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悲壮的铜鼓包之战

编辑毅蕊 当阳融媒体中心 2021-07-18


点击上方“当阳电视台”可以订阅哦!


话说

当阳


揭秘当阳往事 讲好当阳故事

《话说当阳》第三十五期




永留青史的铜鼓包之战

撰稿:周天裕

内容提要:1940年6月8日至9日,日军集结重兵进攻当阳。当阳县城无险可守,九子山、铜鼓包一带山地成为了阻击日军西进,捍卫当阳城关的最后防线。中国军队在此浴血奋战,使日军受到重创。铜鼓包这个在地图上难于找到的地名,从此载入抗战史册。

本期《话说当阳》节目,为您讲述的就是那场惊心动魄的铜鼓包阻击战。


(点击观看节目视频)

当阳是鄂西门户,是荆州通往夷陵(今宜昌)古道的战略要冲,历朝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当阳县城原本有砖砌的城墙,周长七里零三分,形如筲箕,是万历三年由土筑的城墙改建而成的。1938年4月,为防日军飞机轰炸,便于疏散老百姓,国民党当阳县政府奉令拆掉了。城墙拆除后,当阳城防失去屏障,因此,在后来的当阳县城保卫战中,九子山、铜鼓包等山地,就成为了阻击日军的主阵地。

国军设防九子山 东北山地成为主战场

1940年5月16日,日军攻破襄河防线,向西推进,跑在最前头的就是231联队。6月6日,荆门县城陷落,日军头目狂妄叫嚣:只要攻破当阳,到达国民政府陪都重庆,就指日可待了。但是,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攻占当阳时,遭到了中国军队的坚决抵抗。

翻开历史资料,敌我双方高级军官这样描述当时的战场情况:1940年6月7日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发给蒋介石的密电说:“敌骑一部,本日窜至十里铺、河溶镇”。

佩剑将军张克侠,在1940年6月7日至10日的日记中写道:6月7日早上,到淯溪河时,街上居民已逃走,日军飞机到处狂轰滥炸,“虽设阵地亦有守兵,而极单薄。今日奉命将总部移远安坐镇,故决定明日先至青溪场干训班处。”他说的干训班,是指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主办的,共有9个班、计900名学员的干部训练班。这些学员都配备了武器,后来参加了第2军9师张琼部在青溪王大岩围歼吉罔联队的战斗。

日军231联队联队长尾浦银次郎在他的回忆录中说:“这里就是宜昌作战的真正战场,攻击当阳东北方敌人主阵地的战幕就此拉开了”。尾浦银次郎说的主阵地在小烟集、龙泉寺、清水铺、上下周家冲、铜树垭、铜鼓包和长坂坡到九子山主峰这一带,长坂坡到九子山主峰约8公里。

守卫这一带的国民党军队,是第18军11师,11师是陈诚的老班底,刚从湖南赶到当阳,暂归第2军指挥,师长方靖,副师长胡琏。方靖以33团据守长坂坡南正面,以31团据守北面及西北的九子山,以32团守东正面,以补充团为师预备队,控制当阳城区及长坂坡。

31团的阵地筑有纵横交错的混凝土条状工事,由北至南设防线三道。直到现在,九子山上的战壕还保存完好,战壕挖得象蛐蟮,弯弯绕绕,又相互连贯,隔一段距离,挖一个横向的地洞,用来储藏弹药和躲避炮击、轰炸。

6月7日下午2时,日军由荆门郊外马鞍山西进,15时40分攻破中国军队防线,在大烟集西面苦战了一夜后转攻当阳淯溪镇和小烟集村,在涉过村西向南流的瓦岗河时,中国军队在清水铺后面用迫击炮、野战炮一起开炮,杀伤大量日军。

9日清晨,日军从龙泉寺北面向九子山国军阵地再次进攻,直到下午1时,才完全占领我军阵地,日军伤亡惨重,尾浦银次郎在回忆录中说:“各中队的兵力因伤亡和病员大幅减少。由出兵时的200名,除去警备地留守人员外,只剩有60至70名。”

当时的战况异常惨烈,国军将士也伤亡惨重。2006年3月初,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周天裕在走访淯溪、小烟集、周家冲几位目击战斗的80岁以上的老人时,他们回忆说:方靖31团的一位连长,姓李,名字记不清了,头颅被打开了花,在数不清的死尸中,唯有他端坐不倒,鲜血顺着鼻梁、下巴往下淌,右手还紧握手枪不放。他喂的一只花狗,不吃不喝,为他舔掉血渍,五天五夜不走,像一位尽职的护士。李连长牺牲的地方,就在龙泉山南头山脚田埂子下。

