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邢福义 | 语言的文化与文化的语言

语标 2021-12-2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Author 邢福义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汉语学报》主编邢福义先生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众多纸质媒体上发表多篇有关汉语语言学研究的文章。后邢先生将这些文章整理成一集《光明语学漫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书中的文章关注社会语言文化生活,文字深入浅出,耐读有趣,既适合语言学研究者阅读,也可看作是一本语言学普及读物。

今特刊精彩章节,使读者们更好地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的文化

与文化的语言


文 | 邢福义


语言与文化关系之密切,也许可以用“水乳交融”来形容。例子俯拾皆是。庾信《马射赋》中有“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一联,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化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于是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与……齐……,……共……一……”之类是语言格式,但它一旦撑起了名句,充当了名句的基本框架,便同名句一起升华成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现象。因此当我们读到金庸《天龙八部》三十二回中“不知此人请了哪一个腐儒撰此歌功颂德之辞,但听得高帽与马屁齐飞,法螺共锣鼓同响”这样的描写,就很自然地想起王勃的佳句,也就很自然地产生强烈的对比,为那是何等淡雅清丽和这是多么龌龊庸俗而不禁哑然失笑。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好比镜子或影集,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犹如管道或轨道,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一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当然,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而是部分与整体的对待关系。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我们研究语言与文化之间符号与管轨的关系,立足点是它们之间的点面对待关系。

语言工作者应该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之研究。结合文化来研究语言,是语言学研究特别是中国语言学研究的一个传统。举例来说,汉民族文化对于汉语词汇的发展、汉语词义的演变、汉字的创造和使用等等的影响,这是十分明显的。那么,汉语语法的形成和发展会不会也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思索的问题。汉语语法重“意”不重“形”。形式上框架简明,没有繁多的标记;表意上灵活多样,隐性语法关系十分丰富。理解汉语,特别是阅读汉语古籍,最主要的障碍不是语法。正因为如此,我国古代率先出现的语言学著作是讲词义、讲文字、讲语音的《尔雅》、《说文解字》、《广韵》等等,而不是语法学专著。琼瑶的小说《哑妻》中有这么一段描述:



雪儿望着爸爸,然后垂下头去,找了一根树枝,在地下写:“你是我的爸爸?”

柳静言点点头,雪儿又看了他好一会儿,然后写:“爸爸,你想死我们了!”


不必在形式上有什么特定的标记,以汉语为母语的人都懂得,“你想死我们了”等于“我们想死你了”,也等于“你让我们想死了”。这种特殊句法的成立,有其自身的规律,但那是语法研究的专题,可以不说。这里我们感兴趣的是这个句子表面上像是主动句,表意上却是被动句或使动句,对话者和我们读者理解起来不仅不困难,反而感到自然而亲切。这是不是表明彼此具有共同的文化心态?是不是表明,汉语的这种重“意”不重“形”的语法,跟汉民族的含而不露的文化心态等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

文化语言学的体系组建,不妨提倡不同角度、不同途径的探索。探索的结果,或许可以形成文化语言学的不同分支或不同流派。

着重从相互关系上阐述文化语言学,这并不意味着文化语言学的结构只能如此,也不意味着这样的文化语言学的结构是最理想的。我们深信,作为一门学问,文化语言学同其他任何学问一样,一定会随着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而不断发展,不断成熟,不断完善。

《光明日报》2002年12月5日


插说




本文选自湖北教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的《文化语言学》第一版序。

《文化语言学》出版之后,梁枢先生到华中师大语言研究所来访问。梁先生是北京大学高材生,《光明日报》的高级编辑。他学识渊博,头脑清晰,我们聊了个把小时。这是我跟梁先生的第一次见面,从此我们成了知心朋友。他把这本书带了回去,将序言的最后一自然段删去,定题为“语言的文化与文化的语言”,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出来。这是我们合作的一篇文章。

后来,于2000年《文化语言学》增订本出版时,我又写了一篇增订本序。下面是增订本序的一部分,剪录于此,借以补加同一命题的若干语用实例:

