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第三周,象群共读圈进行了第一本书的共读分享。分享分线上场和线下场,总共有10位小姐姐参与。
10月线下共读会现场
这次我们读的是《学会提问》一书,主题是关于批判性思维。这本书由两位美国教授合著而成,行文有超强逻辑性,偏学术类风格,内容包含了批判性思维介绍、践行方法以及练习方式等。由于是共读的书目,所以不是每本书都会符合每个人的择书喜好,而这本《学会提问》则因为其明显的学术理论风格,让一些共读圈友觉得实在是啃不下去了…圈友晔原先也有这样的困难,后来她读着读着,发现这本书介绍的方法其实是一种很好的用于检验自我执念的工具。因为批判性思维提倡的不是捍卫自己、找茬别人,它不是要固步自封,它提倡的是开放心态,在和别人的平等对话里去发现更多信息,从而使自己看到的事实或观点更为准确。圈友晔用她所熟悉的佛学概念说,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种自我观照。这样理解后,她找到了阅读的内在动机,对此书的阅读兴趣便也大大提升了。圈友丹同样也是看不下去这本书。书里,作者在教读者,如何去识别论点论据,然后再如何去一一质疑,讲得十分细节。哪怕是看起来比较严谨的科学研究,在作者眼里,也是可以做一番怀疑审视的。阅读时,圈友丹不断听到的潜台词就是“不要相信,不要相信,要去质疑”。原本是想要寻找信任感的她,感觉像掉入了无底的质疑黑洞,反而越读越找不到北了。于是,她果断放弃了此书,找到了另一本也是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书籍,叫《思辨与立场》,相对而言,后者更能让她有所收获。与《学会提问》不同,《思辨与立场》并不是上来就让人去怀疑,去训练起思维的敏锐感和锋利度。它先做的,是带读者去认识我们思维本身的样子。在回到自身的认知中,圈友丹找到了让她去学习批判性思维的那个基底,让自己不至于迷失在《学会提问》的方法论海洋里。《学会提问》的内容之间本身就有清晰的逻辑关系,通过快速阅读方式,圈友Jello基本上get到了本书主旨,并且认为这是本很有用处的工具书,对于她本身的咨询师工作会有所帮助。同样有咨询师角色的圈友Seven也是很快就刷完了此书,虽然没有特别深刻的感悟,但无疑此书为她自己平时的信息处理习惯带来了一定启发。而对另几位圈友来说,这本书简直帮她们打开了另一个新世界。圈友Jasper形容自己原来的思维是懒惰的,或者用书中提到的一种思维模式叫“海绵式思维”来形容,即对于所接触到的信息,她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去吸收消化,而不会去进一步审视这个信息本身是否有什么问题。她提到了自己对权威的盲目信任,让她在学生面前传播了不实信息的例子,这个让她有些难堪的经历也让她认识到了自己思维上的局限。圈友霞也有相似体会。以前刷网络热点的时候,她更习惯于做一个旁观者,和自己无关的,也不会去过多理会。比如之前网传的大妈被靳东冒充者欺骗的案例,她看到了评论里大家热火朝天的责骂声,但其实,看待这件事情的角度肯定不仅仅只有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批判,偶然,她在媒体上读到了一篇文章,和其他人不同,作者不是吐槽批评,而是分析了这个案例背后老年群体那无处安放的孤独境况,这或许更接近问题核心。圈友霞觉得这便是自己所缺少的那份思考和表达。分享会上,其实大家对于如何去质疑之类的方法并没有过多涉及,大家更好奇的是,为什么批判性思维在我们的生活里如此罕见?为什么大家在和人交流时,总是特别容易陷入到主观评判模式中去?是什么阻碍了我们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圈友大安回顾了自己的教育经历,认为自己这种被动的吸收式的思维模式是应试教育的副产品。圈友丽却觉得,应试教育并没有磨灭掉自己要去问为什么的动机,她分享自己高中时敢于和老师就事论事的故事,坦言自己从小就有思考为什么的习惯。她说这归功于她有一个无比包容的妈妈。从这个例子看出,一个人的思维形成,除了和社会环境、教育环境有关,也会受一个人的性格和家庭氛围影响。《学会提问》提到两种信息处理模式,一种是快思考,凭借第一印象很快作出判断,比如网络上肆意发泄评论的键盘侠们;或者是直接听从所谓权威,跟从大众选择的标准,比如圈友霞分享的自己女儿的故事。在以分数为权威的学校里,成绩好的同学往往有光环效应。成绩好的同学给别人取外号时,女儿便也跟着取外号,圈友霞看到了女儿的盲目跟从,和她作了一番交流。圈友霞说,这么多年过去,其实学校环境并无多大变化。面对以课本、以权威为标准的快思考方式,我们的家庭教育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引导和弥补,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个很大挑战。快思考之外,另一种思考模式叫慢思考,即我们抵制住了对信息作单纯评判的诱惑,在多次发问和审视的慢思考中,我们挖掘出了更高的信息准确度。如何发展自己的慢思考能力呢?圈友Jello说,在梦里进行自我剖析,对她而言是一种很好的用于发展慢思考的方式。