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人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有图有真相)
曾几何时,“老上海”这三个字曾经是老一代讳莫如深的话题。说起“老上海”,他们的用词常常是“解放前”,或是“旧社会”。谈到老上海,在我成长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老人都用几乎一模一样的口吻:冒险家的乐园、民不聊生、苦不堪言、黄赌毒……再追问,就是“莫谈国事”的感觉了。后来我慢慢了解到这番说辞的源头,那是他们在漫长的艰苦岁月中练习出来的标准答案。这套答案是真实的,但并不全面。后来,“老上海”又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让老一代感到迷惑。不管是老上海人还是新上海人,似乎对那个想象中的“老上海”都充满了憧憬。老上海人活得失落,他们想象“亚洲第一都会”曾经的荣光。新上海人活得辛苦,他们期待新上海能像老上海那样辉煌,这样他们的努力才不算白费。那么,人们念兹在兹的“老上海”,究竟是什么样呢?老上海人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呢?上个月我在文庙地摊上买到一本香港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的《近代上海繁华录》,由著名学者唐振常先生主编。这本书涵盖的面相当广,我特地撇开“国计”的部分,专门选择和“民生”有关的内容,扫描了一些照片,通过这些照片,希望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大家津津乐道的“老上海”、“老上海人”,以及彼时彼地人们的生活。
开埠之前的上海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小渔村”,海运业是上海的经济命脉。上海最早的商会——商船会馆,是由船商集资修建的,作为祭祀和洽谈商务之所。这是建于1764年的会馆大殿。商船会馆位于董家渡附近的会馆街,曾经当作工场,现在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这座雕梁画栋的大殿已经不存在了
上海旧城厢内商业十分发达,在民国以后仍然保持了传统的明清商业街格局,与租界的百货大楼相映成趣。图为福民路售卖象牙制品的商店
福民路售卖红木物件的商店
本世纪三十年代老城厢内的烟杂店
旧城厢内的各类店铺广告
上海县原来河道纵横密布,由于人口日多,清理工作有欠完善,加上年久失修,到清末时很多河道已经淤塞
上海旧城经过连年战火,已成断壁残垣。到1907年时,已经衰败不堪,成为经济交通发展的障碍
上海县老北门(今人民路河南南路一带),建于1553年,是城墙的正中之门,正式的名称是“晏海门”,是“海内晏如”的意思
上海县城护城河
清末上海旧城老西门,正式名称“仪凤门”
新北门(今人民路永安路附近)是上海绅商为繁荣南市商务而新开的大门之一,在1911年拆除之前已经非常繁华
旧城墙拆除后的老西门
城厢内居民传统的生活一般较为清苦贫困
过去居住在城里的一般是有钱人,城外人对城里人充满了羡慕,希望将来总有一天也能进城去住。这就是进城的一个入口:新北门的街景
租界内的发展超过老城厢以后,进入租界成为值得庆幸的事情,上海城里人反而成了乡下人。这是法租界和南市分界处的铁栅栏出口
1912年城墙拆除后的小东门地区,其市容市貌和租界繁华地段已经相类似
二十年代的南市店铺林立
华界陆家浜路东段,原来是一片农田,到三十年代已与现代化都市无异
二十年代华界修筑马路的情景
开埠以后,上海的面貌迅速发生变化,静安寺到1882年时仍是一片乡村风貌,那里有著名的“天下第六泉”,外国人称之为bubbling well
十九世纪末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开辟
