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25

要免费试题,请关注试题大仓库!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是我们的目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初中试题中考试题!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

 

历史部分


24.学者李零在《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现点

A.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意在说明分封制促成中华民族形成

C.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  D.没有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25.

文献  

西汉商业

《史记·货殖列传》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择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汉书·食货志( 下)》

 商贾及其子孙不得为官史;商贾不得衣丝、乘车、骑马、携带武器;商贾不得名田;加倍征收商贾的算赋。

 据上表可以得出

A.史书可作为探究西汉商业政策的依据    

B.《史记》对西汉商业的描述有失偏颇

C.《汉书》对西汉商业的描述最接近事实  

D.史书记述的矛盾性削弱了其可信度

26.据南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登科录》所载本年登科进士六百零一名中,平民出身四百十七人,占百分之六十九点三八。这说明

A.科举制在南宋发展至黄金时期         B.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

C.南宋皇帝开始总揽取士的大权         D.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

27.清朝康熙帝积极尊尧舜之道,行孔孟圣学,黄宗羲没有“戎狄豺狼”的种族对立观念,而是认识到“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这反映出

A.黄宗羲对清初君主的统治表示了认可   

B.清初的思想界出现了一些民主的气氛

C.清初统治者注重先秦儒家思想的传承   

D.黄宗羲要求限制君权的思想得以实践

2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求,必先练兵;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这主要表明清延中部分官员

A.已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B.强调学习西学应循序渐进

C.反对清廷固守传统的做法          D.对西方的认识仍较为肤浅

29.孙中山曾说:“我们一定要在非满族的中国人中间发扬民族主义精神,这是毕生的职责。”据此可知,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解读

A.具有一定的狹隘色彩          B.体现了民权主义思想

C.是为完成反帝的任务          D.借鉴了欧美民族学说

30.中国代表团最终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这一大声说“不”的举动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十分罕见,它摆脱了以往中国外交始争终让的规律。中国政府没有签字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实力强大,坚持反帝立场           B.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

C.国内人民反帝斗争的强大浪潮           D.国际社会的同情支持

31.下图是1952~1965年中国国民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对上图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B.“大跃进”运动使经济发展持续负增长

C.“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三大改造”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32.古罗马帝国屋大维统治时,开始授予某些法学家以解答祛律之特权,也即他们的解答由于特许而具有特殊权威,成为罗马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此推理

A.罗马法的发展具有一定专制特点      B.罗马帝国皇帝享有法律的解释权

C.法学家对万民法的研究较为深入      D.对法学解读助推了罗马法的发展

33.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些持批判态度的人认为启蒙运动必须为道德危机、精神空虚、生存压力,甚至环境恶化等这些削减人类幸福感的现代性整体危机负责。这一批判的主要依据是

A.启蒙运动促使社会发生转型        B.启蒙运动存在一些激进观点

C.法国启蒙运动发展最为迅速        D.理性主义思潮引发精神危机

34.1929年后,世界出现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个国家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以失败告终,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这说明

A.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无法调节    B.自由放任仍是当时世界的主流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缺乏协调机制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效不大

35.下图为英国“脱欧”漫画:

 

——摘编自《中国交通新闻网》(2016年7月5日)

据上图,作者意在强调

A.英国“脱欧”会冲击欧洲政治格局    

B.英国“脱欧”致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受挫

C.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主要阻力是英国    

D.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动是同一过程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伴随着中西交通的逐渐开通与发展和双方之间经济交流的扩大,中国对西方的了解也日益加深。这种了解,一直远及极西之地的罗马帝国。从地理意义上来说,当时中国所了解的“大秦”即罗马帝国,恐怕主要还限于它的东部边区,特别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人就知道了“黎轩”。 此后我国的史籍中,更有“犛(li)靳”“犁靬” “犁靬” “犁鞬”等记载。这个令中国人的兴趣经久不衰的绝远固度,就是亚历山大城。

——摘编自任继愈《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二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践行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逐步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也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覆盖约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

——摘编白王建国《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下的“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中国对西方的了解状况及其成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带一路”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异同,并说明二者的影响。(13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时间

