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耐远:耐守风霜 志在高远
邵耐远,民盟常州第一人民医院支部主委,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信息科科长、神经外科副主任,是常州市“青蓝工程”人才培养对象。在常州神经外科内镜微创手术领域首屈一指。
2017年2月20日,作为江苏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邵耐远作别家乡亲友,开启一年半的援疆工作。本次随市医疗队对口支援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人民医院,挂职乌恰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兼任急重症科主任。2018年5月,被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授予“开发建设克州奖章”。
爱心满满 不忘使命
在乌恰,邵耐远有多重身份,技术精湛的医者,传道授业的教育者,挥洒激情的演说者,更是一名热心公众事业的社会活动者。邵耐远带领的援疆医疗队承担其中一项社会工作就是到边远的牧区乡镇进行送医下乡。他们通常在一周紧张工作结束后的周末清晨出发,驱车数个小时赶往一二百公里之外的边远乡镇,为当地牧民提供医疗服务。
另外一项重要社会工作是参加新疆自治区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每一位援疆医疗队员,都有远在160公里以外波斯坦铁列克乡居鲁巴音村的一户结亲户。
与邵耐远结亲的家庭年收入仅4000元,4个孩子中有3个已经在学校就读,这笔对他们来说不菲的开支让整个家庭不堪重负。小女儿纳什布在乌恰县城实验初中读初三,生活与学习的双重压力之下,小姑娘的心态时有波动。邵耐远每月上门看望,送去大米、面粉、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和200元生活费。物质资助之外更暖人心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在纳什布眼里,邵耐远是愿意倾听她烦恼的和蔼的叔叔,亦师亦长。
2018年7月,纳什布顺利考上了克州三中,开学前收到了邵叔叔特意送来的笔记本电脑和助学资金,这些温暖的善意和关怀已经成为纳什布内心力量的一部分,永远铭记。
敬畏生命 仁心仁术
4月的一个午夜,已经入睡的邵耐远,接到了急诊室当班医生打来的电话,一位60多岁的柯族老人,高血压脑出血导致昏迷,情况十分危急。“立即做手术前的准备,我马上到医院”,邵耐远立即赶到急诊室,对病人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评估,病人已经中度昏迷,右侧肢体完全偏瘫,小便失禁,血肿量50ml……
“医生,有没有生命危险?能不能开刀?这里能开吗?你们有没有把握?不行的话我们马上转喀什”,病人家属围住邵耐远,焦灼的脸上写满疑虑。
“不要着急,我来自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这家三甲医院年手术量2000台左右,高血压脑出血年手术量数百台,我不能百分百告诉你手术有没有把握,但我会以120%的努力去挽救病人的生命。”
血肿位于左侧基底节外囊,左侧颞叶是语言中枢,患者已经有了右侧肢体偏瘫,若损伤左侧颞叶导致术后语言功能受损,生活质量将更差。追求便捷切开左侧颞叶直接进入血肿腔,手术肯定相对简单,但势必导致术后语言功能受损,否则必须采用外侧裂术。然而外侧裂术一般在显微镜下分离比较安全,稍有不慎的后果是人为脑梗塞,但这里没有显微镜,如果出现不良后果,一个医生的声望也将因此折损。
邵耐远最终选择后一种方案,他认为治病是去除身体病灶,救人是让患者能有尊严地生活,在他心中,这才是仁心仁术的准则。
术后第二天,这位柯族老人恢复了意识。陪护的家属喜极而泣,躺在病床的老人露出劫后余生的笑容,他并不知道,在命运的十字路口,面前这位陌生的医生,曾为了他的人生,作出了很可能将自己置于不利境地的抉择。
追逐梦想 无悔坚守
邵耐远总是很忙,每周一天半的休息日几乎都奔波在路上,有时是医疗队出诊,有时随县政府工作人员下乡督查新疆全民健康体检工作。车马劳顿从未让他生出埋怨,反而生出感慨,感慨边疆各条战线工作人员的实干不易,感慨柯族同胞的淳朴。无论多忙,邵耐远每天坚持尽量抽出时间与家人视频聊天,让彼此挂念的心能安然。
对家人,邵耐远有愧疚,但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清晰地记着第一天上任时医院领导的期望:希望他能够为乌洽医院培养人才,传播技术,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神经外科队伍,造福一方百姓。他也记得自己点头,郑重许下承诺。
丈夫有所为,在乌恰的每一天,邵耐远从未忘记自己的诺言,这是他,一名神经外科医生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