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归学堂 | 第1讲:“创新与挑战:在探索中发现”

学习部 gdggtx2016 2022-05-15

编者按

        “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这不仅是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所趋,更是新时代国家发展之需。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和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将从2019年3月开始正式开办“回归学堂”学术科技系列讲座。
        何谓“回归”?一方面,“回归学堂”生动反映了北回归线横贯广州的地理特征;另一方面,“回归学堂”更是对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武汉高等学校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四个回归精神的重要响应。
        我们希望以“回归学堂”为载体,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提升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回归学堂第1讲


主题:创新与挑战:在探索中发现

主讲人:杨芳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主持人:林曼曼老师

时间:2019年3月12日

地点:桂花岗学术报告厅


       何为“在探索中发现”?讲座开篇,杨芳老师便为我们生动阐释了本次讲座的主题:研究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并多向生活发问,也许不经意间便能在生活中有所探索和发现。

       接着,杨芳老师用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日常事例进一步解释了如何在探索中发现,例如:从“葛优躺”的现象分析背后的退缩型主体,解读“丧文化”及提出对策;通过“好男人都结婚了吗?”的问题的提出,引发对我国男性工资婚姻溢价的形成机制的思考等等。

       用这些有趣的生活哲学成功引发在场同学的兴趣之后,杨芳老师便将话题回归学术竞赛项目,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挑战杯”等学术科技项目的选题方法、调研方法、比赛时间轴、比赛各阶段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分享了曾经指导的小组的比赛经历,让我们感受到了治学研究的严谨与刻苦。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纷纷积极地举手提问,杨芳老师都一一耐心解答,并不断鼓励同学们:“只要敢踏出第一步,许多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世界很精彩,让我们一起探索、发现和成长!”


杨芳老师讲授比赛的流程与项目

如何创新?为什么说在探索中发现?

1、研究与生活,需要我们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对生活中的东西多提一些问题;

2、研究与生活,可以使我们感悟人生,滋养生命。我们的学术研究应该与生活相融合,与人生经验找到交汇点。

3、研究过程是不断思考、感悟历史、接受心灵洗礼的过程,这个过程让我们不断感悟、也日益开阔和坚强。


创新实验项目:正当时

项目时间轴

2019年3月提交申请书

2019年5月获批

2020年5月中期考核

2021年5月结项


申报程序

学生申报——学院评审推荐——学校评审
 
申报书的填写

(1)申请理由(包括自身具备的知识条件、自己的特长、兴趣及开展本项目的基础等)

(2)(项目创新特色概述(50字以内)

(3)项目实施思路(3000字以内)

(4)项目管理(800 字以内)(项目人员分工和研究时间安排 )


注意事项

(1)申报项目应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要求立论依据较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充实,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可行。
(2)优先支持与专业相关度高、有鲜明创新理念或技术的项目;优先支持产学研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的训练项目;优先支持学生跨学院、跨专业的团队协作项目。
(3)项目的研究周期为一年或者两年,但建议选择两年,在此基础上研究的完整性与充分性可得到一定保障。
(4)项目负责人不超过1人,项目组成员必须有明确分工。且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负责一项创新创业训练或创业实践项目。


挑战杯:积蓄力量,勇攀巅峰

项目时间轴

2020年3月提交申报书

2020年5月学校立项

2020年10月初评

2021年3月终评

2021年5月省赛

2021年10月全国赛


注意事项

(1)注意实时整理资料和研究时的过程记录。

(2)没获得学校立项的项目,学院全部立项资助,没获得学校立项也可以参加校赛初评。

(3)理论是研究的脊柱、资料是研究的基础、方法是研究的工具。

(4)挑战杯大赛是大学生的学术盛宴!


Q


A

提问环节

Q1:如何找理论支持,如何与老师谈论过程?

A:通过看文献得到启发、借鉴,建议同学们多去期刊室,阅读人大复印资料(白皮书)等。


Q2:团队应该如何协作?

A:团队内部分工协作,通过商量加深对研究课题的了解。团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成员们相互尊重、相互包容。


Q3:创新实验项目如何选题?

A:首先要选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其次师生多交流互动,把握方向。


Q4:发布的选题与我们生活联系不大,怎么办?

A:指导老师是有想法的,老师会带着学生一起调研。重要的是思考自己对议题是否感兴趣。

 

Q5:专业性不强,如何找到资源?

A:这就是我建议同学们跨专业,跨学院组队的原因,如果出现队员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指导老师会尽力帮大家找到解决方法。


其他研究项目

  • 2019国仕调查小额资助项目

  • 2019城市矿产小额资助项目

  • 谷琶调查报告大赛

        有兴趣的同学欢迎咨询和报名参加,

祝大家收获丰硕的成果!

详情请登录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网站查询!


摄影|陈晓琳

编辑|薛钡烁 任婉婷 唐晓敏

审稿|麦忻蔚 邓曦瑶 黄琪 文思晴 陈颖茵 张淑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