广告发展概况

20世纪初

上海闵泰广告社为英美烟草公司制作五彩石印招贴,此时的广告以极简单的文字广告较多。

1930 年前后

上海法兴、交通等广告公司把制造路牌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联合广告公司与荣昌祥广告社联合投资并组建荣昌祥广告股份有限公司。

抗日战争胜利后

上海路牌广告最多。广告内容包括老刀牌香烟、消治龙药膏、双钱牌胶鞋、艾罗补脑汁、电影广告等。

1955年

上海市广告商业同业公会在中苏友好大厦承接了苏联展览会、捷克斯洛伐克展览会等会场布置及绘画任务。

“文革”期间

广告路牌全部变成政治标语牌和毛主席语录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上海路牌广告恢复和发展起来。1989年,上海主要公交线路车站有站牌广告400多块。至1995年,市区内约有大小广告路牌近5000块。

——据户迪、贺然《中国近代路牌广告的历史》整理

上表为近现代中国某些时期上海路牌广告发展概况简表。从表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当时,全国学制的完全统一虽然还有一些困难,但是确定原有的和新创的各类学校的适当地位,改革各种不合理的年限与制度,并使不同程度的学校互相衔接。以利于广大劳动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工农干部的深造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和可能的。为此,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命令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完全适合于当时的情况和需要,它根据《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政策,吸取了我国人民教育(主要是革命老根据地的教育)的经验,改革了旧中国所遗留下来的旧学制,制定了为新中国建设事业所必需的新学制。新学制完全革除旧学制的弊端,其改革的重点是工农干部教育、技术教育和小学教育。新学制明确作出关于工农速成教育和各级各类业余教育的规定,这两种教育不是占次要的地位,而是与其他各种教育占同样重要的地位。

——摘编自李建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1年新中国学制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1年新中国学制改革的影响。(7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在印巴分治过程中,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克什米尔住于印巴之间,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其中近80%为穆斯林,20%为印度教徒。1947年10月,印度利用信奉印度教的王公控制克什米尔议会,宣布克什米尔加入印度,此举引起当地穆斯林和巴基斯坦的强烈反对。在印度军队进入克什米尔后,巴基斯坦也出兵克什米尔,由此爆发第一次印巴战争。经联合国调解,双方于1949年1月停火,7月划定军事分界线,印度占有克什米尔的3/5地区和400万人口,巴基斯坦占有2/5地区和100万人口。然而,这一协议并没有解决双方的争端,而是为以后的冲突埋下了种子。

  1965年8月,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再次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双方军队先后越过军事分界线,展开激战。战争持续到9月下旬,但任何一方都未取得明显胜利。9月23日,双方宣布停火。次年1月,在苏联的斡旋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签署《塔什干宣言》,同意将各自军队撤回战前阵地,并重申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巴冲突产生与暂时无力解决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巴冲突的主要影响及启示。(8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分)

材料  《颜氏家训》全书总共八卷二十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中华“家训之祖”。颜之推生逢乱离之世,目睹许多大家族宦海沉浮。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以长辈身份,将自己的见闻及对人生的体悟,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告诫子孙。其中夹叙夹议,与晚辈娓娓道来,读来倍觉亲切。

  《颜氏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阐述立身治家的方法,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以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在儒学、文学、佛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内容切实,语言流畅,内容质朴明快,说理深刻,有“篇篇药石,字字龟鉴”之誉。是我国古代伦理学、教育学的名著,书中所论述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摘编自《颜之推与<颜氏家训>》(《文摘报》2015年8月22日08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之推撰写《颜氏家训》的条件。(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颜氏家训》的主要价值。(9 分)


24-25:CA   26-30:DADAC   31-35:AD

41.(1)状况:史书对西方部分国家有了初步记述;了解最远的国家是古罗马帝国;当时中国对西方的认识较为肤浅。(6分)

成因: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渐扩大;受丝绸之路范围的局限。(6分)

(2)相同:均有海陆两条路;以经济交流为主;中国均秉承友好交流原则;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升;均发端于中国。(6分,任答三点即可)

不同:从交流领域来看,古代丝绸之路主要是经济、文化领域,“一带一路”涉及领域更为广泛;从交流形式来看,古代丝绸之路主要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互通有无,“一带一路”除有商品交流之外,更有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深层次的往来。(4分)

