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馆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标题模仿了餐饮业知名媒体《餐饮老板内参》的口号?是的。虽然行业不同,但内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医馆界》是中医同城倾力打造的中医馆产业链新媒体,一份给医馆经营者准备的“内参”。
医馆是中医发展的重大创新
古代中医大多在家里行医,或在药铺“坐堂”,即使有过医馆也从未盛行。古代药大于医,所以现在保留下来的老字号如同仁堂、广誉远、方回春堂等都是以药闻名。
现代中医馆的雏形起源于1916年名医张锡纯在沈阳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家中医医院——“立达中医院”,实际是个大号的中医馆,而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医院。
中医大规模进驻医院,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的事。
六十多年来,不仅各省、市、县各级,都设立了专门的中医院,而且,一些西医院也设立了中医科室,与个体中医诊所构成中医生态系统。
传统中医以私人诊所为行医空间,彼此封闭,互为对手。中医院与中医诊所相比,有规模化、集约化及专业化的优势,对增强中医界的团体意识,改善一团散沙的状况有明显作用。
但现代几乎所有的中医院、中医科室都被西化,产业化流水化作业的医院,中医的特点、长处便逐一消亡。
所谓中医院,大多成为了挂羊头卖狗肉的类西式医院。
民营中医馆介于二者之间,是传统中医诊疗手段与现代医院集约化经营相结合的新业态,是中医行业发展的一个重大创新。
新医馆的价值回归
医馆作为近年兴起的新生业态,各地对它的定义和标准区别很大,国医馆、国医堂、国药馆、国药堂、中医会馆、中医诊所、中医门诊部、中医院(民办)等等都有。
至今许多城市的民营中医机构注册没有“医馆”一项。
相较于诊所、门诊部让人联想的输液挂吊瓶,“医馆”目前基本是中医机构的专用名词,就像“中医馆”这一机构名称的诞生地——深圳的规定一样:中医馆必须纯中医。
中医同城·医馆界对“中医馆”的定义:
以纯中医作为主要诊疗手段的民营中医机构统称为“中医馆”,简称“医馆”。
传统医馆 VS 新型医馆
传统医馆:
1、以附属连锁药店的中医坐堂医诊所最常见,典型药店风格;
2、业务模式单一,以中医内科开方为主;
3、医生相对较少;
4、以药为主,重药轻医,将医生当成卖药的业务员;
5、以药养医,商业利益考量远重于医疗本质。
新型医馆:
1、有明确的品牌价值观,重视医疗本质;
2、业务模式多样;
3、以医为主,重视医生价值;
4、医生相对较多;
5、独立自主的医馆运营体系(客服、药房、市场等);
6、重视中医人才梯队的建设。
如圣爱中医、正安中医、君和堂、方回春堂等。
总的来说,传统医馆以药为主,新型医馆以医为主。
这两年许多实力药店也开始不断觉醒,将医馆独立出药店单独运营,不乏成功转型的案例。
中医馆的困境与未来
2016年实体经济寒冬的大背景下,中医药投资逆势飘红。大中型中医馆作为集医疗与商业两者功能兼具的实体,成为资本追逐的热门标的。
当前中医政策开放,是民营中医发展的历史最佳时期,开设中医馆已非难事,但运营一家大型中医馆并不容易,盲目跟风者众。
在医馆行业,尚有许多钱不能解决的问题:
对中医、中药是否有基本认知?
对一家大型商业店铺的运营能力
如何找到懂医疗和商业的跨界经营人才?
如何建设医师人才梯队?
如何定位并形成核心竞争力?
如何操作兼顾公益形象与商业利益的中医推广?
如何构建专业的医馆管理体系(药房/客服等)?
如何处理药监、医保等外部关系?
如何开发推广新产品?
连锁化运营的要点
……
医馆业方兴未艾,其市场化与商业化没有标准答案。医馆面临的问题就是《医馆界》将要探索的领域。
中医同城作为全国唯一专注民营医馆行业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坚定看好新型医馆的未来。选择深度布局全国首家医馆全产业链垂直新媒体《医馆界》,除了商业模式的探索创新,我们对中医馆振兴对于整个中医药事业的价值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
教育是中医发展的根源问题,但当前中医学院教育之失短时难以逆转。中医学子们毕业后只能去中医院实习,幸运者留在医院“规培”成正宗中西医结合的“中医”,更多中医生毕业即转行。时有评论中医是披着中医外皮的西医,并非妄语。
医疗的竞争终归是人才的竞争,在民营医馆对中医人才的强烈需求下,诸多新型医馆以纯中医诊疗为特色,以临床实效为标准,逐渐建立起自主的医师再教育系统,未来将极大地推动青年中医队伍的培养。新型医馆将成为名老中医传承、青年医师成长的理想栖息地。
医馆兴,则中医兴!
相信有一天,民营医馆会成为中医临床教育主阵地。
相信有一天,民营医馆会超越公立中医院,成为中医发展的主流。
相信有一天,病患先看中医,再看西医。
是为记。
作者/王中华「忍冬」,中医同城、医馆界创始人&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