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矿”到“绿”——煤乡庙前镇的生态转型之路

点击上方“当阳电视台”可以订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775widjh3&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一边是每年1000多万元的税收,一边是环境受到污染,水质全部下降为劣五类,两相比较,庙前镇关停了年纳税额超过1000万元的众多煤矿,这意味着要砍掉全镇八成的税收。壮士断腕换来绿水青山,发展却不能因此停滞,来看昔日“煤乡”庙前镇如何破局。

拼资源,庙前镇曾是我市远近闻名的“富裕户”,高峰时镇里将100多家煤矿整合成11家,每年仅税收就有1000多万元,吃“资源饭”旱涝保收,但有了钱的村民却总喜欢往外跑,家乡留不住人。

几年前,村民付菊还是庙前镇一家煤矿的经营者,眼看着荷包越来越鼓,环境却越来越糟,煤矿产量也越来越低,坐吃山空的日子迟早会来,怀着对曾经山清水秀的留恋,她决定响应镇里的号召,关停煤矿寻找长久发展的新路。

抛开能源资源过度消耗的老路,在曾经开山挖矿的山乡,付菊种下了近千亩花卉苗木,眼下紫薇繁花似锦、桂花含苞待放,是风景,也是她的“绿色银行”。

原庙前镇谭河煤矿负责人  付菊

“开矿污染确实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风险性也比较大,投资也比较大,最后决定响应党的政策,关闭煤矿。现在每年来我这里旅游的大概有上千人,每年收入十几万,花卉苗木有几百亩,卖到秭归、兴山、神龙架、荆州这不同的地方。”

随着发展模式的逐渐转变,2016年,庙前镇下定决心,将镇里的煤矿全部关停。主导产业退出后,今后怎么发展,镇两委班子提出将动能从地下转移到地上

庙前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柴伟

“我们最后决定从“黑色经济”走向绿色发展,立足庙前镇的生态资源,我们庙前镇的森林资源达到75%,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面可以大有作为。”

要走绿色发展之路,就要从修复保护环境入手,“放下斧头,拿起锄头,守住山头,护住源头”,庙前镇号召全镇农户每年每家种树要达到10棵以上,树苗、花籽由镇政府免费提供。对毁林毁绿行为,改用处罚和生态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毁坏一棵树木必须补种3棵并保证成活。2016年,庙前镇被评为全国植树造林先进单位,2017年被评为湖北省森林城镇。全镇原本是劣V类水质的水库,到今年底将全部改观。今年以来,庙前镇已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00万元

绿色发展打破了严重依赖资源的“瓷饭碗”,旅游和特色农业更让村民端上了具有品牌优势的“金饭碗”在当阳民天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大门口,开着施拉机前来送稻谷的种植户们排起了长队,当地秋慕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杜兵运来了刚刚收获的三车稻谷。

当阳市秋慕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  杜兵

“他们进的种子统一分配,统一种植,签协议了的,没有什么风险,家里有20亩,总产量3万多斤。”

告别了没有技术优势、没有品牌优势,也没有市场前景的煤炭行业,合作社的水稻具有“秋慕思田”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和有机产品认证,打开了上海、珠海、澳门等地的市场,镇里1000多户村民依靠这一品牌稳定增收。

目前,庙前镇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85家,其中成规模的28家,依托各类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一村一品”,已形成了庙前村茶业、李店菌耳、巩河村青鱼、山峰村苗木、沙河村湿地松、林桥村蓝莓等一系列品牌,越来越多村民通过绿色产业实现了转型致富。

庙前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柴伟

“结合我们庙前镇的生态资源优势,我们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发展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引导煤炭工人转型到绿色发展当中,引导合作社组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形成一村一个产业,一村一个特色品牌。”

其他人还在看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昆山砍人案”警方通报来了!

【扫黑除恶】在当阳发现这12种黑恶势力,请马上举报!

【我为党旗增光辉】王道珍:退休党员心系群众 坚守一线发挥余热

来源 当阳电视台

记者 李伟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