影响: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欧洲和非洲的经济文化往来,有利于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一带-路”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不仅惠及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分)

42.示例:

论题:上海路牌广告的设置折射出特定的时代特征。(2分)

阐述:20世纪初,服务于欧美国家的上海广告日渐增多,体现了列强对华侵略的加剧和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抗日战争胜利后,反映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路牌广告较多,体现抗战胜利后广告服务于市民生活的时代特征;1955年,上海广告商承接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展览会,体现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立场;“文革”时期的广告牌带有“左”倾错误指导下的浓厚政治色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告牌种类增多,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和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日渐缓和。(10分,言之成理即可)

45.(1)借鉴老根据地教育经验与革除旧学制相结合;注重教育的相互衔接;平等地对待各级各类教育;拓宽教育的渠道。(8分)

(2)有利于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迎合了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的需要。(7分)

46.(1)克什米尔主权归属产生争议;宗教信仰上存在的矛盾;印巴军事对峙势均力敌,只能达成暂时的和平。(7分)

(2)影响:造成克什米尔地区局势紧张,威胁地区和平;为某些大国插手地区争端创造可乘之机,促使冷战升级。(4分)

启示:印巴冲突是英国殖民主义的产物,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应由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协商探讨解决;印巴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大国在南亚的角逐,应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抵制各种霸权主义因素。(4 分,言之成理即可)

47.(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伦理道德观遭破坏;颜之推目睹了众多大家族的兴衰;个人对人生、家庭的感悟。(6分)

(2)利于重塑偶家的伦理观;是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蓝本;为研究古代家训史提供了重要史料。(9分)

 


地理部分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衡水金卷)模拟试题二

文综地理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为我国1985-2010年主要人口迁入地的人口迁入率(单位:%),完成下列问题。

1. 北京和上海的人口迁入率持续保持较高的水平和增长趋势,主要的原因是

A. 教育、医疗等优势突出,薪资水平高    B. 交通发达,便于人员往来

C. 政策优势突出,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    D. 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居住

2.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2005-2010年,上海市净迁人人口数量最多

B. 我国的人口迁移方向表现为明显的“向海型”

C. 大量人口的迁入必定会加剧新疆的环境危机

D. 人口迁入率波动由小到大为新疆、广东、上海

3. 生态移民是因为生态环境恶化或为了改善和保护态环境所发生的迁移活动,以及由此活动而产生的人口迁移。最适合推广“生态移民”政策的是

A. 北京    B. 上海    C. 新疆    D. 天津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

1. 北京和上海的人口迁入率持续保持较高的水平和增长趋势,主要是因为两城市的教育、医疗等优势突出,就业机会多,薪资水平居全国前列,故A正确。1985-2010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主要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不是主要原因。故B、C、D错误。

2. 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入经济发达地区,我国沿海经济较内地发达,因此1985-2010年,主要人口迁入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表现为明显的“向海型”,故B正确。1985-2010年,上海市的迁入率最高,但其人口基数没有广东、江苏等省区大,实际迁入的人口绝对数量并不是最多;大量的人口迁移不一定加剧新疆的环境危机;人口迁入率波动最大的是广东--高值为低值的7倍多A、C、D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选成A答案,注意“率”和“量”的关系。

3. 北京、上海、天津是我国的直辖市,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污染严重。新疆深居内陆,干旱面积广大,生态极为脆弱,人口增多或人类活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最适合推广“生态移民”政策。故C正确。

点睛环境问题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主要是生态破坏。

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是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总和。TDS可表示水中盐分的高低。学者在新疆昌吉(约87°E ,44°N)进行了不同TDS水面蒸发试验。该地水体11月至次年3月为冰冻期。其研究结论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 与青海湖相比,西湖的单位面积日均蒸发量

A. 夏季多,冬季少    B. 夏季多,冬季相当

C. 夏季少,冬季相当    D. 冬夏季都多

5. 当长江口与同纬度的东海相比,一年中单位面积日蒸发量相差最大的季节

A. 华北地区的空气湿度小    B. 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速减缓

C. 太湖的自净能力增强    D. 新疆博斯腾湖水体更新速度慢

【答案】4. D    5. C

【解析】

4. 依据图文材料可知,除冰冻期的部分时段淡水日蒸发量与其它水体相当外,其余时间段的淡水日蒸发量均大于其他水体;温度高,蒸发量大。因此水体蒸发量与TDS和温度有关。西湖(淡水)的TDS小于青海湖,冬、夏季气温均高于青海湖且无结冰期,因此西湖的单位日均蒸发量在冬、夏季均大于青海湖。故D正确。

