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民盟 悦读分享】风骨傲然正当时 ——读《向北方》有感
自去年9月起,江苏民盟微信公众号开设了“书香民盟·悦读分享”专栏,深受全省盟组织和盟员欢迎。截止目前,专栏已推送阅读感悟48篇,其中18篇入选团结报团结网推出的民主党派微信热文榜,单篇最高阅读数超过7500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重要指示精神,本公众号将在原有专栏基础上,聚焦正在开展的“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聚力推进“书香民盟”建设,着力打造“盟员讲、盟员听”线上阅读品牌。本期我们邀请民盟徐州市委主委李靖华与大家分享《向北方》感悟,敬请悦读。
风骨傲然正当时
——读《向北方》有感
《向北方》是一部小角度大题材的历史力作,它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全景式地描述了1948年“五一口号”发布后,中共中央组织民主人士北上解放区协商建国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当时,口号一经发出,得到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热烈响应,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黄炎培等共约1000多位民主人士和各界代表,在中共中央的精心策划组织下,冲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克服困难、冒着风险,秘密北上解放区,参加到协商建国的伟大洪流之中。全书通过大量珍贵翔实的史料,全面客观地呈现了新中国建立时这一独特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在这里,你会看到中国共产党从单薄弱小到成为具有强大号召力、领导力政党的风雨历程;感受到民主人士、知识分子和文人翘楚在中国共产党感召和影响下的文化觉醒;了解到中国民主党派进步分子和中国共产党从一般意义上的联合逐步走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非凡进程……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各民主党派参政党地位的初步形成,记录了民主人士和文化阶层为新中国诞生建立的历史功勋及其与中国共产党人风雨同舟的光荣传统。《向北方》不仅具有存史资政的学术价值,还有团结育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读此书,开卷不禁令人唏嘘慨叹,掩卷不禁令人遐想深思。
历史事件的描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得到高度认同,成为政治大同高度统一的政党,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仅有几十名党员,当时,没有多少人重视这个组织,更没有多少人认为它会成功。然而仅仅二十多年,它就从一个弱小的政党,成长为领导全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压迫,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腐朽没落的国民党政府,带领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大党。这样一个从弱小走向强大,从磨难走向辉煌,被人民拥护、被各民主党派拥护的政党的成功,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和使命担当。正如张澜先生在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有了真正的团结,革命到底、建国成功才有了真正的保证。”自各民主人士收到中共北上邀请之后,知识分子、民主党派、社会贤达、海外华侨民主领袖、各种团体以及所有爱国分子在新政协的战斗旗帜下紧密团结起来,积极配合新中国准备召开新政协的工作,积极展开广泛的运动。这恰恰说明,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从思想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彻底转变,那就是对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观望,到相信,再到完全拥护、紧紧追随。李济深谈到对解放区的观感时感慨道“中共党员领导人民工作的艰苦努力和解放军的无比英勇,令人钦佩不已。”此外,民主人士参观解放区后,耳闻目睹解放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感受到解放区人民崭新的精神面貌、工作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增添了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与信念,加速了思想转变的步伐,为推动新政协顺利召开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条件。
史料对历史的还原折射了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感召和影响下,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完成了真正彻底的文化觉醒,从而加深对新中国的认知。社会深层的变革源于思想的讨论,自身的觉悟,文化的觉醒。鸦片战争使中国知识分子背负了沉重忧患意识,他们开始了思想启蒙运动,以期寻求实现觉醒的道路,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自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和成功,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道路,并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这其中,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的出发点,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使命担当,而这一文化觉醒深深撼动了当时文化阶层、知识分子和文人的思想根基,使他们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走向觉醒并投身其中。因此,风骨傲然的民主党派人士和各界文人纷纷响应共产党召唤,加入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协商建国中来。仅从参加新政协的代表来看,就包括各民主党派的科学家、教育界、新闻界、工商界、宗教界、海外华侨代表等,他们前所未有的团结在一起,坚定选择站在中国共产党阵营里,积极配合和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宣传中共的革命政策,不断推动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巩固和扩大;他们从全国各地及海外纷纷赶往解放区,汇聚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推进新政协的顺利召开和新中国的建立。
大量珍贵史料诠释了由于民主人士的北上加入,使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新型党派关系最终形成,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基础。新中国建立至今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极大展现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都与共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撕毁政协决议,丧心病狂地迫害民主人士,使民主人士彻底醒悟,站到拥护和支持中共领导的一边。特别是“五一口号”发布后,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陆续秘密北上解放区,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不仅推动了新政协的召开,更开创了多党合作新局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关系格局的基本形成,也是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的初步形成。周恩来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是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合作,这种合作是政治的分工合作。”从历史维度来看这种合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争取和平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在长期的革命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多党合作;标志着民主党派思想和态度的彻底转变,也标志着中国民主党派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民主党派与中共逐渐走向合作是历史的必然结果。1949年3月5日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强调了统一战线政策的重要性以及与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必要性;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这些政策纲领奠定了多党合作的政治、理论基础,是多党派合作的智慧与结晶,是多党派民主协商的产物。这种合作取得了在具体实践中的成功,1949年由中共与民主党派共同努力筹备的第一届新政协会议成功召开,确立了党派关系的新格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新政协成为多党合作的基本形式。
历史纪实性作品传递出强烈的现实意义,加深对新中国成长历程的认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协商的民主精神,更加坚定多党合作制度。为了追求民主与自由,中华民族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抗争,从苦难到辉煌,终于创建了属于人民的国家;中国人民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英勇斗争、人民解放军顽强战斗和全国各民主党派、各民主阶级的进步分子不怕艰难、奋斗牺牲换来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统一战线政策的实行,就不可能有民主党派的重建和快速发展。同样,没有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与中共进行广泛的亲密合作,并积极响应中共号召北上参加新政协,人民政协就不可能顺利召开。因此,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和中国共产党相互配合齐心协力促成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这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真实写照。一部艰难曲折发展的民主党派史也是一部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奋斗史。自1948年中共发布北上邀请后,各党派民主人和进步知识分子等以巨大热情和大无畏精神,义无反顾的奔赴解放区共商国事,奔向光明之路,热切盼望着祖国的新生。无不展示出民主人士,知识分子的强烈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他们坚定信念,同中国共产党肩并肩,始终英勇战斗,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旗帜。这段历史再现各民主人士在险恶的环境之中坚持斗争的事迹,提升对爱国民主人士一往无前精神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为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更深刻的意义。新政治协商会议是对协商民主的一次广泛而深刻的伟大实践,闪耀着协商民主的光芒。随着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从协商建国到协商治理的转变,使这一制度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显示出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家国情怀铮风骨,饱经沧桑依傲然。70多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苦难而伟大的历程和各民主人士奋不顾身毅然决然选择了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一起历经磨难,走向辉煌,在新中国诞生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缅怀和纪念先烈为新中国的伟大诞生所付出的努力,歌颂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壮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供稿 | 徐州民盟
编辑 | 凡海军
让阅读成为习惯
让生活充满书香
·长·按·关·注·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jsmm1956
赐稿邮箱:jsmm18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