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悦读沮漳▪诗颂当阳】过年 (作者 : 史发竹 朗读者:秋桐)

当阳融媒 2022-10-25

点击上方“当阳融媒体中心”关注我们



作者史发竹,女,汉族,祖籍重庆巫山,1973年出生,中共党员,三峡移民,湖北省作协会员、宜昌市作协会员、当阳市作协理事。喜好文学,自2009年开始,在全国多家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和书评三十多万字。2012年结集出版《鲜活的竹》;2015年秋,写成了一部三十万字的移民长篇小说《碧莲》。







过年

作者:史发竹  朗读者:秋桐

王二妮的《过年的味道》一遍遍在耳边响起:“你问我过年是什么味道?……”我就想起了妈妈亲手包的猪肉水饺,想起我穿着那件妈妈亲手给我做的碎花棉袄、想起一家人围坐八仙桌上吃年饭时的快乐欢笑。想着想着,忍不住热泪盈眶。

一直在爸妈身边享受年味的我,96年出嫁,98年从巫山移民到湖北当阳,年味在时光的流逝里慢慢地变了,我也从小女孩到充当妈妈的角色了。

当阳人大年初一在父母处过年,初二就开始走亲访友,亲朋之间的感情就在这样的走访中维系着。搬来湖北20年了,我每年都要去拜望一位非亲非故八十高龄的老人。记得我刚刚移民到当阳孤寂落寞时,老人给了我亲人般的关怀和温暖。如何感恩,是小时候妈妈教我的。妈妈说不到“滴水之恩当涌泉之报”那样文赳赳的话,但她总是用实际行动报效曾经帮过自己的每一个人,也用自己的爱心去帮扶生活中的那些弱者。这些年来,我也一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扶那些需要帮扶的人。唯有如此,才过得开心。当感恩变成一种本能,生命的色泽就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当阳人的年席可谓丰盛极了,在河溶,还有古传的六大六小。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每家餐桌上都少不了肉糕(或鱼糕)这一道主菜。我偏爱肉糕,听当地人闲聊时说将瘦肉末、肥肉丝、鸡蛋和干粉糅合紧凑再蒸熟即可。自以为聪明的我花了半天时间,总算大功告成了。揭开锅盖,喷香喷香的,只是颜色不如本地人做的那么好看。于是递给女儿一块,女儿连连说好吃,紧接着又哭着说:“妈妈!掉地下啦!”我一看,女儿手里的肉糕全散了,一点粘性也没有,老公筷子上的也掉一半在地下了。看着老公似笑非笑的样子,我有点懊恼。连忙跑去请隔壁的大妈帮我看看是咋回事,大妈尝了一下说:“哎呀我的幺闺呀,味道不错!就是肉、鸡蛋和干粉的比例不对——鸡蛋太少了,粘性不够大。必须按一斤肉、三个鸡蛋、八钱干粉和适当佐料的比例糅合才行,煮熟后再抹上淡黄,这样颜色才是黄色的,才好看。”我谢过大妈,突然懂得了做肉糕的几个不可忽略的细节。我忽然觉得做肉糕与写小说有着很大的同源性,肉末和肥肉丝相当于写作素材,蛋清和干粉的混合液相当于经脉和主线,蛋黄和佐料是细节和情节,如果经脉与主线不突出,文章则一盘散沙,如果没有细节和情节,作品就会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和味道。以致每逢过年做肉糕时,我就像写作时那么认真。我想一个人的成熟都是在不断探索和不断进取中潜移默化的。

