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是什么样子的?

裴七 一加 一只建筑精 2022-08-01

建筑

杂谈

architecture

tittle-tattle




要理解中国现在的城市,少不了对计划经济时期城市规划理论的溯源。


1956年计划经济开始,一切从属生产、个人利益让位于集体利益,城市的规模和城市布局在一次次计划中被确定下来,当时所处的计划经济模式对城市空间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计划经济持续到1992年,期间中国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完成了扩张,基本的城市格局在这一时期确定下来。



1 什么是计划经济?



要解释计划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首先要解释为什么出现计划经济?


本质上而言,计划经济的出现,是为了防止资源自由配置,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我们可以用钢材来举个例子。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来源:《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50年代的鞍山钢铁公司  来源:网络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钢材的产量并不高,但钢材的消耗方向又非常多,它既可以被用来进行重工业发展,又可以被用来生产自行车、缝纫机。这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将发展重工业作为首要目标,希望钢材更多地流向工业生产方向,自然就没有更多的钢材可以被用于制造自行车和缝纫机了。


 ▲五十年代初“飞鸽”自行车  来源:网络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减少自行车的生产同时又使钢材流向重工业呢?这就是计划经济中的“计划”,统算出每年的钢材总产量,再根据需求分配钢材的流向,重工业比较重要就多分点,自行车相对不紧急就少分点。同时,为了从消费的源头遏制生产,中国曾进入过一段“票证时代”。


 ▲自行车票和粮票  来源:网络


当时购买大部分的用品都需要票据,发行了多少张自行车票,理论上就应该只生产多少辆自行车,即使超出生产定额,多余的自行车也不能被用于合法的交易。从这个角度看,票据在中国计划经济中的长时间存在,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以控制消费的方式遏制非重点产业发展。


总的来说,计划经济时期对于物资的严格控制,相对避免了物资被倒买倒卖,从最理想的角度设想,计划经济规避了市场经济的风险,也更为适合社会主义制度。


 ▲凭票购买  来源:网络



2 从商品计划,到土地规划



同样的道理可以用来解释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规划。这里包括了两个重点,计划经济如何影响和为什么要做城市规划。


本质上,土地也是一种资源,假设完全不存在宏观调控和规划限制时,土地就会呈现一种伴随市场自由生长的局面,比如大量的土地会率先用于市场利润较高的商住开发,收益较高的商业会占据更多更有利的地位,又或者不同人群的居住区域有明显的贫富差距等等。


 ▲城市规划  来源:网络


但显然,这样的结果和当时的“集中资源,优先发展”的策略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希望每个城市的开发量、不同用地的开发数量、土地内部的开发强度、建筑的建设量与容积率、甚至土地的所有者都不依照市场规律进行,而是以当时国家机器的宏观需求为导向——否则,资本的趋利性和流动性只会进一步加速当时中国城市的分裂与两极化。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规划就作为一种“工具”出现:它规定了各地区的建设计划、布局、用途、产权所有等各项要素。与之并行的是计划经济所分配的任务,包括了这个地区需要生产什么类型、以及多少物资等等。


 ▲计划经济时期城市规划图  来源:网络


总的来说,当时的城市规划更多是一种定量的结果导向型规划,而非西方定性的过程导向型规划。它的目的是以控制发展方向的方式遏制源头的市场竞争。从这个角度来说,土地本身和上文举例的钢材并没有区别,它们都在计划经济时期都成为了不能被随意交易,受到国家统一管控的资源,因而也就失去了其市场价值。


而这样的制度基因,便导致了当时的中国城市呈现出一种与西方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下截然不同的空间状态。


 ▲上世纪60年代的上海  来源:Pinterest


· 限制土地流通


为了使得土地作为一种资源符合国家的统一调配,对土地流动和交易进行限制是基本条件。


 ▲六十年代北京  来源:网络


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土地由于本身的地理区位以及公共配套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市场价值。比如我们现在都知道,住宅用地比商办用地更贵、商业上沿街土地比中心土地更贵(住宅则相反)、配套齐全的土地比配套较差的土地更贵等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土地价值会与社会资本在市场中进行自发性的流动、交易和匹配。区位较好,价值较高的土地势必会吸引来大量的资本对其进行改造,所有人都削尖了脑袋想要获得一席之地,建设密度与容积率节节攀升。价值较低的土地则相反。因此,这便会导致空间上极大的差异化,从而带来社会上的等级化。