5. 同一纬度,气温相当,但二者TDS不同。夏季长江水量大,对入海口的稀释作用强,入海口水淡,TDS小,因此江口与东海的TDS夏季差值最大。读图可知,二者的单位面积日蒸发量相差最大的季节为夏季。夏季太湖的水量增多,水体更新快,自净能力强,故C正确夏季为华北地区的雨季,湿度大;夏季黄河流量大,侵蚀、搬运能力强,三角洲的面积增速较大;夏季的博斯滕湖水量大,蒸发旺盛,水体更新速度快。故A、B、D错误。

点睛长江水量季节变化大,因此入海口处水的TDS季节变化明显,夏季低,冬季高,东海TDS无明显季节变化

读沈阳1949-1999年轻、重工业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6. 从建国到1958年,沈阳的轻工业比重不断下降,重工业比重不断攀升,其主要原因是

A. 广阔的市场    B. 便利的交通    C. 科技的发展    D. 国家的政策

7. 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沈阳轻、重下业比重反复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

A. 交通条件的改善    B. 国际市场的变化

C. 政治因素的影响    D. 劳动力素质的变化

8. 从表中曲线可看出,沈阳重工业发展较平稳,反映其

A. 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    B. 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C. 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    D. 第三产业没有变化

【答案】6. D    7. C    8. A

【解析】

7. 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由于“文革”、“大跃进”等政治因素影响,导致国家政治经济因素不稳定,引起沈阳轻、重工业比重不稳定。故C正确。

8. 从表中曲线可以看出,沈阳重工业总体来说发展平稳,反映了工业化的不断深入。故A正确,C错误。表中没有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关信息,故B、D错误。

点睛本题组难度不大,但需注意与历史事件相联系。

江西省梦港河小流域属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带。近年来积极实施将水保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生产条件和结构改善相结合的措施,即山上种植各类果树、山腰发展生态观光、山下水稻和水塘养殖,使昔日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小流域走上了山清水秀、林茂果丰、稻塘共生的生态良性循环之路,初步实现了富民目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9. 该小流域昔日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原因

A. 未发展生态农业    B. 降水和地形影响

C. 不合理人类活动    D. 人口多且增长快

10. 为进一步实现富民目标可采取

①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                          ②可大力发展温室农业

③修建灌渠塘坝等设施                          ④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 当地发展该农业生态模式会

A. 提高当地环境承载力    B. 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C. 使农业灵活地适应市场    D. 增加江西省农民的收入

【答案】9. C    10. D    11. A

【解析】

9. 水土流失是指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破坏,裸露的土壤受水力冲蚀,流失量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终使岩石暴露。因此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在自然状态下,没有人类活动过多的干预,一般不会出现水土流失。故C正确,A错误。当地降水和地形没有发生变化,故B错误。人口多,增长快未必对生态产生破坏,不一定引起水土流失,故D错误。

10. 适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产品的销售,①正确;当地热量适宜,不需要温室,而且规模较大的农业生产不适宜温室,错误;灌渠塘坝等设施是农业生产的保证,正确;拓展市场可以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和销售量,正确。故D正确。

11. 生态环境改善,环境承载力会提高,故A正确。当地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当地人的农业生产问题,不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故B错误。当地各类农业用地较为固化,农产品产量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不能灵活地适应市场,故C错误。当地小流域农民增加收入是小范围的,不会影响到江西省整体农民,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银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在适温(22-25℃)、适湿(70%-90%)、富氧、多散射光的环境下方可生长发育良好,是营养滋补佳品。

四川通江县是段木银耳发源地,有“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的说法,产耳历史悠久,生产过程是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售价每斤在数百至数千元不等。通江银耳选用7-8年树龄青杠树截成1米木段栽培,不能重复使用,生产周期为每年3-9月,主要出耳时间为每年6-8月,整个生产过程主要依靠劳动力。