社会发展越急剧,人的思想越活跃,语言和文化的交合也就越发加速,越是多姿多彩。

……

就一般性的语言运用而言,不管人们的思想触角伸向何处,我们几乎可以经常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巧妙融合。蒋子龙写了一篇《畅叙黎子流》的小说,其中对某些地区、某些部门一、二把手之间闹矛盾发出感慨,说是形成了一条规律:大凡“内战内行”的大多“外战外行”,而最后倒霉的还是老百姓。小说接着写道:“市长和书记之间能够唱‘哥俩好’,其他人就会大唱‘团结就是力量’。”(《中篇小说选刊》1997年第4期85页)《哥俩好》是一部群众喜爱的喜剧片,《团结就是力量》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它们都属于文化。然而,把它们的名称作为一个短语用到动词“唱”的后边,形成一个动宾组合,便能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恰到好处地表述了一、二把手搞好团结的重要意义。由于“哥俩好”和“团结就是力量”本是两个名称,其内涵却又十分丰富,其字面却又十分切合意旨,因此话说出来语意双关,不仅显得很有风趣,避免了平板的说理,而且能够打动人,使人深受启迪。这样的精彩用法,表明了语言运用中文化因素的闪光。

一、二把手的团结属于“大事”,我们再来说个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蒋韵《现场逃逸》这篇小说中有这么一段描写:



“鳜鱼是活的吗?死的我可不要。”

“瞧您怎么说话。”跑堂小姐笑吟吟望着他,“能拿死的蒙您吗?昨天才从海里打捞上来,空运来的。”

小姐飘然而去许久之后,林则才收拢他大张的嘴巴。“什么时候鳜鱼变成海鱼了?”他问胡石。

“这都不懂?人都下海了,何况鱼?”胡石笑嘻嘻回答。

(《小说月报》1997年第6期71-72页)

……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鳜鱼是淡水鱼,不是海鱼,“下海”的“海”跟“海鱼”的“海”已经不是一回事,一个人不会因为“下海”便成为“海人”。跑堂小姐的“广告”没做好,说话出了漏洞,弄巧成拙。林则那一问,已够幽默;胡石这一答,更是出奇制胜,妙语怡人。胡石巧妙地在“海”字上做文章,把二者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类比推理,跟当今的社会风气开了个小玩笑,让读者也跟着十分开心。这样富于风趣的言语,是才情和智慧的生动反映,这里面同样有着文化因素的闪光。

诚然,值得发掘和解释的现象非常之多,而且越来越多,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十分必要,大有可为。而任何一种研究事业,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事业,都总是跟着社会的前进而前进,随着研究对象的发展而发展的。……


图书信息

★《光明语学漫录》★


邢福义 著

本书是一本适合大众的语言学科普读物,收录邢福义教授从其2002—2017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公开发表的三十余篇文章,按时间先后排序,都和汉语研究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每篇文章“通过说事讲一个道理,这道理或是文化上的道理,或是问道治学的道理。文章耐读,有文趣,可做范文”。部分文章的末尾附“插说”,或做些说明与解释,或引入相关的短文,把文章和其他人、事联系起来,增加了文章的信息量,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


目 录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01.语言的文化与文化的语言

02.语言学研究跨越式发展令人瞩目

03.在突破口上——谈建立中国特色的汉语语法学

04.语言研究的“向”和“根”

05.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讲演)

06.“救火”一词说古道今

07.“人定胜天”一语话今古

08.黄流中学怀想

09.漫话“有所不为”

10.“X以上”纵横谈

11.说“广数”

12.两次指点

13.桂山魂

14.“十来年”义辨

15.“复制”与“抄袭” 

16.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

17.“国学”和“新国学”

18.光明之路越走越宽敞

19.“诞辰”古今演化辨察

20.俚俗化北味说法“一+名”

21.邢梦璜与文化黄流

22.辞达而已矣——论汉语汉字与英文字母词

23.话说“永远”:从孔子到老舍

24.语言哲学与文化土壤

25.学术研究不妨多点“小题大做”

26.三国演义之“关公”

27. 莫写“新型”错别字

28.自信有为 构建特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29.自我出新  据实立新

30.关于“不亦乐乎”

31.国学的学科化与一流追求

32.看得懂,信得过,用得上——谈谈学风和文风的“九字诀”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文章推荐 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五) 曾经流行一时的世界语你听说过吗?为啥没流行起来 拾趣 | 与“她”字一同兴起的“妳”字,为何没能沿用? 微信表情包:网络空间的一种“软性”符号 中秋佳节,邂逅绝美中秋诗词

本期责编:张打非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