 ▲兰州1930-2016  来源:网络


而计划经济时期,尚不富有的新中国为了规避这些问题,首先就要限制土地的流通,即去商品化。


一来,计划经济下一切的资源都受到管控,资源流动是为了完成目标而不是为了盈利,这一块用地并不会比其他用地更有价值,空间不会存在相对的“稀缺性”;二来,土地的开发受到严格的管控,比如这块土地具体是什么功能,生产什么,占据多少面积,容纳多少人口都已经被规定和计划。从国家层面来讲,每一块土地都是平等的,只是最终发展的目标不一样。


上述两者的叠加,使得土地不存在升值或贬值的说法。土地丧失了市场价值的基本属性,土地交易便不会产生,城市的空间布局便不受短视逐利的资本和市场所影响,而能够紧紧地跟随宏观、长远的政策方针来规划。


 ▲宜宾1940-2016  来源:网络


· 集体制度下的均质与封闭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主要施行纵横两向管理体系。国家将土地空间划分给特定单位,各个单位相对独立、封闭且具有完整功能,各类单位被赋予不同的行政层级,以此构建出“国家——单位——个人”的纵向管理体系。


而“单位”作为国家权力结构上的一个节点,具备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能够在分配的情况下获得对应的权力和资源,承担社会生产和分配任务,以此构成横向管理体系。


 ▲1957年京棉二厂空间构成 来源:网络


在这种权力体系下,土地的划分也很自然呈现出“单位开发”的特点。这一方面使得城市总体呈现出较为均质化的空间形态,另一方面也切断了单位内外的资源交易,使得空间规划呈现出明显的内向特征。


 ▲均质化空间  来源:网络


比方说,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商业功能的排布以最大限度促进内外资源交易为导向,因此空间需要尽可能地开放、可达。但是在物资、设施有限的计划经济时期,商品的交易通过各种票据来遏制,其他单位的人不鼓励购买该单位内的商品。


反过来说,假设单位内部的物资出售给单位外,就会导致本单位内物资供应不足。因此,为了优先满足单位内的使用,避免内外的资源竞争,单位的空间规划需要具有一定的“排他性”。这也是当时树立众多围墙和地块呈现出方块分割、泾渭分明的原因之一。


 ▲单位大院  来源:网络


· 大路网与大街区


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下,道路和土地存在利益挂钩,比如道路的存在,可以加强沿街土地的商业价值,所以道路就不仅仅只用作交通的功能,更是土地升值的手段。因此,为了利益最大化,街区应该尽可能小,街区内部距离道路的距离应该尽可能短,沿街面积应该尽可能多,商业价值也就越高,就更需要依托道路划分街区。这也就形成了市场经济下“窄道路——高密度——小街区”的特点。


 ▲美国城市鸟瞰  来源:网络


但在计划经济的情况下,情况相反,土地无法交易,内部的商业也不需要借助道路提升效益,道路被去解去与商业的挂钩。在呼吁生产的时代背景下,对道路的要求停留在通行层面,尽可能宽、直、平坦,减少拐弯。这便使得街区面积不断扩大。


此外,单位制下的街区内部有相对完整的公共服务配套,包括食堂、商店、理发店等等。单位的规模、大院的面积和内部配置的公共服务基本呈正比发展,也由此影响了街区的大小。上述两个原因共同形成了计划经济下“宽道路——大街区——稀路网”的特点。


 ▲大街区  来源:网络


· 工业生产主导下的功能规划


尽管现在的工业用地大多规划在郊区等城市腹地上,但是在计划经济的规划下,由于对重工业发展的强调,当时大部分的功能规划都优先考虑工业,比如地块的平整程度、大小、位置,都被优先考虑是否适宜设置工业。而在此基础上,再围绕着各种工厂和生产单位制定个体的休闲娱乐等其他的生活项目。


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活不是被生产所排挤了,而是被其所内化了。城市景观因而呈现出一种千篇一律的同质化。


 ▲工厂内部的生产生活  来源:网络


· 社会主义下的大尺度城市景观


除了制度和政策的影响,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规划同样受到了时代思维的局限和苏联模式的影响。


