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海南乡村游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路
在琼海博鳌镇美雅村的阿叔农家乐,槟榔树会“不合时宜”地“拦”在路中间,餐桌得顺着槟榔树来摆放。其实,这个农家乐本来就是建在一个不太齐整的槟榔园里,但这个槟榔园却没有因为要建农家乐砍掉一棵树,槟榔树反而成了这个农家乐最吸引游客的卖点。
开业数年间,这个小小的农家乐不但接待了成千上万慕名到博鳌的游客,更接待过一批批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中外嘉宾。这间阿叔农家乐,仅仅是近年来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省,海南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老百姓家门前的绿水青山渐渐成为了金山银山。
↑保亭布隆赛乡村文化旅游区旅居。武威 摄
打造不一样的海岛乡愁
在一年一度的海南乡村旅游文化节上,每年都有一批吃上了“旅游饭”的贫困村在这个大舞台上讲述自己的美丽蜕变故事。不少偏远村寨依托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发展特色村寨旅游观光、生活体验、住宿餐饮、农家乐等项目,村子变美了、钱袋变鼓了、日子变好了……村民们幸福写在脸上,感恩放在心里。小小的北仍村依托乡村的原生态美景打造成了国际会客厅,曾经荒芜的施茶村利用火山特色种出的火山石槲吸引着游客去体验万年火山的神奇;昔日落后的大里乡凭借着一流的生态被打造成为梦幻桃园,世外黎乡……作为全国第一个全域旅游建设示范省,海南在全域旅游建设大背景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为海南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动力。海南一个又一个乡村经历美丽蜕变,走入大众视野,成为吸引游客观光休闲的好去处,不但让游客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也在绿水青山见到了乡愁。
作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省,海南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尤其是一批美丽乡村不但拥有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乡村自然景观,还有斑斓多姿、积淀深厚的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琼海市的博鳌镇、潭门镇等旅游小镇成为自驾游热点,每到节假日都会停满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车辆。三亚市中廖村、抱龙村以“好山、好水、好风光、好民风”闻名遐迩,引来众多游客探寻美丽乡村之美。陵水精心策划光坡镇红角岭的登高、本号大里的生态乡村游、大里赏湖观瀑、吊罗山看热带森林等乡村旅游线路受到游客热捧……每年的海南乡村旅游文化节,海南各美丽乡村均踊跃参与,举办极具民族特色的民俗风情游活动,让每一位游客乐在其中,充分感受黎乡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海南美丽乡村的知名度与人气。
村子美了,村民富了,日子好了。游客充分享受“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野趣生活,也让当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海南美丽乡村正绽放出别样光彩。
↑琼中什寒村。李幸璜 摄
让更多百姓分享旅游红利
位于海南中部生态核心区的琼中和保亭,曾经是典型山区农业民族贫困县。依托一流绿色生态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两个贫困县坚持生态优势、绿色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一大批乡亲因为旅游脱贫致富奔小康,2019年,两个县双双摘掉国家贫困县帽子。
被誉为“最美中国乡村”的琼中什寒村和保亭什进村就是其中的代表。什寒村坐落在琼中黎母山和鹦哥岭之间的高山盆地中,森林茂密,溪流缠绕,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有着“天上什寒”的美誉。可就在几年前,什寒村民对于“天上什寒”的理解还是海拔高、温度低,橡胶、槟榔等农作物生长缓慢,几乎看不到致富希望,是琼中最偏远、最贫困的山村之一。但什寒村既有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又保存着较好的黎族苗族传统民居特色,是个“天然氧吧”,也是个“民俗博物馆”。2012年底,琼中决定把什寒村作为全县“奔格内”乡村旅游的扶贫示范村庄,促进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引导村民逐步吃上“旅游饭”,什寒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居民零动迁、生态零破坏、环境零污染为标杆,通过合理分享利益,形成了“政府+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品牌+基地”的“什寒模式”。什寒村成为琼中推进乡村旅游建设打响的“头炮”,遵循因山、因水、因林、因文化而制宜的原则,琼中充分挖掘每个村庄的历史遗迹、民俗文化、民居风格、生态特色等资源,构筑出“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同时,串联起黎苗风情、农事体验、红色印记等10条“奔格内”精品旅游线路。
同样,保亭三道镇什进村也是从曾经最穷的村变成了如今地标性的美丽黎村。漫步村庄,椰林摇曳、槟榔婆娑,村道在树影间蜿蜒,独具黎家特色的船型屋小别墅错落有致地分布其间……如今的什进村还有个洋气的名字叫布隆赛乡村文化旅游区,这里不仅能住得舒心,还能在为游客打造的体验田里,参加锄地、插秧、拔草等农事文化活动,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淳朴生活。如今全村人均纯收入上万元,一半来自旅游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