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Vitalik 对token设计的看法
编者按:原文为繁体中文,考虑到大陆读者的需要,转换成简体中文,还请台湾的小伙伴理解。本文含有部分超级链接,为了提高阅读体验,请点击阅读原文。再次感谢台湾小伙伴对Ethfans的支持与抬爱!
本文记录 Vitalik 10/28 于 Maicoin 的演讲。活动有直播,影片从 23:00 开始。我也把 Vitalik 演讲的部分剪接出来,上传到 YouTube 上。
Vitalik演讲视频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1yJ8PuSyCM
这场演讲虽然题为 interactive coin offering ,但 Vitalik 从更广的角度去谈代币设计这件事。内容也其实是 Vitalik 最近几篇部落格和推特文章的总结,可能有些新结论但也有可能是我没追踪到的部分。
主要是以下几篇文章,但还有几篇其他文章比重较小就不列了,大多文章 Ethfans 也有中文翻译:
6 月 Analyzing Token Sale Models
9 月 interactive coin offering 这篇论文。
10 月 On Medium-of-Exchange Token Valuations
本文想就我理解的逻辑重新组织整个演讲,逐字翻译应该 Ethfans 近日会释出?😂
现在的 ICO 为何疯狂?
简答:因为现在主流以 「交易媒介(Medium-of-Exchange)」 形式设计的代币,其经济价值不会向稳定的均衡收敛。或无法用简单净现值折现得到稳定估值。
详答:
从代币的一种简单定义来看:
可以转移
具有经济价值:人们愿意付出努力或牺牲去增加他们的余额
人们要为了某些好处,才会愿意付出努力或牺牲。这个好处可以来自「花费代币」或「持有代币」。其中花费主要有:「交易媒介」与「手续费」两种模式。
Vitalik 在投影片中以两种购买服务的模式做解说。左栏的使用情境是现有常见「交易媒介」模式,右栏是代币使用后将不存在的「手续费」模式。
在右栏的情况中,在代币消失后,故事就结束了。如果整个系统突然崩溃了,大家也没什么好损失。但反观左栏,服务提供商 Bob 在取得 Alice 的代币后,Bob 期待从那 100 个代币取得些什么,否则 Bob 不会接受 Alice 的代币。但如果系统突然崩溃了,那些已经提供服务并持有代币的人将会不开心。
而那 100 个代币提供给 Bob 的价值,在于 Bob 觉得下个人会觉得代币有价值,或 Bob 觉得下个人会觉得下个人会这么想,以此类推。这便是「交易媒介」模式造成估值困难的原因。
更甚者,「交易媒介」模式代币的价格走势容易形成无法走向稳定的正回馈。代币会因为人们预期上涨而持有、因而更加速上涨,或者是人们预期会下跌、因而又卖出而更加速下跌。
细节 On Medium-of-Exchange Token Valuations 一文会有更多说明。
这里值得补充的是「持有代币」得到好处的功能目前还很少人实验。一种使用情境是入场券。想象假设有个机场贵宾室,你不需要花代币才能进入,而是证明你持有至少一个代币才能进入。经常旅行的人可以一直持有这个代币,随时进入机场贵宾室。如果是偶尔旅行的人,也可只持有两个小时,然后再卖给别人。
另外一种是当股利发放。当你花费代币时,有一部分进到提供服务的公司口袋,另一部分发放给所有代币持有者。这是另外一种让持有代币可以带来好处的设计。
这两个方式好在代币的价值可以从以下简单方式得到:
ㄧ个代币期望使用贵宾室总次数的现值
股利净现值
-财务学上常用的净现值折现公式-
代币的卖法
好的卖法:
人人能参与,买得到自己愿易承受的代币总估值
Reverse dutch auction: 坏处费时
nteractive Coin Offering: 少了前者的坏处
坏的卖法:
坏的卖法中失去、或第三方可取得的那些经济利益,在好的卖法中应该是给卖方的。
Capped 限量:代币秒杀,少数人才买得到。有钱人贿赂矿工打包交易
Uncapped 不限量:大家不知道总估值多少,因此不知道自己占总估的比例而不敢买。
接受两种币别支付:价格变动时被套利
提供优惠给大量购买或亲朋好友:这些有优惠价的人拿去转卖给其他人。
注:提供优惠给提早购买的人则不算坏的卖法,因为提早买的人有承受相应早买风险。
Analyzing Token Sale Models 一文与 Interactive Coin Offering 的论文有更多说明。
如何让代币重回理智?
代币发行机制、使用模式尚有许多设计空间,没被现有的团队实验过的。人们应该多尝试、研究新代币。
不应该苛责那些创新、实验新代币的人或团队。
让经济学家分析过,设计简单净现值折现公式能得到稳定估值的代币。
更小心实验 DAO
大部分来自 Thinking About Smart Contract Security
诱因对齐(incentive alignment)
ICO 的发行团队设定禁止交易的闭锁期。可每个月逐渐解锁一些。这样设计可以避免发行团队卷款潜逃。
类似创投一样,分 ABCD 期融资。让小团队在证明自己能做更大时,再募更多的钱。现行的发行机制,募资团队习惯把一辈子要花的所有钱都先募完了。但更好的做法是,先募一笔小钱,等到达到某种目标了,在募更多的钱。
要做到这件事,可先募一笔 Capped sale ,再募一笔 Uncapped。
前者得要设计避免代币秒杀的方式。如果募资的个人是有注册的话(注:大概类似 PICOPS 的服务),便可以限制每个人的上限。设定一个未知个人上限,利用每人期望估值交互式得到该上限,使得人人都可投,但募资总额刚好在总额上限。(见下文 Bonus)
和愿意分期取得募资的团队比,在前期想把所有钱募完的团队,等同于释放团队对中长期缺乏信心的讯号。
如果有 Excess demand ,可以拿去做公益。细节应该是这篇:http://vitalik.ca/jekyll/general/2017/03/11/a_note_on_charity.html
结论
这场演讲总结 Vitalik 近几年来对代币的看法。目前代币还有许多令人兴奋的设计空间与实验方向,传统金融也依然提供不少智慧可以采用。希望短期内能看到加密货币社群往理智的方向去尝试各种新的实作。
Bonus
对于初期团队要设计一个人人可参与,又具有上限的募资。 Vitalik 对这套机制做了额外的解说,并附上一个不太有效率的算法,但足以说明这套机制的精神。见下图说明。
募资结果个人投入以太币加总不超过募资上限,则人们都买到他们想要的量。
如果加总超过上限,算法会得到个人投入上限。假设个人上限是 10 eth。我一开始投入 12 eth 就只能买到价值 10 eth 的代币,2 eth 退还;如果我投入 5 eth ,则我能买到价值 5 eth 的代币。
原文链接: https://medium.com/taipei-ethereum-meetup/vitalik-on-token-90466332c25a
作者: Chih-Cheng Liang(梁智程)
更多文章:
干货 | 共识算法的比较:Casper vs Tenderm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