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新韵丨阳光下,我的家乡

当阳融媒 2022-10-25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乡情是镌刻在记忆深处的故乡山水

是停留在舌尖上妈妈的味道

是脑海中熟悉亲切的乡音……

从古至今,游子对家乡魂牵梦萦

而家乡的美

在山水、在美食、更在人心

当阳人民广播电台与市文联

联合推出《悦读沮漳·乡村新韵》节目

今天走进第九期↓↓↓


▲朗诵者:王静雯,当阳一中高二(11)班学生,16岁,热爱绘画、配音,现为校播音社成员。

 ·阳光下,我的家乡·

作者 陈冬阳

梦里是青黑的瓦,砖红的墙。不宽的路,矮矮的房。暮色四合,有炊烟袅袅,呼儿唤女的声音响彻云霄,孩子们笑闹着在妈妈的嗔怪声里,从四面八方跑回家......这个梦发生的地方,是我的家乡王店,准确地说是十多年前的王店。王店是一个小镇,坐落在当阳市西南方。普普通通、平平常常、没有故事、没有过往。睁开眼,新的王店展现在眼前,似乎依旧平凡,但,好像也有些地方,不与从前一样…拂晓的面纱轻轻揭开,阳光倾泻,就开始了一天的故事…早晨的阳光,照耀到早餐店的热汤,小店不大,但也有经营妙方。若急着上班上学,三个馒头两个包子,两个饼子一根油条,再握一瓶豆奶,足够半天的营养。若是有那闲情,稳稳坐下,花饭豆饼,配冻鱼扣肉,最好能再来一份心肺汤。我最喜欢的,还是软糯白胖的“毛果团子”,菜叶包裹,糯米做皮,馅儿是腊肉萝卜,咬一口粘牙又烫,但好吃得舍不得放。咸味绿豆汤也颜有特色,大骨熬制,生姜花椒提味儿,绿豆颗颗绵软,清热下火让人顾不得烫。假如住在村里,不能日日上街,也有沿袭传统的货郎,“老面馒头”“醪糟油条”“馓子麻花”,坐在家里,也有美食在走街串巷。上午的阳光,照耀到热闹的街市上,各类商店忙碌异常。闲不下来的老大爷老大娘,携着家里的农副产品,开起了“批发市场”。自家种的辣椒、没打过药的樱桃、吃玉米虫子长大的走地鸡、手工编织的竹篓…也有外地的“稀奇货”呢!本地不常见的芒果摊前“9块4,给10块,再送一个!”摊主满是汗珠的脸上,因顾客围绕,溢出羞涩的笑。“我拿两个盆子,给我送个勺子撒”,“哈哈哈,没得问题,俩选”,五金杂货摊前,也是热闹非凡。各大超市也不甘示弱,放下身段,货架推到门口,售货员大声叫卖,引的顾客驻足观望。中午的阳光,照耀到条条马路上。以前灰尘四处扬,下雨只能在黄泥里慢慢徜徉。小小的我曾穿着雨鞋撑着小伞走在泥水路上,心里万般期望脚下淅沥的黄泥能变成坚硬的水泥。几年前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王店几乎处处通了水泥路。出行变得方便起来,现在,哪怕是下点儿小雨,也有行人如织。水泥路面上,纤尘不染,只因村村都有维护员,他们清扫路面、收拾垃圾、清理杂草。一天天的,人们也不乱扔了,路边“自动形成”的垃圾堆不见了!想必从空中俯望,条条大路已连成蛛网。下午的阳光,照耀到田间地头上。片片秧田郁郁葱葱,随风翻起阵阵波浪;棵棵玉米笔直端庄,如同士兵一样,油菜杆整齐躺在田埂上,俨然是完成了一生使命的安详模样。菜园子里,茄子绽开了第一个微笑,豆角在枝头肆意炫耀,西红柿因努力变红憋绿了脸…再向远处眺望,那绿树上的一个个圆圆的“金稞子”是什么?走近一瞧,原来是枇杷合作社的枇杷园。近年来,王店的农民们把脚踏入了绿色生态种植的新路子上,不局限于粮食种植,也开始利用土地条件,办起了果园。真可谓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颗颗“金疙瘩”不负农民伯伯期望。傍晚的阳光,照耀到从不引人注目的道路两旁。你该有疑问了,道路两旁,除了水沟杂草还有什么可看的?从前是,可现在不一样!王店镇开展了“三专八评”专项活动,号召群众开展环境整治和庭院建设。政府起了带头作用,公共区域的绿化由政府设计。行道树的外圈,砌起了“小院墙”,小花小草依偎在大树旁;从前路边的荒地杂草,开垦出来,朵朵鲜花竞相开放;还有呆萌的松鼠、可爱的熊猫、挺拔的松柏、雍容的牡丹…由画家妙手丹青,跃然在路边大石头上。这股春风之下,颇有几分闲情逸趣的王店人坐不住了,挖沟平坑、种植掩土,这个季节来王店,保管你在家家户户门口看到争奇斗艳的花儿,美丽王店换新装!星光熠熠,明月生辉,一日王店之旅画上句号。躺在舒服的大床上,闭眼准备进入梦乡。我又开始畅想:再过一个二十年,我的家乡王店,又会变成什么样儿?

END


如果您爱好阅读,如果您有分享作品的渴望, 请您参与到《悦读沮漳》节目当中。这里始终有一支话筒在为您守候。期待您就是下一个朗读者!

欢迎收听当阳人民广播电台调频100.9兆赫每天20:30 不见不散商务合作热线:0717-3239550

其他人还在看



• 这个视频打动了我!当阳,梦想出发的地方…

 春风十里,不如学“雷锋”的你~

• 当阳的她上榜“宜昌好人”!

来源 当阳融媒体中心  编辑 鲍安琪编审 王瑞  终审 胡旭  监制 张勇

在当阳 爱当阳 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