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村庄闯出垃圾分类的两个娃的妈
认识李发珍是在今年7月上旬,清华大学开办的一个返乡农人培训会上,从参会名单上我看到她的介绍,是在河南的一个村庄里做垃圾分类。会议休息期间,我专门找到了她,和她聊了一番后得知,过去半年多,她竟然是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村里闯出了垃圾分类的道路。在之后几天的课上,她都是认真听着、记着笔记,教室外面则是她先生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小女儿不到一周岁,还在喂奶中。我对于这个没有外援,独自拼出垃圾分类道路的年轻母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拉她进入我们讨论垃圾分类的微信群,想着有机会让更多人知道她的故事,鼓舞想在乡村做垃圾分类的人。一个周日的上午,我们终于等来了她的故事,于是我这个只知道故事开头,不知过程的人在听发珍分享时,被深深触动了,甚至眼眶红润。
垃圾污染无处可藏之时迸发分类力量
发珍本是广西人,后来嫁到了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大王庄。这是个有100多户的村庄,一些村民搬出去了,常住人口目前有90多户。发珍自从住到村里后,发现烧垃圾是村里比较普遍的现象,她也看到从村民内部出发,没有人愿意站出来想办法解决垃圾问题。大多村民做的一般就是直接焚烧,在他们看来这是直接减量的办法。
村里没有专门做公共事务的人,发珍当时也在考虑能不能把大王庄的垃圾问题挑起来,放在自己肩上。让她下定决心,担起这个担子的契机来自2016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在村里住久了,她和几个姐妹关系比较好,每当有人烧垃圾时,她们都是抱着孩子躲起来,到上风向的人家。发珍家的房子是在下风向,垃圾焚烧的味道飘过来时,只能躲出去,但每次带着两个孩子冲出去总是很狼狈,孩子哭,还要弄尿布等等,发珍意识到只是躲起来根本不是办法。她把自己的苦恼和家里人说了后,他们说让她继续躲,但最终还是无处可逃,味道到处都是,所以她说自己带领大王村做垃圾分类是被逼的。
2016年腊月的一天,发珍家宅基地前的地方有空地,就是垃圾堆放的地方,有个邻居把之前堆的垃圾刨出来开始焚烧。垃圾从早上烧到晚上,没有办法,她就躲到婆婆家,厚着脸皮蹭饭吃。一直到晚上9点,婆婆送她们娘仨回家,然后用水把火扑灭,但焚烧垃圾的味道还在,孩子要喝水,发珍躲在屋里都不想出去给孩子弄水喝,所以那一晚孩子也没有喝上水。那一晚,婆婆的态度发生很大转变,开始理解她的困扰。后来村民回忆起来焚烧垃圾的这一天,都觉得十分恐怖。尽管孩子幼小,经过这一晚,她也下定决心,要行动起来,不能只是躲在屋子里逃避问题。
垃圾分类的行动方案
发珍最后决定采用垃圾分类的方式来解决大王庄的垃圾问题,对于这个解决方案的缘来,并非偶然。2003年非典时,因为环境卫生做的好,她长大的村庄被评为文明村,2004年广西展开城乡清洁工程,当时她在南宁,见证了通过环境改造后南宁的蜕变。2011年她在苏州工作时,了解到垃圾分类办法。2016年回桂林娘家过年时,正好所在城市小区在推垃圾分类。多年的这种经历,她形成了对垃圾管理的认知“只有先分类,后续才好处理,才能实现垃圾减量,而农村做垃圾分类是比城市更容易成功的”。
2017年初发珍开始在村里推动垃圾分类,2月份她用自己的钱请了一个保洁员,挨家挨户收垃圾,并且预付了一个月的工资给他。保洁员前面收垃圾,发珍就骑着三轮车带着孩子跟在后面。开始时候遇到的问题是,村民不相信她能做成垃圾分类,而且她的小女儿才4个月,她自己信心也不足,不知能不能把这个事情做起来,家里人开始也不是支持,认为这是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事情。但发珍坚持推行垃圾分类,因为别人无法感同身受她对垃圾焚烧的恐惧。
