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黎到昆明的绿色之路
2015年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
自1995年起,联合国每年都会召开一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缔约方大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探索后工业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汇聚各方共识。1997年,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经过多轮谈判艰难达成,但美国拒绝批准,加拿大于2011年宣布退出。2009年,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大国减排目标分歧严重,哥本哈根气候大会险些无果而终。
2015年11至12月,《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在巴黎拉开帷幕。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引用中国先贤智慧“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呼吁各国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会上,中国主动与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密切沟通,协调关键政策立场;通过“基础四国”“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77国集团+中国”等谈判集团,加强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团结与合作。
最终,国际社会达成涵盖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等29条内容的《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重要法律遵循。中国的积极行动为推动达成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巴黎协定》发挥了关键作用。时任大会主席法比尤斯表示:“人们经常问我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成功的原因,而我总是强调,如果没有中国的积极支持,《巴黎协定》就不可能达成。”中国为《巴黎协定》的生效、落实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巴黎协定》成为历史上批约生效最快的国际条约之一。联合国驻华协调员罗世礼称,中国在履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领导力和承诺对实现协定目标至关重要。
2015年12月12日,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各国代表祝贺《巴黎协定》通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高远、承诺庄严、行动坚决、成就不凡。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显示,1990年至2020年间,全球共有4.2亿公顷森林遭到毁坏,中国的森林草地面积却逆势增长3300万公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数据显示,21世纪初至今,中国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清洁能源投资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一。自2000年以来,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800%以上。全球三分之一的太阳能发电厂和风力涡轮机都位于中国,全球一半的乘用电动汽车行驶在中国的公路上。预计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中国市场份额50%以上,纯电动汽车销量将占新能源汽车的95%以上。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中国一以贯之的绿色发展理念和艰苦卓绝的环境保护行动。生态文明已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的承诺重新燃起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希望,成为全球绿色政策的催化剂。2021年3月,中国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单独章节列入其中。后疫情时代,中国不仅将引领全球经济绿色复苏,也将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今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中国昆明举行,会议将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探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方略,凝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共识。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从法国巴黎到中国昆明,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将继续携手世界各国,共同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诗意美景永驻人间。
2021-08-28
2021-09-01
2021-08-31
2021-08-30
请长按下图青花盘中的二维码
(若图中二维码无法识别,请点击放大图片后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