到二十世纪初,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已成为一条现代城市中的宽敞马路
南市十六铺码头在十八世纪沙船业兴盛时就已经形成,1862年美商旗昌洋行在此开设金利源码头,后改称罗斯福码头,抗战结束后由国人收回
南市王家码头是华界黄浦江沿岸的重要码头,建于清中叶
1942年12月9日日军进入租界占领整个上海
日军炮火把已经建设成现代市区的闸北化为一片废墟,从此这里成为上海最大的棚户区。图为1931年“一二八”事变中被日军轰炸后的闸北
位于今南京西路泰兴路的张园原名味莼园,在上海颇为有名
张园中心的洋房名叫安垲第,开上海华人欧化运动之风气,其餐厅、舞池、电器屋、照相室,吸引了大批上海的新派人物,和同时期日本东京的鹿鸣馆非常相像
中外生活在上海慢慢交融,三十年代上海富裕人家的“派对”
1934年成立的中法联谊会
上海的西式餐厅,布置典雅,富有浓厚的异国情调
邓脱摩西餐厅(Dinty Moore Cafe)是华人开设的西餐馆,许多洋行华人职员喜欢来这里用餐
上海某洋行的办公室,上海人称为“写字间”
江南水乡的人民撑船进入上海
初到上海的移民身无分文,大量移民在码头当工人
在洋行当大班和买办是当日上海一般小市民的梦想,也是发达致富的门径,哪怕只是洋行里办事的小职员,生活水平也相对较高。图为外滩洋行的职员在上班途中
在上海繁荣的商业社会,时间就是金钱,街头所见的人都是行色匆匆,分秒必争,所以上海话把走路称为“跑路”
清末上海的茶馆
近代上海的咖啡馆
专向西侨开放的跳舞场——圣安娜舞厅,位于昔日上海静安寺路斜桥街口(今南京西路吴江路口),充满异国风情
位于昔日戈登路(今江宁路)的大都会花园舞厅
刚刚进入上海的难民只能栖身于破陋、狭小的棚户
在贫富悬殊的上海,有“纺织大王”、“香烟大王”,也有“讨饭大王”
清末上海的赌博摊档,是流氓、地痞流连聚集之所
昔日上海鸦片泛滥,吸食鸦片蔚然成风
瘾君子吸食鸦片所用的灯枪
旧日上海郊区农妇的穿着
民国初年上海男孩的装束
初到上海不久的丝厂小女工,她们的装扮已经跟上了都市的潮流
穿上戏装拍照是民国时的风气,类似如今的cosplay
名门淑女、交际花、影星光顾的高级美容院
昔日“上海小姐”的选举
街头的拉洋片,上海话叫“看西洋镜”
各地人士来到上海,很快就融入了这座大都市,由乡民变成市民。图为南京路上的行人
上海除了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也有悠闲的老逸客。图为上海鸟市场一角
弄堂口的杂货店,上海人日常生活必需品都在这里了
弄堂口的大饼摊,摆摊的多为北方人
弄堂口的小吃摊
上海的出版物深入里弄
开在弄堂里的律师行
地处爱文义路(北京西路)新闸路口附近的西摩路(陕西北路)公寓属于典型的职员阶层公寓里弄
华人职员的家居生活
坐独轮车进入上海的移民
十九世纪末江南人家举家迁入上海
农历四月八日为释迦牟尼生日,每年此日的静安寺浴佛节热闹异常
农历七月二十七日为三官菩萨诞辰,上海市民必到寺庙进香,小商贩在路上摆摊叫卖,形成市集
上海人结婚用的花轿
东新桥(今广东路湖北路一带)的小摊贩
租界内的竹器修理摊
油豆腐细粉汤和年糕摊
中秋过后,开始吃大闸蟹,一定要配花雕酒
不管大小,麻将总归要搓搓
初春时节,上海人总要到郊外去踏青,以此来排遣都市生活的嘈杂、紧张所带来的焦虑
最后,致敬这本书的主编唐振常(1922-2002)先生,他是上海历史研究的精神领袖,被称为“三界通才”。唐先生晚年的书斋位于苏州河边的河滨大楼,一床、一桌、三壁图书,书斋名为“半拙斋”,源自陈寅恪的一段话:“值此道德标准、社会风习纷乱变异之时,此转移升降士大夫阶级之人,有贤不肖拙巧之分别”,因为自勉当效“贤而拙者”之所为,就把书斋命名为“拙斋”,又考虑到书斋又兼卧室,书籍仅占一半,所以叫“半拙斋”。因吸烟过度,80岁罹患肺癌去世。一般上海人看到的“唐振常”都是老年人的形象,今天特地选了一张年轻时的照片,作为纪念。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