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信息化赋能“两山”理念诞生地安吉县自然资源一体化数字治理

DIST DIST上海数慧 2022-07-25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2020年11月20日,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了《安吉县自然资源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专家验收会议。专家验收小组认真听取了项目验收汇报,审核了项目相关文档资料、观看了系统功能演示,对项目成果进行了认真细致评审和质询讨论,一致同意本项目通过终验,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项目以信息化全面推动自然资源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在面向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改革等一系列改革要求下,在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按照“融合创新、简化审批、智慧服务”的要求,以“简化、共享、增效”为理念,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目前工作中业务分散、数据共享和利用不及时、审批效能不高、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搭建了“纵向互联互通,横向无缝协同,全生命周期智慧管控”的安吉自然资源数字化管理平台,探索建立了县级自然资源全业务、全流程、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新机制新模式,更好地发挥发展规划的统领作用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作用,提升县域空间治理水平。系统自2020年8月10日试运行以来累计接件1700+件,办结1100+件,迁移4400余件征收数据。系统用户达到500多人,外部注册用户达到40+人次。系统覆盖图层达到300多个,接入省下发数据图层近30个

安吉县自然资源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在具体应用方面,具备“大集中”、“大共享”、“大提升”三大特性,最终实现“一码”智治全面赋能县域空间治理。

一.业务管理大集中

经过梳理分析,形成了7+3大类、46个中类和251项事项的自然资源全业务体系,系统有效避免了业务数据的“打架”现象,实现了土地、矿产、林业等各类自然资源要素从调查监测、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生态修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到确权登记的全周期多级联动、全业务深度融合,实现了自然资源生命周期的智慧管控。

在系统的支撑下,有效缩减了业务办理时间,深化了“最多跑一次”改革。建设用地审批全流程从原来承诺的408个工作日缩短为104个工作日;多个环节改为即来即办模式,取消核发用地批准书等环节,实现新批土地、标准地“零资料”提交、码上直办。

二.空间数据大共享

系统打通省、市、县数据纵向互联互通的同时,扩展现有规划、国土、矿资、林业等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的数据资源,形成了一套包含3大类、46小类、316个图层的县域自然资源数据库,为构建覆盖全域、全要素的安吉县自然资源空间治理的数据底板奠定基础,为各类空间治理决策和管理提供空间底图和蓝图。

三.政务服务大提升

系统实现审批模式从“串联”向“并联”转变,审批全过程电子签章、带图审批、风险防控以及勘测定界比对等智能审批手段,全方位加速项目的落地和实施,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为项目审批提效增速,为行政相对人减负。

01

审批全过程引入电子签章,实现办公无纸化

审批全过程引入企业签章、科室签章、局签章,以电子签章牵引县级与乡镇、科室与科室,让“签章”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02

全过程带图审批,指标智能校核

以办得快、办得好为基准,通过业务指标自动获取、图表实时关联,指标一键智能检测,全过程高效看图、审图,实现从“人审”到“机审”转变,全力提升政府办件效能。

03

全方位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提升管理效能

将各类防控措施嵌入到审批各环节,通过廉政风险防控子系统,实时提醒,实现风险操作预警拦截,最大限度规避风险。

04

勘测定界范围智能比对,提高办公效率

一键检测勘测定界数据与界址点坐标差异,为行政审批人员提供审批便利,规避数据上报错误的风险。

四.“一码”智治,全面赋能县域空间治理

基于“码上智治”思想,结合人工智能、AI、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引入不动产单元码,以项目为单位向后联接立项审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以及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等阶段,向前延展土地供应、农转用报批、土地征拆等业务阶段,建立以“码”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相关链接

我领跑我光荣⑬ | 安吉构建自然资源数字化管理平台

星标 不迷路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