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历的军备竞赛——北大教授对应试教育的批判与反思

2017-08-18 棕榈大道 棕榈大道美高申请

棕榈说


作为应试教育的过来人,我们深知为高考复习时的疲惫,也了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艰辛。但,纵使青春年少怨念百生,我们依旧无力阻挡它带给我们深深的烙印。其实,我们早该有所反思……


本期我们新开设的棕榈荐书专栏,依托北大教授郑也夫的《吾国教育病理》和大家一同探讨国内教育现状,力求使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有更清晰的把握和认识。



北大社会学教授郑也夫的《吾国教育病理》针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局面进行了深刻地剖析与思考。


我们推荐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为和大家吐槽中国教育之诸弊病,而是意在向诸位即将或已经卷入中国教育体制的学生家长们分享目前教育状况的背景、实情、原因,使大家对孩子所受的教育有一个清醒的把握。


目前中国教育最大的痛点,即高考催生的诸多问题。高考是一场携带数理化等科目的现代科举。它在筛选人才上最大的问题是,“无休止地驱赶考生们通过复习,适应和精通一种模式”,严重扼杀具有创造潜力的人才。孩子们无法在一个宽松、宽容、自主、自在的环境中学习。这样的教育培养不出一流人才,却让大多数人陪绑,“度过辛劳而不愉快的童年和青少年期。"


我们相信,孩子的成长,包括他们潜力的发掘是需要有适度的动力,以及内在的兴趣来支撑的。过度辛劳紧张的学习环境,即过强的外部压力和干涉反而会摧毁孩子正常成长的步调,对于创造力和兴趣的发掘也是没有丝毫好处的。孩子们正常的生命轨迹被打乱,毁于忙碌。


学生时间的剥夺,在郑老师看来,其所依赖的手段是奖惩:胡萝卜加大棒,构成控制。当代教育的特征,就是直接依赖奖励和表彰。


“宏观地看,一本,名校,北大清华,构成对学生最大的奖励。微观地看,奖励和表彰贯穿于十二年的中小学教育中。无穷的考分排队在班级内公布……” ,而“奖励和表彰对提升才干和道德都弊大于利,对学习和科研的奖励,或导致当事者选择捷径,扼杀智力上的探索和漫游。”由于奖惩,不能得到考试成绩回报的师生交流讨论被挤出课堂,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成为主宰,这不能不说是一场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危机。


以上所说,只是本书的冰山一角。事实上,就学生的培养问题,郑老师也从教育的本质等多方面进行阐发。当下教育的重点是以教为重。其实,学比教来得重要的多,因为知识可以被短时间灌输,但转化成智慧和技能的过程,则全要靠自己的感悟摸索。学有所成的人是会自学的人。因此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教什么,而在于教导孩子们学会学习。教育不能逼迫你全部学科优秀,而是要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除却教育的本质,就具体学科而言,本书也不乏睿智之见。以语文为例,郑老师称之为“政治与科学夹缝中的文学”,其意在说明,当前语文教育的政治话语和科学话语的渗透之深。比如科学,准确地说是工业,导致我们追求效率,追求规律和确定性;导致教师的教授过程中,不断提供明晰的、排外的解释和答案,并“最终体现为标准化试题”。


国内的教育现状令人深思,而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家长对现有国内教育制度有了觉醒和认识,才有了留学低龄化的热潮。从某种程度上,低龄留学现象是家长的期待,希望自己家孩子能够摆脱军备竞赛式的重复训练,能够从根本上建立自己的批判和创新思维模式。


《吾国教育病理》在对中国现有教育的深度剖析上,不乏作者其人的深入思考,值得家长们仔细体味,或许您可以从中找到共鸣,并有所收获。


我们为您精心准备了《吾国教育病理》的PDF电子书,您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吾国教育病理,即可免费获得下载链接。




作者:  郑也夫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郑也夫

1950年生于北京。初中即将毕业时遭遇“文革”。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市交通顾问。曾任央视《实话实说》总策划。



棕榈荐书专栏

旨在帮助广大家长了解先进教育理念,同时启发孩子们展开批判性阅读及深入思考。我们每周会介绍一本教育或少儿阅读类好书,您可以在文末给我们留言,一同讨论对教育的思考;也可以给我们推荐好书,我们希望能够搭建一个阅读、思考、分享、交流的优质平台,期待您的参与!



内容编辑 | 朵朵米拉

END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