代料银耳利用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麦皮、米糠、石膏等辅料,进行室内瓶栽或袋栽。代料栽培银耳从接种至采收,约需35-40天,可采收2-4批,生长周期约为60天左右,全年除高温季节外均可生产,售价每斤几十元。代料银耳随着栽培技术日益成熟,种植区域在全国各地扩散开且生产规模逐年增长。福建古田是中国最大的银耳产地。下图示意通江县在四川的位置。

 

(1)根据材料分析通江银耳质优价高的原因。

(2)与通江段木银耳相比,分析代料银耳生产存在的合理性。

(3)鉴于通江银耳的经济效益高,有人提议扩大生产规模,你是否同意?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4)目前通江银耳产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请你为其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

【答案】(l)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加上地处大巴山(秦巴山区),立体气候明显,湿润多雾,多散射光,适合银耳生长;植被茂密,氧气含量高,生态条件优越;与代料银耳相比生长期更长,品质好;栽培方式生态无害,受地域限制大,总产量较小;对劳动力需求大,成本高。

(2)生长快,生长周期短,收获次数多,产量大,可弥补通江银耳产量小的不足;以农副产品和边角料为主要原料,原料来源充足且利于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小,利于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废弃物再利用,减少对森林的破坏,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3)同意。理由:通江银耳产量小,扩大生产规模可以提高产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品质好,市场需求高,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不同意。理由:通江银耳选用7-8年树龄青杠树栽培,材料来源少;且大规模生产会导致植被破坏,引发生态问题;生长受地域条件限制大。

(4)加强科技创新,着重加强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发、银耳产品加工等技术研发;加大招商引资、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确保资金投入;加强品牌建设;加大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社;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市场体系等对策。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农产品品质主要考虑其生产地的自然环境与生长周期。材料显示优质银耳的生存条件:“适温(22-25℃)、适湿(70%-90%)、富氧、多散射光的环境下方可生长发育良好”,“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生产周期为每年3-9等,通江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加上地处大巴山(秦巴山区),立体气候明显,湿润多雾,多散射光,适合银耳生长;植被茂密,氧气含量高,生态条件优越与代料银耳相比生长期更长,品质好;“价高主要考虑市场供需以及生产的投入,材料“通江银耳选用7-8年树龄青杠树截成1米木段栽培,不能重复使用,生产周期为每年3-9月,主要出耳时间为每年6-8月,整个生产过程主要依靠劳动力,因此通江银耳栽培方式生态无害,受地域限制大,总产量较小;对劳动力需求大,成本高。

(2)分析代料银耳生产存在的合理性主要考虑段木银耳生产的缺点以及代料银耳生产的生态、经济效益。阅读材料可知:代料银耳生长快,生长周期短,收获次数多,产量大,可弥补通江银耳产量小的不足;以农副产品和边角料为主要原料,原料来源充足且利于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小,利于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废弃物再利用,减少对森林的破坏,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同意与不同意均可。同意主要考虑扩大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通江银耳产量小,扩大生产规模可以提高产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品质好,市场需求高,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不同意主要考虑通江银耳生产过程中不利因素及对生态的破坏通江银耳选用7-8年树龄青杠树栽培,材料来源少;且大规模生产会导致植被破坏,引发生态问题;生长受地域条件限制大。

(4)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考虑培育新产品,发挥品牌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规模化生产;加强对市场风险的预防等。因此通江银耳产业发展今后应加强科技创新,着重加强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发、银耳产品加工等技术研发;加大招商引资、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确保资金投入;加强品牌建设;加大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社;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市场体系等对策。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时植被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和区域差异,植物生存的气候条件变化会影响其生长发育状态,而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对象之一。中纬度和高原地区粮食作物发育期缩短,但考虑到未来百年内气候的持续增温,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将可能频繁发生,有可能对作物的生殖生长有阻滞作用。某地农科所研究发现,随着春季温度的升高,冬小麦在春季拔节以后,生长过程加快,细胞浓度持续下降,如遇低温很易受到冻害。下图为春季各月平均气温逐年变化曲线,4月和5月份极端最低气温逐年变化曲线,表为北半球暖温带冬小麦生长周期表。