第一次分类收垃圾是2月15号,只有7户把两个桶做了很好的分类,都是和发珍关系比较好的7户。当时她意识到一个问题,很多村民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分类,尽管实施垃圾收集之前,她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用粉笔把垃圾分类的信息写在村里的墙上,当时很多村民帮她抱着孩子,才做成这件事情,都看到了她的努力,但有些村民不识字,也没有办法。有些孩子看到后,回家也开始带动父母做分类。粉笔的问题是下过雨后,字被冲掉了。
于是发珍开始想着如何更好的做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2月到3月,她把所有村民的电话号码和微信收集后,组建了一个微信群。这个过程中她看到看到她们村是个无组织状态,报名字时甚至都出错误。刚开始和保洁员收垃圾时,她和保洁员也是深受是否分类影响的。看到分不好的时候,也会灰心,但还是不断的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她们村有个村民专门回收线缆和金属一类的东西,回收后的线缆会通过烧的方式把里面的铜取出来。还有另外一家,捡胶合板等东西烧,用来做饭。这两家的工作做了很久,特别难做。但不断的劝说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自筹垃圾收集和清运费
村保洁员的费用是发珍自己筹集的,为了做垃圾分类,她专门跑乡政府,寻求支援。虽然乡政府对垃圾焚烧也很无奈,但他们只是想等着有钱的时候才会去做事情,因为农村垃圾处理没有资金,所以乡政府也一直没有行动。她去找乡长的时候,发现他是新上任的乡长,也对垃圾分类没有任何了解,不知该怎么做事,而且他们没钱。所以在资金方面,发珍就是自筹的费用。过年时通过朋友圈劝说大家捐款,说目前村里垃圾焚烧的问题,提倡大家把红包预留一点给垃圾分类,解决垃圾焚烧的污染问题。当时很多人都同意了。这次众筹让她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2月16日,正好赶上有一家办酒席,以前从来不参加村里酒席的发珍说服了婆婆,借助这个酒席,她和所有人讲垃圾分类的事情,说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如何让村里更加干净,大家非常安静的听着。这样一个宣讲机会,第二天收垃圾时,垃圾分类的家庭变成29户,到第三天变成40多户。她和保洁员都备受鼓舞。
带着孩子们一起行动起来
对于陈旧垃圾的问题,她就带着孩子们一起捡垃圾,孩子们很高兴,如果不捡垃圾的时候,孩子们都在屋里看电视,通过捡垃圾,孩子们可以一起玩,所以很开心。这样她和孩子们把村西边小树林里的垃圾捡完了,捡垃圾的行动对大人们的触动很大,大家也想把村中间的大垃圾堆也捡完了。但发珍觉得不能让孩子们去做这事,太危险。最后,发珍决定4月29号村里人一起捡垃圾,号召大家每家出个工,不能出工的话,就出50块钱。这次捡垃圾的场面非常壮观,几乎每家都出动了,只有几家没有出工,发珍就真去找他们要钱了,非常高兴地是他们最后也给了。
全村一起捡垃圾
发珍把整个村庄行动起来捡垃圾的行动发到朋友圈后,被乡长看到了,美丽乡村办公室的主任就出动了,让她们继续捡,他们甚至都可以把捡出来的垃圾拉走,但不要宣传了。于是通过这次活动,她们不能回收处理的垃圾最后也有了去处。
6月份的一些大事件
六一快到的时候,她和一些孩子们一起决定排一个垃圾分类的小品,而且和市里环保科的人取得了联系。六五世界环境日的时候,她们也被邀请去表演了,虽然雨非常大,孩子们都坚持要去演出。这次环保表演她们还遇到了慈济环保组织,都一起表演,于是这次和慈济因为环保结下了友谊。