比如50年代太原兴建的迎泽大街,设计宽度达到70米,与北京长安街同宽,能通行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载重汽车;又或者是包头的宽达60米的钢铁大街,在往后的几十年依然是包头市的标志性大道。


 ▲1956年的迎泽大街  来源:网络


这种极大尺度的城市规划在当时显然是超前的,一方面,这受到了苏联审美的影响,在“适用、经济、美观”中过多地偏倚了“美观”的成分,强调街道、广场的宽大,以此表现社会主义的伟大;


另一方面,这和当时盛行的“宏大叙事”风格脱不开干系,虽然大尺度的设计和当时的经济、环境极不匹配,但它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对于城市快速发展和现代化改造的愿景与理想。


▲未来民族形式建筑的想像图之一  来源:《梁思成文集》第四卷



3 现在的城市真的摆脱过去了吗?



尽管改革开放过去已经四十几年了,但计划经济时期城市规划的许多策略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下的中国城市。它们曾经有自身的历史必然性,但也为现在的城市生活带来种种不便。


· 无处不在的围墙


围墙在计划经济时期是单位运行必要的划定界限方便管理的工具,但是在如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围墙阻断了多样活动发生的可能性,阻隔了内外的视线与流线,导致城市道路缺乏活力和市民气息。


 ▲围墙内外  来源:网络


· 缺乏弹性的路网


计划经济初期的城市道路都以“大马路”、“大轴线”为纲,道路以60m、50m、30m分层级,城市道路不仅承载城市交通,还有展示社会主义国家优越性的、举行集会游行的重要场所,造成的问题是城市缺少干道下一个层级的路网,交通压力都在干道上,城市支路难以吸收交通压力,造成普遍的拥堵。同样的投资条件下,增加一条道路要比加宽一条道路更有效率,也更能增加弹性。


 ▲上世纪八十年代钢铁大街  来源:网络


· 土地资源分配不均


当时城市的要素供给越发无法适应如今市场经济的需求。因为商业开发需要临街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收益,而现有的规划道路都比较宽,如果是较小的开发商占用沿街的土地,就会产生“一层皮”式的开发现象,地块内部的价值难以实现,这就需要更大体量的开发商才能实现整体投资,无形中提高了城市投资的门槛。


 ▲沿街商业  来源:网络


总的来说,尽管计划经济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在思想层面、方法层面都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留下了显著的时代印记。因此,理解现在的中国城市,需要回到半个世纪前去看待。尽管大多数的教育都倾向于将城市规划视为一种纯粹的物质操作手段(功能分区、交通流线、绿色生态等等),但它本质上深刻地受到看似无形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后者控制着城市的道路、尺度、规模、天际线等一系列要素,而具体的设计手法仅仅只是在有限的框内作答。


因此,盲目地复制、搬运其他国家的城市规划理论意义不大。不同时代之间的城市发展绝不是依靠某种规划理论就能翻篇的,而是要同时在制度层面和空间层面不断尝试和探索,才有可能寻找到符合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


 ▲老上海  来源:网络



参考文献:

[1]张杨,何依.计划经济时期的规划理性:思想、方法与空间

[2]许皓. 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

[3]赵燕菁.从计划到市场:城市微观道路-用地模式的转变

[4]赵燕菁.城市风貌的制度基因

[5]梁江.孙晖.计划经济模式的城区中心的城市形态分析



本期原创 / 裴七

# 广州大学本科在读,人形咸鱼,十级躺平选手,间歇性鸡血发作

本期原创 / 一加

# 东南大学建筑学研究生,除了建筑对啥都感兴趣,梦想是建设美丽中国。



编辑 / 白雎   审核 / 尤加利叶、


本期内容为一只建筑精原创并编排,版权归一只建筑精所有。欢迎转发,转载请在后台键入【转载】、商务合作请在后台键入【合作】。



SELECTED

精选内容

《艾迪芬奇的记忆》:第九艺术的死亡哲学

作者:小黄

好的建筑还是好的照片?你真的分地清楚吗?

作者:白鹿 小熊



不想看文字?

点击【原文链接】即可关注阿精同名b站号

建筑解析视频版,给你不同的体验!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