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完整视频 | 谷歌云首席科学家李飞飞:一堂人工智能公开课

2017-01-15 杨雪 军观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366iubkw0&width=500&height=375&auto=0
 极客公园微信号:geekpark 

 GIF2017 

李飞飞,1976 年出生于北京,成长于四川,16 岁随父母移居美国新泽西州。现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Google Cloud 首席科学家,是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2017 年 1 月 3 日,李飞飞教授正式入职 Google Cloud,宣布自己从学术研究的实验室走到了产业界。她除了依然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终身教授、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谷歌云首席科学家」。

谈及自己为何愿意加入 Google,李飞飞表示,「我并没有离开斯坦福。我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趋势,就是产业界和学术界比较密切的结合,(我想)要跟企业之间建立融合、建立一种探索的新方式。」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3661zs6ke&width=500&height=375&auto=0
人工智能已经到了可以真正走进工业、产业界,为人类服务的阶段,人工智能发展了 60 多年,这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机会。

而云,则是一个让人工智能走进各个行业的最好平台,「我觉得,没有一个比云平台更大的平台,能实现人工智能的普适价值。因为云上面有各个业界,从金融、到健康医疗、电商、交通、再到制造业、农业。各个行业在这种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推动下,它的转型,都需要云平台的帮助。」

回首过去,2007 年,李飞飞与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李凯发起的 ImageNet(图片网络),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图像识别数据库,对计算机图像识别的研究起到了颠覆性的推动作用,是本世纪人工智能领域最大的进展之一。

加入 Google Cloud,可能意味着李飞飞个人事业和人工智能产业的一个崭新开始。

在李飞飞看来,AI 这个领域已经发展了 60 年了,它的进一步发展,这是没有悬念的。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它的发展带来诸多希望、期待和机会,但同时,也充满不确定性。

在这样的过程中,有人会认为「这里面会有巨大的泡沫」,李飞飞认同,可能会有一些泡沫,「有一部分的泡沫是会破灭的,但是泡沫之后,这个行业绝对会给我们人类的生活,带来一些颠覆性的影响。这一点,我也是确信不疑的。」

那么,回到最最根源的问题,机器是如何看懂这个世界的?人工智能过去的 60 年以及它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听听李飞飞教授在 GIF 2017 的大会上的完整演讲。

我今天带来的,是比较学术的演讲。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人工智能,站在我自己的实验室的角度,过去的发展的路径,和我们最近在做的一些工作。

人工智能到今天,已经带来了一场革命的开始,不管是天上、地下、云上、手机上,我们都会看到它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兴奋的可能性。

其实,智能这个问题,从人类文明的最初期,有了人,就有了这个问题。人工智能没有那么长的时间,人类的历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人工智能只有大概 60 年的历史。人工智能的早期,一个奠基性的人物是 Alan Turing ,大家都知道 Turing 是个数学家。大概在五六十年前,Turing 开始思考,怎么去创造一个 Thinking  Machine。他说:要建造一个智能的机器的话,可能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最好的感官来提供给它,让它能够学会并且使用应用语言。

智能的 Machine,它需要两个特别重要的元素:

1. 感知。我们可以看人最大的感知系统是视觉,人还有其他的感知系统,机器也可以有其它的感知系统,但视觉是一个最大的感知系统。

2. 对含义的理解和推断。语言是人类最特别的一个能力,大多数人都会同意,动物是没有这样的能力的。

所以,Turing 远远没有建立起人工智能这个领域。但是,他带来了最起初的一些重要的思想元素:我们要做一个会思考的机器,里面需要包括:视觉、语言。

Turing 之后,有这么一位科学家,他是计算机界的一位泰斗,是跟马文·明斯基在 MIT 第一批读人工智能的博士生,后来他到斯坦福做教授,他的名字叫 Terry  Winograd。

Terry 是人工智能界,第一代把 Turing 的思想贯穿下去的人。他不光在人工智能领域做了最重要的工作,而且他后来转行去做人机交互,也把这个领域重新带动了起来。

Terry 和李飞飞二人都是斯坦福教授,并且是邻居。

Terry 带来了什么?Terry 把人工智能应用在了怎么去建造一个思考的机器上。他说一个人,或者一个机器,要去理解世界,需要去感知。感知以后,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对这个世界的结构进行理解。

这叫 Syntax  Understanding。Syntax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叫语法,在计算机视觉这个领域可能叫三维结构。Terry 说,Syntax 以后,我们需要理解 Semantics(语义)。Semantis 做的事情就是 Understanding  Meaning(了解含义),语言有语言的含义,视觉有物体、有动作,有视觉的含义。

