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蕺(jí)菜:食用折耳根,药用鱼腥草 | 绿会保护地科普
蕺菜,以“蕺”之名始载于陶弘景《名医别录》,
用手搓揉其新鲜茎叶,会散发出浓烈的鱼腥味,
苏颂《图经本草》载:"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
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
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又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为鱼腥草。
在《中国植物志》中正式学名为蕺菜。
蕺菜,在广东等地称它为狗贴耳,
而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叫侧耳根、折耳根等。
总之,因时代、地域、风俗等的差异,
赋予了它许多的别样的名字。
蕺菜,三白草科蕺菜属腥臭草本植物,
叶薄纸质,叶片卵形或阔卵形,
有腺点,背面常带紫红色。
穗状花序生于茎上端,与叶对生,
基部有4片白色花瓣状苞片,
两性花,无花被,花期在4-7月。
蒴果近球形,顶端开裂,果期6-10月。
蕺菜,兼具食药价值。
其嫩根茎可食用,
我国西南地区常作蔬菜或调味品,
最有名的菜品凉拌折耳根,深受许多人的喜爱。
目前,蕺菜已是贵州地区特有的地方特色农产品。
全草入药,性味辛,微寒,具有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等功效。
亦有观赏价值,种植于庭院中,
可赏细白花,特殊气味兼有驱虫的效果。
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东南至西南部各省区,
通常生长在沟边、溪边或林下湿地等地方。
往期推荐:- End - 图/淮河卫士霍岱珊摄于桐柏山 整理/露尔 审/老夏 编/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