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顾·爷爷奶奶一堂课第3期|传承,不仅是飘香的粽子

2017-05-27 攀枝花爱思青年

一捧糯米

两片粽叶

一颗蜜枣

几根长线

端午的味道

从粽子开始


5月24日,正逢端午节前夕,爷爷奶奶一堂课的第三堂课在仁和区少数民族乡大龙潭中心校开课,近300名同学参加。在上课前,同学为陈爷爷戴上了红领巾。在课堂上,陈建文爷爷分别从知晓的端午和自己亲历的端午这两个方面来为孩子们讲述了端午由来和攀枝花的端午习俗,又融入了川剧、越剧的表演。幽默、有趣,生动、自然,文化气息浓郁,赢得了孩子们的阵阵掌声。



这一次,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知传统文化,我们将课堂搬到厨房,和同学们一起自包米粽。在包粽子的过程中,同学们充分体验了一个粽子“聚米成粽”的全过程,每个人都忙得热火朝天。


同学们认真地在包粽子


奶奶在教同学们包粽子


大家齐动手


一起协作


热闹的现场



在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地提问,也积极地回答问题。面对大家的提问,陈爷爷也一一为同学们解答。在这一问一答中,同学们对端午节文化和习俗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由于学校地处少数民族乡,学校的少数民族同学比较多。一位彝族同学说,因为习俗的差异,家里不怎么过端午节,但通过这次的课堂,他了解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也知道了许多端午节的习俗,还学会了包粽子,十分开心。



共青团仁和区委书记唐光辉说:“联合相关部门,整合力量,通过‘爷爷奶奶一堂课’的开展,解决农村儿童和城市儿童社会教育缺失,学习与生活脱节的问题。同时,发挥隔代教育优势、传承传统文化、丰富老人晚年的生活。”



陈建文爷爷说:“我教书育人30余年,爷爷奶奶一堂课很有意义。它以乡土教育为切入点,探索社会教育的途径,弥补孩子社会教育缺失,让孩子们从爷爷奶奶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根。我从小没有戴过红领巾,今天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戴,很有纪念意义。因此,我会好好珍藏这条红领巾。”


最后,陈建文爷爷呼吁:“我们要传承端午习俗,它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和厚重的家国情怀。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载体,我们要传承家国情怀,让‘粽心’变成端午节文化的‘核心’,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铸就民族精神。”


文案/黄昰  编辑/云柔  图片/贾智敏  王虎


“爷爷奶奶一堂课”项目简介

“爷爷奶奶一堂课”项目由和川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贺永强、免费午餐的邓飞、著名作家土家野夫、北大教授金锦萍等100多位来自公益组织、媒体、学界、高校的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发起,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设立专项公益基金,以社会教育创新为使命,以“让每一个仰望星空的孩子都能脚踏实地”为愿景,致力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通过代际沟通,增加孩子们对故乡的认知,帮助养成自我意识,成为有社会责任的公民。这一教育公益创新项目已实施一年半时间,先后获得责任中国公益盛典入围奖、两次入围环球风尚公益奖、人民日报公益慈善周刊公益慈善组织奖、中社社会工作基金会优秀公益项目奖等奖项,受到社会好评。



攀枝花爱思青年


2016年4月8日,攀枝花市爱思青年公益发展中心成立,攀枝花爱思青年致力于为青年人搭建开放的交流与实践平台,从「多元发声」、「价值传递」到「行动实践」,推动青年发展。鼓励青年人以“I Think,I Change”的思维,觉醒应有的独立思考和社会责任,提升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为个人和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


愿景:让青年成为世界的行动者,让公益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使命:着力青年独立思考与多元发展,推动青年社群的思想交流;专注青年行动倡导,支持青年创变的行动实践;记录和传播,青年文化与现象;基于社区的社会创新和功能探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