老家的年在我的脑子里已经根深蒂固了。从腊月二十七妈妈就开始忙碌了——打豆腐、磨魔芋,二十八炒瓜子、花生、油炸酥肉,七不炒(吵)八不闹是仙人留下的古训。大年三十,最忙的自然还是爸妈了,天蒙蒙亮,爸妈就起床了。爸爸在堂屋里忙着打扫卫生,直到窗明几净。然后爸爸开始贴对联,在老家,过年时几乎每家门上都要贴上新年对联,以示吉祥。自家的对联贴好后,爸爸又去帮着叔叔伯伯们贴,因为那些对联大多出自爸爸之手。记得爸爸是村里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位教师,我也以此为荣。妈妈则在厨房里麻利地忙碌着,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在满满的木甑子米饭里插八个气眼?妈妈笑着告诉我:“这叫顺气。尤其是过年,与家人相处一定要和和气气的,说话的语气一定要柔和,和气生财、气大隔财是老辈子流传下来的古训。特别是女娃子,成家了就是媳妇和母亲,家里兴不兴旺与女的贤不贤惠有蛮大的关系。女人是财也是水,所以女人作为家里的半边天,一定要温柔贤惠柔似水。女人将家里安顿好了,男人才能安心在外挣钱养家。”我又迫不及待地问妈妈:“平时蒸饭都只蒸半甑子,今天怎么蒸满甑子啊?啷个吃得完啊?”妈妈温和对地说:“年饭就是要多做点,年饭吃不完预示着一年都有吃不完的饭。”在那个饥饿不饱的年代,一家人能够吃上饱饭是一个做母亲的最大心愿。我像跟屁虫一样跟着妈妈转个不停,关于做年饭的所有细节我几乎都能背下来了,妈妈所说的那些话,我也刻骨铭心了。不知不觉,一桌出自妈妈之手的、丰盛的年宴即将开始了。妈妈让我和爸爸去请爷爷奶奶来我家吃年饭,爷爷奶奶来后并不先入席,等爸爸在院坝里点燃鞭炮,进屋来关上门,拉亮电灯,然后将桌子的上方摆上几双筷子,口里念念有词:某某仙人、某某太上老君快来吃饭,保佑我们全家平平安安!然后爷爷奶奶被爸爸请到上席,我们一家六口依次而坐,刚好八个人,满满的一桌美味佳肴无不挑战我们的食欲。要么十六个菜,要么十八个菜,正好应了“六六大顺”和“要发不离八”的吉言。爷爷大声说:“好好好!家有老,千般好!新年吉祥啊!”于是大家举杯站起来与爷爷碰杯,爷爷在整个巫山后山上都是举足重轻的文人,碰杯时脸上的笑容就像孩子般纯真。奶奶则开心地对妈妈说:“你昨天晚上给我送去的那一大瓷盆糍粑、酥肉、豆腐和魔芋粉够我和你爸吃一个月了,辛苦你了啊!”妈妈只是憨厚地笑着:“喜欢就天天吃,不要细着,放久了会上霉的。吃完了我再做。”奶奶是大家闺秀,读了不少书,说话时轻言细语,妈妈没读多少书,嗓门自然比奶奶高,但孝心真诚完全写在脸上,诠释在声音里。

每逢过年,我们都要提前给巫山的公婆打电话,邀请二老下来过年。今年十月我就给婆婆打电话了,婆婆说今年要给外婆立碑,可能来不成。我若有所失,但公婆在电话里朗朗的笑声却深深地感染并慰藉了我。年轻时我与婆婆免不了会有一些小摩擦,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也在慢慢地变老,时间让我理解了婆媳之间的摩擦与融洽。记得前年,婆婆在我们家住了一段时间,我下班回家,发现家里似有异样,敞亮多了。原来是婆婆将楼上楼下的书帮我收拾并全部放到书房了,只剩下床头柜上一本。婆婆说床头柜上放一本书可以,放多了睡觉会感到压抑。这些回忆于我都是财富,我一直将它们贮藏着。物质上我可能很贫乏,但在精神上,我是富足的。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欣慰的呢?

前天妈妈在电话里问我,今年可不可以回巫山过年?妈妈说我又二十年没与他们一起吃年饭了,问我还记不记得她亲自教我做豆腐的情景?妈妈的声音里满是期待,她教我做豆腐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对于妈妈亲手做的豆腐,我尤其留恋。两个月前,我去生鲜区买菜,突然闻到了那股久违的豆腐味道,我弓着身子,让鼻子与豆腐保持零点一的距离,我像一个饥饿的孩子,拼命地吸吮奶汁一般地嗅着那股豆腐味。那天中午下班回来,我做了一道最简单的白菜豆腐汤,除了油盐,什么都不放。那餐饭我一个人吃了半个小时,我努力咀嚼的不只是那种原汁原味的黄豆清香,还有妈妈的味道。

又过年了,我的思念凝结成妈妈的字花,在心里悄悄地开了;我的乡愁凝成了一片片竹叶,在心里悄然地绿了。在远离故乡的日子里,我的心灵之树在思念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成绿荫。纵然成不了别人眼中的风景,也足以慰藉自己远离亲人孤寂的灵魂。






由当阳市融媒体中心和当阳市音乐朗读学会联合开办的《悦读沮漳·诗颂当阳》节目,于2018年11月中旬在当阳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在这里,朗读者们将用一首首动人心魄的经典诗歌朗诵,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以真挚的情感礼赞党和祖国,歌颂家乡的美好,与您一起分享每一次精彩的声音盛宴!
       如果您爱好阅读,如果您有分享作品的渴望, 请您参与到《悦读沮漳》节目当中。这里始终有一支话筒在为您守候。期待您就是下一个朗读者!

欢迎收听当阳人民广播电台调频100.9兆赫
节目播出时间 每天20:40
商务合作热线:0717-3239550

其他人还在看

【春晚预告】明晚见!当阳市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
【围观】前英村的这场乡村春晚嗨翻了!
【提案追踪】畅通“生命通道” 保障消防安全


来源 当阳融媒体中心

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 李李林  编审 肖秦倩  终审 胡旭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