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古董”的故事

当阳融媒 2022-10-25

作者:赵发清,男,生于1961年1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中专文化程度,1981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当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办公室主任、农艺师。曾在《湖北农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农技服务》、《农村经济与科技》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朗读者:陈金林,在当阳市草埠湖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作,热爱音乐、朗诵与绘画。凭着一颗对艺术执着的心,多次参加歌手大奖赛和朗诵比赛。通过一次次的比赛认识更多的良师益友,从而锻炼和提高自己,并创作歌曲《芦花开了》和《我在草埠湖等你来》,奋力追逐着自己的艺术梦想。

一把旧藤椅


作者:赵发清   朗读者:陈金林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一把非常普通的藤椅,具体购置日期已无从查考,大概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物件,据说是从农业局机关“下嫁”而来,距今约四十多年。它形态方正,有棱有角,靠背高扶手低,坐着十分舒服,看起来十分普通,一直为单位内设站办公用椅。

这也是一把非同寻常的藤椅,除了其“椅龄”大“工龄”长之外,经历也颇为丰富,至今已陪伴过五、六任站长和几十位农技人员。无论人员如何变动,环境怎样改变,这把藤椅始终伴随在农技人员身边。它见证着农技部门的成与长,见证着农技推广事业的兴和衰,也见证着农技人员的苦与乐!

一把旧藤椅,几多难忘事!普通藤椅应属低值易耗品之类,使用年限充其量十来年左右。这把藤椅之所以保存至今,与单位老同志不无关系!仔细观察这把藤椅,有一种历经沧桑的感觉,它大大小小零零碎碎修补过十多处。椅子的骨架系统和受力部位当初是竹制的,由于长期“忍辱负重”“伤痕累累”,“骨折”现象严重,不少有心人对其进行过维修保养,有用铁杆加固的、有用木片垫衬的、也有用竹杆绑缚的,绑绕的材料有铁丝、塑料绳、塑料带、塑料包装带不等,两边扶手上还缠有塑料胶带,看起来既“心疼”又“滑稽”。2013年因市里重大工程建设——新建当阳四桥,单位要搬迁到新址,当时曾有人提出将这把老旧藤椅扔掉,阮永胜、梁建华等几位老同志坚持把它带到了“新家”。近年因椅子破损更加严重,放在办公室有损单位形象,又有人建议将其丢弃算了。几位老同志说,不要丢,修修补补还能用。看见藤椅破烂不堪地躲在办公室一角,阮永胜同志找来工具和材料对其进行了再次维修加固,放到阳台上供农技人员下乡劳作回来时休憩。虽然老阮同志已退休近两年,但这把旧藤椅依然在发挥作用。

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一直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单位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无论是在经费短缺的困难时期还是费用相对宽裕的“小康”阶段都没有“大手大脚”浪费过每一分钱。现如今,单位仍然隅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外迁工厂所留下的一栋老旧办公楼里办公,砖混结构的房子,木制“土气”的门窗,水磨石的地面,简洁实用的电器……尽管办公条件十分简陋,但同志们毫无怨言,大家认为原生态的环境挺好的。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中央政治局制定出台了“八项规定”,作出了“打虎”“拍蝇”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各地各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意见和办法,得民心、顺心意。作为国家机构更应养成勤俭节约廉洁奉公的良好习惯,从细微小事做起,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在事业上,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惟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址。

如果您爱好阅读,如果您有分享作品的渴望, 请您参与到《悦读沮漳》节目当中。这里始终有一支话筒在为您守候。期待您就是下一个朗读者!

欢迎收听当阳人民广播电台调频100.9兆赫

节目播出时间 每天20:30

商务合作热线:0717-3239550



其他人还在看



 当阳首例ECMO抢救病例成功上机
•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一图全读懂
• 静姐喊你去摘果子啦!!!

来源  当阳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 李李林  编审 周媛君  终审 胡旭

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