最后,当我们把 Semantics 和 Syntax 解决以后,智能的机器或者是人,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 Inference,Inference 就是统计推导、统计推理这个过程。

所以在 Terry 看来  ,要实现人工智能,需要有这 3 个要素:Syntax、Semantics、Inference。

有了这样的思想框架做引导,Terry 写了一篇在人工智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博士毕业论文。这个论文给了我们一个 System,我不知道在座有没有同行们听说过这个 SHRDLU,它用一个像积木一样的世界,用积木搭建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让我们来完成 Syntax(语法)、Semantics(语义)、Inference(推导)这样的 loop(循环)。

这篇论文是 70 年代初写的,从 70 年代初一直到 80 年代末 90 年代,其实,人工智能貌似没有太多的发展。为什么呢?如果 70 年代就有一个计算机系统,可以理解人的指令。为什么我们到 2016 年,才关注到人工智能?2016 年,亚马逊的 Echo 和 Alexa,也好像做的事情区别不大。

为什么 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的人工智能,  没有我们预期的做得那么好,问题出在它的演进的过程。

在机器学习这个领域崛起之前,人工智能的系统都是 hand-design rules,这个 rule 十分复杂,而且都完全是用手工,用科学家的聪明的脑袋,想出来的 rule。

这些 rule,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其实 Terry 这样绝顶聪明的人,他能建立这个系统,这个 rule 肯定已经是包罗万象了,但是这些 rule 还是有 3 个比较大的致命问题:

1. Scalable(可扩展的)。你不可能把天下所有的 rule,都写进一个程序。

2. Adaptable(可适应的)。当你给系统设计这个 rule 的时候,你很难把它转换到另外一个 rule。比如说,英文的语法、语义,我可以设计很多 rule。可是,我要把它放进中文,它的语法就完全不一样了,我就得重新设计出来一套 rule。

3. 它是一个 Closed  word。

所以说,Hand-design  Rules 在 AI 这个领域发展的早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曙光,但是它并没有把我们带进真正的光明。到了 80 年代开始,一个重要的子领域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始发展,就是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是什么呢?机器学习和传统学习最大的区别,我在这里给大家画出来了。你可以想象,传统的学习,是用人认识这个知识,然后再灌输给它,让机器学习,这就像 Terry 他们做的事情一样。

但是,机器学习不一样,机器学习是把认知知识这一层给省掉了,可以直接把数据放进学习组件,让这个学习组件去学习一个知识,这个知识可以发挥作用。

但最近一个特别重要的算法,就是所谓的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从 80 年代开始,它叫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有很长的历史,50 年代 Rosenbatt 就提出了 PERCEPTRON 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就是把这些细胞怎么结合起来,然后一层一层地输入数据,然后输出结果(take layers of input and take output)。

到了 60 年代初,一个重要的神经生物学的发现,又推动了这个思路,这就是 Huble and Wiesel,在通过对猫的脑子做实验的时候发现,哺乳动物视觉的感知,实际就有这种神经网络的概念,它是一层一层的细胞不断的推进,从简单的层面到复杂的层面。

到了 1980 年,70 年代末,一个重要的日本计算机科学家,叫 Fukushima,做出了第一个 Neocognnitron 的神经网络,可以识别数字和字母。

到了 90 年代末,通过 Geoffrey Hinton、Yan LeCun 进一步的把学习的 rules 更优化了以后,就出现了今天大家比较熟悉的卷积神经网络。

最近,给我们带来最大的一次神经网络,或者叫深度学习冲击的 work,是 2012 年 Alex Krizhevsky 和他的导师 Geoffrey Hinton,一块写的 AlexNet,其实 AlexNet 和 1998 年的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区别不大。但是,为什么在 2012 年这个大致的历史时期,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发生了一次井喷式的成长和革命呢?是因为 3 个重要的因素:

1. 这些算法的不断优化和成长。

2.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海量数据,这也是我和我的学生们,在 9 年前做的一项工作 ImageNet。

3. 硬件的发展。

所以很多人就说,Deep Learning 的三个 Ingredients : Algorithms(算法)Data(数据)和 Computation(运算)。它给我们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飞跃。

有了这个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的崛起,我们其实可以重新回到 Turing 和 Terry 给我们搭建的 AI 大的思路和框架里,重新解决一些在没有机器学习前完全解决不了的问题。

比如说,计算机视觉里面 Syntax 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三维场景的结构,视觉世界的结构。这个问题,在过去的二三十年,有了长足的发展,用了很多跟机器学习的方法。今天,为什么无人车可以开始产业化,在算法方面很大的原因要感谢 3D 视觉,这几十年来的成就。这是其中一部分。

