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水利强监管① | “三道加法”破题监管重难点

浙江水利 2023-02-11

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监管工作的部署要求,推动强监管工作在市、县落地落细,省水利厅于2021年组织开展了强监管改革试点,并于今年年初对列入试点的11个县(市、区)进行了验收。为总结提炼试点经验,浙江水利微信推出【水利强监管】专题,聚焦水利强监管改革成效,分享各试点县的创新举措、典型做法,展示水利监督工作的担当与风采。


缙云

聚焦问题 综合施策 创新破难

推动水利监管工作整体跃升

缙云县自开展强监管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按照“安全第一、生态优先、协同发力、整体智治”的工作思路,紧紧扭住砂石资源、汛期安全、生态水电等管理难点焦点问题,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综合施策,着力创新破难,助推水利监督工作整体跃升。


聚焦砂石资源管控难点,

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综合整治 

出台《缙云县河道疏浚管理办法》,明确水投公司作为实施主体,实行国企化运作,从源头规范管控。事中抓涉河日常管控,一方面抓涉水工程管理,把监控安装和砂石利用公示牌作为工程开工的前置条件,并公布监管电话和举报电话,提高警示威慑力;另一方面抓执法赋权延伸,梳理形成高频、高发领域的12项执法事项,从“巡查+发现+处罚”等一体化的闭环管控延伸赋权乡镇(街道),织密源头管控网络,打通最后一公里。通过健全“监控+公众+执法”的立体监管模式,彻底解决规模化偷盗采问题。事后抓末端加工行业转型,将原来70余家加工站点,整治整合成目前的6家,分别由城投、交投、水投负责运营,实现加工行业国企化运营改革,从末端切断利益买卖渠道。


聚焦防汛安全管控难题,

实行“人防+技防+工程防”综合防御

在区域空间工程布局上实行“建大改小”,通过“建大”来取代小型蓄水工程的供水灌溉等功能,同时发挥区域内汇流截流及错峰调度功能,降低洪涝风险。采用“改小”对区域内原有小山塘进行改造,解除防洪隐患风险,全面提升防御能力和现代管理能力。


建大改小创新试点——悬腾坑水库及水厂效果图

小山塘改造生态景观塘效果图


在信息感知集成能力上搭建缙云县水管理统一工作平台,构建前端感知预警,提升精准预测预报。目前共完成42个雨量站、128个水位站、11个流量站的建设,重点水库及河道等重点监管对象水文水质感知应用实现全覆盖。重点打造缙云县小流域山洪预警及应急联动数字孪生应用系统,实行上下游左右部门间的信息集成应用,纵向上实行上下游集成联通,横向上打通气象、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部门间数据,构建应急联动体系,全面提升水利整体智治能力。


在发挥监管队伍作用上压实河湖长、水行政执法、水技术专家、河湖库塘巡查员四支队伍的监管职责,推进涉水专业化监管(2021年巡查员履职事例受省厅通报表扬)。实施“四个挂钩”举措,压实乡镇、村的监管职责,形成上下联动、配合密切、协同发力的监管责任体系,凝聚常态化监管的强大合力。3名村主职干部因水利工作监管责任履行不到位,任职资格被否定,极大提升村级组织的履职效能,大大提升监管成效。


聚焦生态水电管控焦点,

实行“线上+线下+示范引领”综合施管

1

实行线上全时监测。

率先在全市开展小水电生态流量监测设施的安装,实现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动态视频监测全覆盖,其中11座电站为实时流量加动态视频双监测监管,全县农村水电站生态流量全部下泄到位,实时数据上传至智慧水电监管平台,实现水电站生态流量线上监管全覆盖。


2

落实线下专人监管。

对水电站生态流量的泄放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并实行公示。一旦发现泄放不达标或设备离线电站,通过手机端“智慧水电”APP全时预警预知,第一时间完成整改复位,确保问题不过夜。


3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积极推进绿色水电创建工作,发挥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作用,全面推动小水电行业转型升级。目前共有13座水电站通过水利部绿色水电认证,创建率占全市第一。以“中国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增值”项目试点为抓手,全面完成11座水电站的增效扩容改造,多次获得水利部、国际小水电专家高度赞赏,并成为全国唯一受邀县,参加全球环境基金绿色小水电调研,全面推动生态水电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


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盘溪二级电站


来源:厅监督处,缙云县水利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