我军死守铜鼓包 日军叹为凄惨痛苦地

从清水铺向前,不多远有一个平缓的山口叫桐树垭,它的西边有一个马鞍形的山岗叫铜鼓包。相传,因三国时赵子龙大战长坂坡,曹操于此击鼓观战而得名。铜鼓包,这个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山包,在当阳阻击战中,成为了日军的伤心之地。

日军231联队长尾浦银次郎在他的回忆录中说:“6月9日,夕阳开始快速向西倾落的16时40分左右,友军的飞机前来轰炸铜鼓包阵地,枪击也增加了……高地后方,是给我军造成凄惨和痛苦的敌野战炮阵地。支援第三大队的独立山炮部队从刚刚得到的高地上,向其猛烈开炮。炮弹落在正开始退却的敌炮车挽马中间,轰然爆炸,可以看到中国兵和马匹被炸飞的情景……当阳附近的敌人兵力是第1、13两个师,约3000人。装备有75门大炮。敌人在这里遭受的损失是1500人左右。而独立山炮大队的损失是人、马各死伤17个(匹),炮弹消耗约800发。缴获的是三八式野战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炮身上刻着‘大阪兵器制造厂’的铭牌。是日本不负责任地卖给中国的。看到这个铭牌,知道由父辈卖出的东西,儿子们却因此遭受到痛苦。后来听铲除顽强抵抗的敌人战壕的人说,战壕里还有一脸稚气的十八九岁的少年兵。他的脚被锁固定着,处于不能退却的状态。像这样,只能拼死抵抗到最后。对我们而言这是绝不能想象的事情……”


尾浦银次郎说:“第一大队多有牺牲者,计有第一中队的永井上等兵(广岛市人)等3名,第二中队的吉田上士(高田郡人)。在第三中队有栗栖一等兵(加计町人)等3名,第四中队新上等兵(白木町人)等4名,还有一机枪中队,都在这个当阳东方的高地上,成了护国之神”。“第三大队突破第五线阵地时,布置第二大队作为预备队。第二大队损失虽小,但第七中队的久保崎上士(大柿町人)等两名,第八中队的久川一等兵(高宫町人)等4名,都奉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傍晚时分,枪声也相继稀落下来……户外已是薄暮。不久,大队长走到外面看看,并站在松林里一个小高地上。‘啪’的一声枪响,大队长轰然倒在地上。附近的人急忙跑到出事的地点,大声地呼唤,因头部被击中,已经毫无意识了。不是来自已经黑暗的远方的狙击,也不像是抵近距离发射的子弹。不管怎样,就是这么不幸的一粒子弹,在一瞬间里,悲惨地夺走了大队长的生命……”“就这样,9日的激战闭幕了。这是漫长而又痛苦的一天。”

国军撤退焦土抗战 当阳沦为人间地狱

就在铜鼓包枪声渐渐稀落的时候,娘娘庙里的尼姑文玉正挽着裹着小脚、身体瘦弱的师父,慌慌忙忙向玉泉山的方向逃亡。当她们上了猫子山时,娘娘庙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庙四周的民房一片浓烟,火光冲天。

娘娘庙在长坂坡西北一华里,文玉与师父在此住了多年,自日军逼进当阳,这里便成了国军的弹药库,连文玉的床底下也堆满了子弹箱。日军占领铜鼓包时,驻守娘娘庙的部队开始行动,搬子弹、烧民房,实施焦土抗战政策,被烧民房20余栋,来不及搬完的子弹、炮弹、手榴弹,一是引爆,二是丢入娘娘井中。

2006年春,我市文史专家周天裕在当阳河溶镇文玉养女家中,找到了这位年过八旬的老尼姑,她说“当时我挽着师父上了猫子山回头看时,国民党军队已将庙周围的民房点燃了。后来回来修庙淘井,在井里还捞出一些手榴弹、子弹。”

日本防卫厅编写的《陆军作战史》中的一幅图标明:日军第13师团占领河溶的时间是1940年6月9日17时20分,占领当阳县城的时间是当日17时,占领当阳全县的时间是8至9日。

日军攻陷当阳后,将师团司令部设在玉阳山上,在城内划分军事区、难民区,古老的东门城楼为日军宣抚班盘踞之所。同时,日军在当阳全境分设了军事据点54处。从此,城里城外成为了人间地狱。


来源 当阳市融媒体中心

《话说当阳》栏目组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