6月份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因为春节期间的筹款只够保洁员3个月的钱,她就在想怎么长久解决保洁员每月800元的费用来源。她最后决定向村民收垃圾处理费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她就在村里的黑板上通知大家这件事情,请大家通过缴纳垃圾处理费。于是有些村民开始找到她们家,不想交钱,但后来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后,一些人就很快把钱缴了。这个过程中,发珍意识到不同的人想法不一样,有些积极,有些不积极,不是对错问题。于是她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先做容易的家庭,后来70%以上的家庭都缴了钱。第一月的成绩是,64户家庭一起承担了保洁员的费用,收了611块钱,每人每月2块钱。为了支持她的工作,有些家庭还多出了一些。收费的时候,为了自证清白,收来的钱是给保洁员的费用,发珍专门给每家开了票。显示这些钱不是乱收的,不是给她自己用了,而是给保洁员的,这样大家也比较信任她。没有出钱的家庭,思想工作她也做了,但他们还是不愿意出。她和不交钱的家庭说,之后就不给他们收垃圾了。但并没有告诉保洁员哪家没有缴费,怕影响他的心情,最后所有家庭的垃圾还是都收了。
六五环境日后,除了垃圾分类,发珍还开始关注另外一件事情,就是附近工厂排放的油漆味,后来她开始举报这个企业。很多人担心她是鸡蛋碰石头,但这个过程她自己成长了很多,变得很有勇气去面对污染问题。
垃圾分类后的分类处理还在摸索中
发珍在村里提出垃圾分四类的做法,可沤肥垃圾,和不可沤肥垃圾,这两类是每天都收的;还有一类是可回收物,每月农历初九收,因为这天是村里的节日,比较容易记住,像旧衣服、鞋子等一些低价格可回收物都是这天收;还有就是有害垃圾,电池、节能灯、农药包装等之类的,但因为有毒有害垃圾没有好的处理方式,所以还是分的不好。可沤肥的部分,她们都是拉到村里树林里,用秸秆等覆盖好沤肥。这样一来不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量还是比较少了,他们倒在乡里集中堆放垃圾的地方,乡长同意她们倒在那里,然后统一清走。
对于厨余,她们目前也和一个养鸡厂达成口头协议,可以收集后送给养鸡厂喂鸡,这样节约很多粮食。有些衣服她们先洗了,然后二手交换,卖不了的也存放着。因为我们4月份捡垃圾的时候,发现扔的衣服非常多,于是村里人们也意识到衣服不应该仍这么多。发珍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有毒有害部分,尤其是农药瓶和农药袋子,到处都是,很影响她的心情。
发珍在分享她的经历时,最后讲了很多感动她的人和事。她收第二个月保洁费的时候,很多人都很支持,她还挺开心的。有个婶婶特别积极,还主动问她是不是该缴费了。一个叔叔专门把他们家的喇叭借给她用做垃圾分类宣传,一个婶婶帮忙录了音,开始上街收费。在发珍推动自己村庄垃圾分类的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人物是保洁员。她请的保洁员爷爷已经70多岁,虽然只有800元的工资,爷爷这几个月以来从没有抱怨过,一直非常支持她的工作。老人家还曾主动想给发珍100块钱,因为他知道这800元的工资里一直有100多元是发珍自己垫付的。之前几个月发珍都没有要,但7月份的时候,发珍收下了被退回的100元。因为她深深了解到,她和爷爷是惺惺相惜的好搭档,爷爷也待她为亲人。对于这些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人,发珍记得一清二楚。
现在大王庄村常住的93户中已经有85户在做垃圾分类,发珍和村里比较积极的6个人也算是个小团队了,都是非常支持她工作的婶婶和一个年轻媳妇,非常鼓舞人心。
从发珍分享她半年来的垃圾分类行动中,可以深深感知因为带领这个村庄开展垃圾分类后,她人生开启的变化。但愿这篇小小的文字可以让鼓舞一些计划在乡村开展垃圾分类人带来信心,快速行动起来,像发珍一样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2017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