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谈教研色变?或许是因为一直在进行低效教研

人文幼学 人文幼学
2024-08-24


园本教研是一种基于幼儿园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需要所进行的培训,是真正促进幼儿园走向高质量的抓手。在这里,幼儿园是培训基地,教师是培训主体,既是培训者又是被培训者。


几乎每个幼儿园都会开展园本教研,认可教研带来的积极作用。但现实中很多教师对于教研仍旧十分排斥,因为这不仅要在前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准备,在过程中还要发言,教研结束后,老师的收获并没有那么大。


问题出在哪里呢?


为什么有的老师提到教研就很抗拒?在当前幼儿园走向内涵发展阶段,什么样的教研才能真正促进教师成长?哪些方法可以让教研变得更有效?本期,来自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宇,就教研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徐 宇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01/

教研的有效性具体是指什么


李季湄老师曾说,从世界教育的发展来看,帮助教师专业发展最可行、最可持续、最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

新时代催生教研改革,注重教研的实效。在今天,我们应该追求什么的样的教研呢?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4号)中提到: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教研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文件中也提到每个地区要因地制宜地采用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主题教研以及教学展示、现场指导、项目研究多种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吸引力、创造力,积极探索信息化背景下的教研模式的改革。

这个文件里提到的针对性、有效性、吸引力和创造性是每一个教研人应该重视的。

我理解的教研工作的有效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是效率。效率是指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的比值,应放弃“事倍功半”,追求“事半功倍”。

第二是效果。有没有效果就是看教师们参加园本教研前与参加园本教研后的变化值。有效果的园本教研应是带着困惑而来,在参与研讨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思考,得到问题解决策略而离开。

第三是效益。效益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要尽可能地促使老师都愿意全情投入教研活动。如果产出与投入不成正比,那么将使园本教研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02/

园本教研的有效性认识


当前幼儿园的教研中,经常出现“萝卜炖萝卜”现象,单纯凭借经验解决问题;“一头雾水”情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任务”为导向,缺乏问题意识和发展意识。总的来说,幼儿园的教研量多质低、形多神散、论多作少、听多思少。

针对幼儿园教研低效率的问题,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要将教研指向实践的改变。既要解决理念的问题,又要从技术层面形成可操作的策略,让教师从行动中真正参与进来。

首先,每一位教研设计者、主持者、管理者一定要清楚认识到教研是一种研究。充分利用好观察、反思、行动三要素不断循环来实现新行为的改善,并不简单凭经验来确定教研内容。

其次,教研是一种文化建构。所有的园本教研活动,参与者之间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自己是管理者就在教研活动中享有话语霸权。在教研的过程中,应是没有批评、批判,只有思想的交流。每个人都是智慧的贡献者同时也是智慧的收益者。

再者,教研是集体思辨的过程。在教研过程中强调教师的参与、感受和思考,教师要将丰富的信息经过内在思维的加工,通过对话、质疑实现个人观点和他人观点的双向沟通。教研是否有效,就看在过程中是否有一言堂或者指定的两三个人发言的情况存在。如果所有参与教研的老师都能在其中发言、对话、质疑追问,便产生了教研的有效性。

之后,教研是多主体的共研共进。教师是教研活动中的主体,但主持人也是教研活动中的一员。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是主要的方式。专业引领是提升教研活动质量的保证,这里的专业并不是说只有高校专家才行,如果幼儿园的园长、老师有自己独到的领悟和见解,也可以成为专业的引领者。

最后,教研是专业视野的呈现。教研活动应该为不同层次的老师提供合理的结构知识资源,并促使老师学会研究、学会反思、学会积累。当老师具备这三样本领,专业也就得到了培养。




03/

让教研有效的策略有哪些?


1.基于专业学习的教研

依据理论知识,运用专业的视角认识保育教育实践情景现象,解决保教实践问题的教研方式。

真正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而不是仅凭借着经验来设计教研活动,也不是凭借着多年的教研经验来参加。在研究相关的问题时,需要先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2.基于问题解决的闭环式教研

针对保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确定研究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系列研究,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进而运用于实践的教研方式。“闭环”不是说将一学期作为一个闭环,而是一次教研活动的完整流程。

收集整理教师保育教育实践中的真问题,不凭感觉主观确定问题。作为一个教研策划者,要学会从诸多问题之中寻找真问题——保教人员在保教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比如:一日保教工作中能以小见大的具体问题、实践《指南》《规程》等各种政策法规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热点问题和本地区息息相关的问题等。之后,确定优先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教研的话题。
3.基于“多向互动”的对话式教研

基于“多向”互动的对话式教研:指教研组发现某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后,确定对话主题,在教师个体自我对话、自我思考基础上进行集体多向对话,寻求和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项目跟进式的教研

针对特定的目标或任务开展的系列化、专题化研修活动。其特征是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开展系列研修。自愿参与,合作共享,所有参研人实践跟进。我觉得项目跟进式的教研能真正促进教研有效性的实现,更能够让幼儿园得到发展,让老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

5.基于“文化”的品味式教研

开展以读书沙龙、文献赏析、观点辩论为主的教研活动方式,以增强教研活动的文化品味,提升教师的文化内涵和修养。

总而言之,要实现教研的有效性,必须要加强专业学习,立足于真实问题,强化有效的策略,推动教师的发展,这样才能推动幼儿园保育质量的发展。



在当今幼儿园的发展阶段当中,教研无疑是促进教师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在徐宇老师的分享当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能发现老师在保教过程中的真问题,那就成功了一半。但在实际中,很多教研活动只是凭借着想当然的经验来进行,散乱不聚焦,教研的形式多样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摒弃无用的形式主义,从老师们发现的问题入手,才能让幼儿园的教研更有效,让教师们愿意参与。



编辑/陈秋旭
图片/人文幼学
设计/何璐琪
主编/李晗


精彩回顾

阅读月特辑③让儿童爱上阅读的30个秘诀


阅读月特辑②每个幼儿园都要做的绘本阅读,如何推陈出新?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落实《评估指南》先从这五句话入手!


阅读月特辑①如果不研究儿童的心灵世界,高质量阅读很难发生


品德启蒙丨幼儿阶段“专注”品格的内涵与养成路径




我就知道你“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文幼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