(1)指出气候变暖后冬小麦生长周期的长短有何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2)判断该地自然带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3)分析近年来该地区春季作物冻害多发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4)说明从1981年至2008年该地春季气温变化呈现出图1所示规律的原因。

【答案】(1)变化:冬小麦生长周期缩短变化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冬小麦越冬时间缩短,单产下降,品质降低

(2)自然带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或温带草原带)

理由:由图可知3月份平均气温>2℃,且4月份极端最低温<2℃;且又有冬小麦生长(分布),

据此可到断为温带湿润或半湿润气候区,故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或温带草原带)。

(3)原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作物春季生长期提前使细胞浓度降低,若遇低温容易发生冻害;1981年至2008年以来4月份极端最低气温变化幅度加大,频率变高。

措施:加强春季低温冻害的预报,人工田间桔秆覆盖预防低温冻害。(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4)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全球性大气环流变化(如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或全球正处于第四纪间冰期的温暖期等:

【解析】(1)冬小麦主要生长在中纬度地区,由材料“中纬度和高原地区粮食作物发育期缩短”可知:气候变暖后冬小麦生长周期缩短。生长周期短,不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因此冬小麦生长周期缩短变化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冬小麦越冬时间缩短,单产下降,品质降低

(2)北半球暖温带冬小麦生长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和降水条件较好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干湿状况为温带湿润或半湿润气候区,因此该地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或温带草原带

(3)材料“随着春季温度的升高,冬小麦在春季拔节以后,生长过程加快,细胞浓度持续下降,如遇低温很易受到冻害”显示春季作物冻害多发的原因之一:全球气候变暖;图形资料“4月和5月份极端最低气温逐年变化曲线”显示:1981年至2008年以来4月份极端最低气温变化幅度加大,频率变高。解决措施主要考虑加强天气预报以及保温措施,因此加强春季低温冻害的预报,人工田间桔秆覆盖,施放烟雾做煴,田间灌水等可预防低温冻害

(4)1所示规律体现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人为原因主要考虑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以及绿色植物的吸收作用。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全球性大气环流变化(如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或全球正处于第四纪间冰期的温暖期等都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泰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名城,城外水绕城,城内水穿城、街河并行,水城一体,具有特色鲜明的城市格局和江淮水乡景观风貌,地域文化特色显著、展现出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文化遗存丰富,其中大多都有很高的历史、考古、科学艺术价值。

但近些年来,城中历史街区保护和发展工作滞后,街区面貌逐渐衰败,文物古迹缺少严格的保护,街区居住条件差;街区内人口老龄化特征明显,导致街区内生活氛围活力不足……下图示意泰州地理位置。

评价泰州旅游开发条件,并对泰州历史街区的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有利:地理位置优越;客源市场广阔;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

不利:旅游资源保护不利;基础设施不完善。

建议:合理规划城区建没,保持与原有街区协调;加大保护力度,对历史街伏和文物古迹进行修缮修复;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扩大公共空间,提高街区活力。

【解析】首先评价类试题注意考虑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其次旅游开发条件主要考虑:旅游资源的特点(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交通的通达度;距离客源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地区接待能力。

材料“但近些年来,城中历史街区保护和发展工作滞后,街区面貌逐渐衰败,文物古迹缺少严格的保护,街区居住条件差;街区内人口老龄化特征明显,导致街区内生活氛围活力不足”提示对泰州历史街区的保护应考虑:合理规划城区建没,保持与原有街区协调;加大保护力度,对历史街区和文物古迹进行修缮修复;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扩大公共空间,提高街区活力。

 

15.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欧李属野生小灌木树种,根系发达,适宜在干旱土壤中生长,茎叶营养价值高,可作牛羊饲料。据定西新闻网2016年8月15日报道,“抗旱奇果”欧李日前在该市安定区引种成功。该地黄土满布,沟壑纵横,气候干旱,生态脆弱。下图为该地欧李照片。


分析欧李引种成功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答案】保持水上,涵养水源;提高植被覆盖率,防风固沙;可作牛羊饲料,减少对天然植被的破坏;提高绿化而积,净化空气,调节区域小气候;提供动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本文由公众号“试题大库”(ID:stdaku)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可免费订阅关注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