第二部分,我们说 Semantics 这个问题,在计算机视觉里面它是物体分类、场景分类、物体切割这些。这个领域,也是在这几年有蓬勃的发展,我们 Image Captioning 团队一直在主持一个国际上的竞赛。从 2010 年开始,一直到 2015 年、2016 年,机器的进步,已经基本上达到了,甚至它有时候超越了人的水平。你现在看到的这幅图是机器的错误率,2010 年第一界 Image Captioning 的时候,错误率还在 28% 左右。到了去年 2015 年,这个错误率已经到了 3.6%,人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水平。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长足的进步。

刚才,我给大家分享的是两个单独的元素:Syntax、Semantics。其实,就像 Terry 提出的一样,要真正做好 AI,要把这些元素全部结合起来。我们一步一步来看,下一步要结合的是 Syntax、Semantics 在计算机视觉里面它就是场景结构和语义,或者物体含义,一块的融合。

这项工作,也有不少人做,前段时间斯坦福的另外一位计算机视觉教授搜沃塞维塞西,他们做了项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把这个 3D 的建模和物体场景的识别,结合起来了。

我们再往下推进一步,可以看出,我们现在在尽量完善这个图片。我们现在把 Language 加进来,结合 Vision,这是 Turing 给我们提出来的人的智能终极目标之一。

所以,Language 和 Vision,是最近人工智能界非常关注的点。

下面这个工作,主要结合的是 Syntax 和 Inference,它结合了 Semantics,这是我的实验室最近和 Facebook 的一次合作。我们联合发现了一个 Benchmark(基准),它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跟 ImageNet 比较一下,ImageNet 主要在测试机器对 Semantics 的认知能力,就是物体分类。

这项工作,我们把它取名叫 CLEVR,它测试的是机器对 Language Vision 在 Syntax 和 Inference 方面能达到多好,它跟 ImageNet 基本上是反的。

具体是怎么做呢?具体我们用了一个图像引擎,去模仿很多很多的场景,又回到了更像积木一样的世界。

在这些场景里面,我们又自动生成了很多问题。比如说,这张图里有没有和半球一样大的积木?这些问题是在挑战这个计算机系统对场景结构的理解,这个结构里面包括物体的大小,或者物体的材料,包括数字计算,也包括比较的能力,也包括空间的关系,最后包括逻辑运算。所以,这在测试计算机好几层的能力。

这个数据库,组成了很多很多不同的场景,提出了很多不同的问题。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用最好的深度学习模型,来测试计算机做的怎么样。其中最好的,比如用 CNN 和 LSTM, 没有听过也没有关系,这是一种深度学习的模型。然后我们就会发现,计算机现在远远达不到人类的,比如数数能力,或者现在对材料的分析还不够好。而且,我们也远远达不到比较的能力,人是很容易比较出一个东西比另外一个东西大,计算机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

这项工作还告诉我们,在 Syntaxt 和 Inference 方面,人工智能其实还任重道远,CLEVR 这个 Benchmark,就给我们指出了一些比较明确的方向。

最后一点,我们怎么把 language、Syntax 和 Semantics 一块融合进来?这是最近我们做的一系列关于看图说话的工作。看图说话就是,一个图片进来,我希望这个计算机讲出一个故事,比如一句话「两个男人在玩飞盘」。这个模型,我们是用了一个图片的模型,再加上一个语言的模型。

图片的模型用的是卷机神经网络,语言的模型用的是一个 LSTM。

刚开始,这个计算机在还没有足够学习能力的时候,给出的语句是非常傻的,慢慢的它就开始学习这个图片的内容了。到了最后,它可以说出其中的内容。

在我结束之前,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认为下一步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还要往下怎么走。

Terry 和 Turing 给我们指出了这个结合 Syntaxt,Inference 和 Semantics 的路径,我们远远还没有完成这个愿景。比如说这幅图,现在计算机视觉可以告诉我们,这个图里有一些人,甚至这幅图的三维结构是什么,或者给我们一句话或者给我们几句话、N 句话,就像刚才我们看的。

但是,我们人看到的远远不止这些,我们人看到的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们知道这里面的人是谁,我们知道他们的关系是什么,我们知道他们的情绪是什么,我们知道这幅图的幽默点在哪里。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很多信息,这是计算机现在远远没有达到的。

谢谢!(完)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GIF2017 最新现场报道。


1.13-1.15,我们正在北京 751D·PARK 聆听登月先锋 Buzz Aldrin幻觉制造者 John Gaeta雷军罗永浩、李彦宏等科技大佬演讲,体验最酷、最好玩的科技产品,享受今年最值得期待的科技盛宴。

GIF2017,成为「次世代」,创造新可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