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咖演讲 | 智能制造与MES系统应用专场论坛

2016-11-10 刘成军 军观察


 

为满足不同行业企业特点和客户需求,第二届智能制造与工业4.0峰会组委会经过精密筹划和安排的,在116日分别召开三场平行论坛。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专场。有些公司特意安排了3-5位高层(如自动化部总监、工程部总监、信息化部副总),便于分开学习,会后从不同方面总结,形成公司高层在推进信息化及智能化方面的共识,这也是主办方所希望看到的从认知到实践的统一。(小预告:智能工厂与机器人技术应用论坛专场和工业4.0与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论坛专场近期陆续发布

 

首先,让我们今天先来看看智能制造与MES系统应用论坛的专场分享,本场由国内研究MES系统知名教授——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沈斌博士。由沈斌教授主导翻译并出版的《HYDRA制造执行系统指南——完美的MES解决方案》已经上市,并不断受到专业领域人士的好评。嘉宾们各个身经百战,拥有丰富的现场MES系统应用与实践,他们有什么“MES新主张”,让我们一睹为快。



                  沈斌教授签名售书

 

今古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权分享了“APS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主要讲解了他在英特尔工作是供应链体系的发展,以及APS的建立与优化过程。据他介绍,很早以前,英特尔经常被批评供应链做得太差了,跟他们的产品与市场地位不能匹配起来。经常受到客户的投诉,供应链也不在意它的投诉,因为当时除了英特尔,市场上没有同类产品。但是后来在2005年的时候,AMB抢占了很多市场,他们开始急着要改供应链了,应该提升,我们怎么提升?我们想要把供应链的战略做一下改变。”建立相应的模型,并一直优化。



由于APS牵涉面广而且非常专业复杂,刘国权老师建议如果说是独立的公司来实施的话,可以先从局部开始,同时一定要让大老板真正理解并坚定支持这个实施过程。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信息技术中心首席顾问宁振波老师从宏观角度阐释“中国新工业革命”


首先分享了中国制造2025的五个内涵,包括创新、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两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从横向国家对比来看,各国战略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其中,创新这和国外的提法一致;“提质增效”是基于国内实际提出来的,而德国在这方面是强项,所以没有提。“绿色发展”欧美也没有提到这点;智能制造方面,全球各国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制造也转型升级是目标,中国制造2025是技术路线。宁振波提醒大家“不要搞错了”。



制造工业是一个繁复复杂的体系,宁振波提醒“千万不能制造娱乐化”。他以型军用飞机为例,“赛博这个环境,我们大型的军用飞机,四万多人在这个环境中工作,全国的工程三千五百家,能娱乐得成吗?这么复杂,你想娱乐的时候,肯定是在造假。”

 

 

上海脉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统总设计师王洁分享了“离散型制造过程中的生产扰动管理”


主要分享了MES里面比较核心的部分,对生产扰动的管理。在王洁看来,离散型制造业面临诸多挑战。对于生产扰动的来源,有很多不同层级的扰动因素,如主生产计划级的生产扰动、产品级、设备级、工装工具级、基础设施级、物料级、人员级等。

 

对于经常出现的扰动因素要进行针对性的扰动分析,这样才能有效快速解决问题。数字化是减少生产扰动的前提,结合订单优先级别,使尽可能少的订单延期交付,尽量减少对原生产作业计划的影响,保持原有作业计划稳定,提高设备利用率及其他生产指标。

 

王洁指出,MES系统是充分利用数字化解决来生产扰动的方式。MES系统的应用可以透明化生产过程,可视化生产管理;进行产能预估和风险分析;自动调度,可配置的计划调度算法;提供人机交互,决策支持;同时也是知识库的数据来源,给解决扰动现象提供更多技能。

 

随后,杭州胄天科技股份公司技术副总监徐周科向大家展示了“基于云平台的制造服务化转型”。主要围绕四个部分来系统展开,第一是引言,第二部分介绍制造服务中心转型的概念。第三就是如何通过云平台来实现服务化的转型,第四就是一个扩展。


