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饶家驹:方浜路的辛德勒

2016-05-07 老周 老周望野眼

南市老城厢是上海的根,说是块风水宝地绝不为过。很多人读过《拉贝日记》,德国人拉贝被誉为“南京的辛德勒”。殊不知在日军占领南京之前,在上海的老城厢,法国耶稣会神父饶家驹已经建立了南市难民区,又称“饶家驹安全区”,至少保护了30万逃难的中国人。




饶家驹神父,法文名为罗贝尔·夏尔·埃米尔·雅基诺·贝桑热(Robert Charles Emile Jacquinot de Besange),16岁加入耶稣会,35岁来华传教,曾担任上海虹口圣心堂教区牧师、上海震旦大学(现交通大学医学院,即上海人熟知的“二医”)教授。淞沪会战开始后,饶家驹认为中日战争必将长期进行,难民必须得到妥善安置,于是在南市老城厢北部,东西北以民国路(今人民路和中华路)为界,西到方浜桥,东到小东门,南到方浜路的区域内,建立了难民区。饶家驹安全区的出现,为中国乃至全世界难民保护提供了范例。拉贝就是模仿了饶家驹的概念。在汉口、广州、福州等地,后来也出现了类似的安全区。二战全面爆发以后,“饶家驹安全区”模式在欧洲得到推广。1949年修订的《日内瓦公约》的议定书和评注中都提到了“饶家驹安全区”。




但是,长期以来饶家驹的名字并不为上海人所知,饶家驹的历史,在上海被遗忘了。当年的南市难民区,有的因为年久失修成为危房,有的已经经历动迁改造成了高楼大厦。方浜路、安仁街、北王医马弄、旧校场街……这些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它的每一条街道,都曾经是我们前辈赖以栖身的地方,它的每一块砖瓦,都曾经见证过我们前辈的血泪和叹息。但这些地方终于将要成为历史。二战结束以后,曾有上海市民提出将方浜路改名“饶神父路”,并在方浜路上树立饶家驹的纪念碑。可惜因为社会的变迁,这一动议未曾成为现实。




历史虽然是无情的,但并不健忘。近年来饶家驹神父的事迹重新为人们所认识,美国学者阮玛霞(Marcia R.Ristaino)的Wartime Refugees in Shanghai一书唤起了人们对饶家驹的关注,上海师范大学的苏智良教授主编的《饶家驹与战时平民保护》一书,对饶神父的事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评价。




饶家驹晚年改名“饶家华”,以表明自己和中国的感情。他1946年病逝于德国柏林,当时也是前往柏林帮助德国难民。2013年,一些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子和上海的历史学家为饶家驹墓地捐款制作了镶嵌玉片的墓碑,上面镌刻的中文“仁者爱人”,由上海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题写。



    在1937年的一个秋夜,目睹中国难民求告无门的惨状,饶家驹神父写下了一首诗,名为《祈祷》,特抄录一段作为这篇小文的结尾:

最让我们恐惧

现在不是,过去不是,可能将来它会是

仅仅一滴泪珠

与苍白的梦无异的一种情绪

主啊!请让我们重生希望!

未来仅是你的:阴影

今夜正厚厚地铺展开来

为了我们,请让黑暗减少一些吧。



参考书目:

《饶家驹安全区》 [美]阮玛霞著 白华山译 凤凰传媒出版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饶家驹与战时平民保护》 苏智良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