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脱贫故事 | 断“病根”,挪“穷”窝,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

 

医疗扶贫强民心

“我因脑出血后遗症住院近两个月,医疗服务费用一共是252542元,但结账的时候我自己只用出5000元。”近日,在大川镇唐家村五组,建档立卡贫困户黄隆菊说到,“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贫困户得到了实惠,对我们家庭来说,缓解了很大经济压力。”



自脱贫攻坚以来,我区将健康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工程,聚焦“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全面落实惠民政策, 推进便捷服务,最大程度减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的发生。


全面构筑“985”健康扶贫保障网。“9”即贫困人口在区域内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左右;“8”即大病、特殊慢性病区域内门诊就诊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0%左右;“5”即贫困人口区域内就医年度个人负担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控制在5000元以内。去年以来,全区贫困人口100%参保,补充医疗保险购买比率达100%,实现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群众看病不再难、政府兜底让群众看病不再贵、互联网+医疗让医疗资源不再散、建设健康茅箭让群众少生病。
除此之外,我区还加大医疗机构卫生人才队伍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从根本上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贫困群众解决燃眉之急,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心剂”。



易地扶贫搬迁暖民心

走进大川镇大川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栋栋新建的房屋依次排开,梅俊启就住这里。梅俊启家共五口人,原来住的是土坯房,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自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梅俊启一家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户,经过易地搬迁,他们一家住进崭新、宽敞的85平方米安置房。精准扶贫政策让梅俊启坚定了信心,2018年,他家养了10头猪、500只鸡,去年底梅俊启一家全年总收入达12万余元。



自2016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以来,我区通过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的措施,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易地搬迁+农家休闲”为主要内容的城郊旅游扶贫工作新格局。
为使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在易地搬迁过程中,我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设计了多种户型图供基层和搬迁户选择,将其与以旅促农、产业发展、“六边三化三美”建设等工作相结合。按照“一个集中安置点、一个产业支撑”的要求,兴建茶叶、蓝莓、猕猴桃、金银花、食用菌、中药材、花卉苗木等产业基地达33个,实现了扶贫搬迁工作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多赢。



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完成安置易迁对象929户、1521人。依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成东沟、浪溪、营子、马家河等20个民风淳朴、生态良好、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的生态景区村,构建出茅塔生态旅游、营子民宿旅游等流淌着美丽乡愁的旅游扶贫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乡村已初具雏形。




终审:汪建军责编:陈宣来源:区卫健局、区扶贫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