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领导们算生态账,自然资源离任审计是什么国策大招?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开始,多年来以GDP论政绩的时代到底是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生态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成为国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路上一次重要的制度创新。
【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新名词,可理解为,是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关于“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最顶层决策部署,当前全国正亟待试行的一项全新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它是一种新型重大专项离任审计,而非传统的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是类同经济责任审计,而非完全等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坚定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要求,必须加快推进的以自然资源资产责任(指领导干部任期因所任职务,依法对本地区或部门系统单位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及其有关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类同经济责任)为中心主线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责任及其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审计。】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方案明确指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2015年至2017年分阶段分步骤实施,2017年制定出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暂行规定,自2018年开始建立经常性的审计制度。那么这样看来,今年或许就是完善该项制度非常关键的一年。
领导干部头上的“紧箍咒”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高耗能,高污染。事实证明,现阶段这种粗放型增长模式早就已经步入“死胡同”。但是,很多地方生态环境总体质量仍然堪忧,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尤显紧迫必要。
前日,中国生态资本网推出的关于中央环保督察组发现的五大问题(详见:公众号:生态资本论《三轮巡视,中央环保督察组紧盯这五大问题》)中就明确提出,多个地方省市领导干部队伍中,都存在“偷工减料”的不作为,很多地方政府领导仍然存在环保意识落后,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等各种问题。可见,引导地方领导干部树立绿色发展观,明确生态问责迫在眉睫。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有了绿水青山,才能保住金山银山。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其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干部离任前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细则,同时也标志着此项试点工作正式拉开了帷幕。
对官员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绿色发展下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给各级领导干部带上了环保的“紧箍咒”,打破了唯GDP是瞻的经济发展观。
方案中明确提出,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这种终身追责不仅可以强力敦促官员自觉建立绿色政绩观,还能有效监督管理领导干部的生态责任,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要想生态环境保护确实落到实处,关键还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与担当,这样看来,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就是给官员们带上了“紧箍咒”。随时念念“紧箍咒”是必需的。
两年间各地试点工作的开展
试点方案颁布两年后的今天,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工作在各地开花。
以苏州为例:苏州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42.5%,而森林、矿产资源相对稀少。尽管近年来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在中国城市中排名前列。但是,苏州市目前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环境挑战。总体来看,大气污染、能源消耗以及土地供求矛盾等各种问题凸显。
因此,结合地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下,苏州在全国率先推行“区域环境审计”,把区域环保政策执行和环保资金投入情况作为评价地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出台了《苏州市区域环境审计操作指南》,解决了相关问题的可操作性。另外,小编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还发现,早在2010年,苏州就开始跟踪审计生态补偿政策的执行情况,率先出台《生态补偿条例》,可以说,在促进领导干部规范实施环保政策方面,苏州市走在了前列。
对于这样一项全新的制度和政策,放眼国外,回顾历史,没有任何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真可谓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既然是改革嘛,总得有敢于创新的先行者和实干家。
今年六月下旬,南京市审计局开展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的培训会。在会上,就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接下来对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明确。同时,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如何创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方式和方法、GIS(地理信息系统)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的应用等。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关于各省市积极开展的试点工作方案、新闻就映入眼帘。制度的创新是前提,但是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研究出因地制宜的好方法来践行政策也尤为重要。
路在何方
对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个制度来说,2017年成为非常关键的一年。
回顾过去两年,虽然各地进展还算积极,但是很多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比如,考评指标体系尚不完善。自然资源资产评估考核数据难以准确核实,而且,相对来说,水资源容易受样本范围和数量的影响。另外,绩效评估也很难,各地因自然条件和发展理念等差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差别较大,同时因成果见效的不同,难于判断是哪届党委政府取得的成绩。在界定责任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另外,专业审计人才的匮乏也是影响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一政策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很明显,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审计人员的政策性、专业性水平要求较高。但是,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审计内容,仅依靠现有的审计人员的力量很难完成。
虽然,目前还有很多具体的实际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但是无论怎样,树立绿色发展观,建立生态问责制,在新一代领导干部身上逐渐开始生根发芽。发展需要时间,制度的贯彻执行也需要时间,或许用不了太久,生态环境改善也能像过去追GDP一样,成为领导干部们狂热追求的政绩。
(本文在生态资本论和中国生态资本网同步更新,网站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生态资本网;微信公号转载请注明来源:生态资本论。)
推荐阅读:
作者的鸡腿看你了~~
生态是个大生意
绿色指挥棒下资本应势而动
生态资本论为你探查资本绿动
解读生态密码,点击二维码关注生态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