首先说明制造服务化转型的时机已经到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体系的成熟,在IT的层面,随着算法等技术的积累提升,我们越来越方便将产品转换为信息,同时我们可以基于这方面信息来向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实现从制造到运营的转变,这就是按产量付费模式(PoP)。从下面案例来看,通过这种新型模式,最终实现客户价值的增值。



关于如何开展和实现,胄天科技认为比较成熟的方式就是基于云平台,在一个产品装备制造的过程中,从这个产品的设计、制造到装配,到仓储物流到交付给客户,所有的数据通过云端,和最终用户的直接对接,从而去实现在工业4.0背景之下,实现我们更深入的售后服务。“比如我们已经成功的连线了1680组风力发电机组,通过这个云平台,受监控的风力发电机组实时运行状态数据,这个机组的每一个档案已经同步的到了我们的平台上。”



据徐总分析,利用云平台对产业链各方将带来非常大的收益。第一,对于设备/装备制造商来说,我可以结合手机等移动终端传回来的设备数据去优化设备研发、质量改进。第二,对于使用设备的厂家来讲,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成本降低的过程,通过云平台进行远程设备诊断和预防维护。第三,对于精准判断和优化决策方面,基于这些数据信息,用作集团业主各方面的辅助决策。这些都是通过云平台实现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为设备制造商和设备使用方带来的利益。

   

 

上海匠典智能科技公司万巍巍副总经理根据自身经验分享了“MES系统在智能工厂的场景应用”


在前几位嘉宾的铺垫下,大家对于MES已经有了基本了解,万巍巍副总直接切入主题:第一个要讲的问题,我们现在工厂的势必是不是已经出来利用了,设备对于制造业工厂来讲是一个直接产生价值的关键环节,所以,我们希望的是什么?就是设备在计划的时间内高效的运转。

 

在设备维护、维修管理方面,有很多企业推过TPM(全员设备维护),但有时效果不理想。但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思考下,要善于使用新技术手段。之前在工厂遇到设备或者夹具损坏,只能现场填写维修单,而现在可以直接用手机扫码,即可通过移动网络传递现场设备状况。

 

涉及到MES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几个关键的要素,第一个是老板,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对所有的企业来讲老板是企业领袖,同业也是瓶颈。作为MES实施方,我们需要明确告诉老板,工厂没有透明的情况下,有很多问题无法优化解决。另外工厂内部要有良好协作的团队的支持,这样才能保障MES系统的落地。

 

 

最后,主持人沈斌教授作总结发言,站在MES市场发展全局的高度,从MES开发商专业性、MES专业人才稀缺等方面展开,同时围绕智能制造形势发展,沈教授判断MES技术和市场将迎来“三十年的发展空间”,所以专门发起成立了MES专业协会,希望MES厂商和应用方都能参加这个协会,一起推动MES在制造企业的真正落地。



沈斌教授表示,MES是工业3.0的背景下产生的,但是现在工业4.0,要随着它的发展而发展。比如精益生产是很好的理念,需要软件支撑才能有效实施,但是目前许多MES系统没有考虑精益的理念,所以这个发展趋势肯定要MES按照精益生产的理念来匹配你的软件系统,这样就完美无缺。

 

对于2015年至2016年所实施的智能制造,沈教授提醒企业家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企业搞数字化,网络化,迈向智能化是没有问题,但不能基础没有夯实就一步到位。所谓的智能化升级,也不能直接照搬西方发展了二十年数字化和自动化的工厂的做法。沈教授还特别强调数据的基础作用,“有了数据,这些数据发挥到极致就是智能化。目前企业存在的最大浪费就是数据的浪费。这些企业几年来,甚至几十年在制造产品过程中,但没有积累极其宝贵的数据,也就无法将数据形成信息,为决策提供正确的数据和信息。智能制造是方向,前景远大而美好,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说,首先应该实现企业的数字化,为智能制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智能制造与MES系统应用专场·合影留念

 

(完)

军观察-工业4.0深度观察】,是为工业4.0时代而生的新媒体,长期专注工业4.0和智能制造、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工业机器人、精益制造等领域,涉足高端人物独家访谈、行业观察、产业资本、深度报告等,着力打造工业4.0时代“小而美的专业领地”。快来关注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