分析图。它们本是一种再现——对尚未建成之物的再现,对设计逻辑和效用的再现。但终究还是无法逃脱媒介的束缚。且不说它是否能够构成一种较为准确的预判,即便是在传达专业信息方面,也早已被图像自身的美学价值所打败——成为一张美图是最关键的:线条,配色,构图,光影……因为它象征着设计师的平面设计水准,进而被愚蠢地勾连到对设计师建筑设计能力的想象中去。


也许在物质条件贫瘠的过去,优秀的建筑师为了拓宽灵感,会时常拿出小本本和笔进行写生和勾勒,久而久之他们的图面表达能力便愈发精湛。现在倒是反过来了,为了训练自身的图面表达能力,一脸懵逼的学生们便被迫去各地写生。


“优秀的建筑师图面表达能力一定优秀!”


我不知是谁先说的这句鬼话,但它大体上被遗传到了现在的信息时代。


▲ 是插图?还是分析图?

▲ 是图像?还是建筑?


因此,真实的设计被悬置了,建筑学教育多少成为了平面美学的教育,作品集的较量大致成为了图像与符号的较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式的渲染或处理软件更新地愈发勤快便捷,各类的技法教程——建模,渲染,后期,分析图——脱颖而出,背后的商业模式也逐渐成熟,它们共同编织了一张仿象之网,给予了被网入其中的学习者们一种自我满足的幻觉和快感。


因而媒介能力打败设计水准,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建筑学教育的培养和评价标准——媒介环境越是优越,上述规律就越是明显。


“他们更关心我们的工作软件是什么......”BIG创始人在一次学生参观后无奈地说道。



5. 坏掉的时钟


我上一处住所的一块时钟坏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坏的。


我没有把它取下——这是房东的财产,我挺担心他会索赔。在工作疲倦之时,我时常会观望它。看到发呆,看到入神。它就像一个白色的漩涡,不断地吸引着我的目光和痴想。


直到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原来坏掉的钟表远比它健在的时候更具魅力——


它自身的崩坏,难道不正还原了时间的本质吗?


▲ 坏掉的钟表




附录:


1.批判是没用的——批判如果有用,哲学家早统治地球了。因此,稿子里并不想和大家掰扯应该如何抵抗,但若能给予一个观察和自省的新视角,那便是有一定意义的。


2.批判是反常的——批判的意义正是在于揭露“正常”底下的不正常。因此,资本主义,以及背后的市场需求和商业逻辑在文里不进行讨论。那与我何干?


3.批判是杂乱的——目的在于从各处看似毫不相关的现象中抽象出一种规律。因而,这依然是一个建筑学的公众号,但却需要借助建筑学外的视角来批判。


4.所有图片(除了最后的表)来源均为互联网。以上观点只代表个人,如有雷同,纯属闲扯。



本期原创 / 尤加利叶

# 重庆大学建筑学专硕研究生。桃金娘科,桉属植物。耐寒不耐旱。成长较快,以奶茶浇灌。喜清新素雅,花语是恩赐。


编辑 / 尤加利叶、   审核 / 言西早 :)


本期内容为一只建筑精原创并编排。欢迎转发,转载请在后台键入【转载】、商务合作请在后台键入【合作】。



不想看文字?

点击【原文链接】即可关注阿精同名b站号

建筑解析视频版,给你不同的体验!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