圈友大安提到的方法是抱着好奇心去阅读,在阅读中去发生思维对话,以此来锻炼自己多年僵化的思维。虽然,此书偏于学术,但其实里面提到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圈友晔提到的,如何能在和别人观点不同时,仍保持心平气和地去讨论沟通?尤其在和亲近的家人、孩子之间发生观点冲突的时候,我们如何能用批判性思维所提倡的开放对话,来让自己不至于走入沟通死角?讨论到最后,其实我们触及到了比思维更深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的心性。书中其实提供了很多方法,但这些方法能够得以运用的前提是,我们能在对话时掌控好我们的情绪,让我们能有足够的意志力去运作这些思维方法,不然,在情绪怪力的冲击下,我们会更容易沦陷在快思考模式里,结果批判批判,批成了拌嘴吵架。这本书是一个引子,它提醒我们去自察现有的思维习惯,去看到影响我们思维习惯的外因内因,去回溯到潜在思维之下的心性。这本书给了我们一本武功秘籍,在大家的共读交流中,我们看到了背后心法,也算有所收获。第一次看到书名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本教我们在公众场合如何提问,让自己的提问更有深度和广度的一本书。当然从某种角度上看,这本书也包含有这样的意义和作用。但是个人觉得,它更像一本带着批判性思维去阅读或看待媒介提的观点或讯息的方法——是教我们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批判性思维是让我们能更好地去认知未知世界的工具,作者用大量篇幅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论述。涉及的方法很多,现在就我自己感受较深的几点稍作描述,比如第 9 章“关于证据效力如何: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别”。作者从个人观察、研究报告、研究的样本、研究的测量方法、片面的调查和问卷、类比、 专家观点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让我想起以前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老是喜欢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认为那个才是真实的,但是其实可能并不是,我们只看到了事物的一角而已。另外我不知道大家有没这种经历,就是在看到行业的一篇报道后,会过于盲目推崇和相信,以为这个就是权威真相。但是实质上可能文章本身的证据就存在问题,这就让我们更加需要用批判性思维和方法去做分析和判断。读完此书我想自己应该会更加严谨地去思考所接触到的一切人和事物。这应该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收获之一。一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不太容易看进去,因为对我来说太具技术性了。这书教人如何去找别人观点中的漏洞,或也可以看作教你如何去写一篇严谨的议论文。对这两点我都不是很感兴趣。不过读到后来,到隐含假设这一章,我慢慢开始发觉有些意味。作者试图让我们去注意别人论点背后隐含的假设,通常这就是价值观的体现。而我发觉在去找练习文章中的隐含假设时,不少隐含假设我并没有找出来,因为我和文章中的作者一样,有着已经固有的观念,认为本来就是这样啊!难道这还用特别说明一下这是假设?从这开始,我发觉,这本书本意是教我们学会去辨别别人观点的真伪,但是,其实,我们自己说话思考写文章的时候,也是充满了各种不符合事实的论证,隐含着经不起推敲的假设,以及未经反省很难被发现的已经被同流合污的价值观。所有这些方法如果用在自己身上,我想或许我会一时抓狂,因为我说的任何一个观点要被如此考验一番,都可能会立不住脚。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品质也许就像豆腐渣工程,经不起推敲。或许生活大多数时候并不需要如此严谨检验自己的语言、观点或决策,但是在某些时刻,比如人生重大选择,或者面对人生真相的探索、内在成长时候,就需要极其严密地内省反观,来关照自己的思维品质。还有教育孩子,说话也是不能随便说的,要给孩子讲道理,我们自己先要好好正视自己的观点是否如实。如果我们自己的思维漏洞多,也就很难去发现别人的问题。这门技术的功夫要用好,还得先练好内功。所以,这本书也许应该先从把自己当作靶子来开始训练。把技术用于去找别人的问题,往往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所以不如先用于自己身上,让自己先成长起来。分享会后圈友丽的一句话说,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善意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我觉得是很好的点睛之笔。如果能在特定人群中,带有爱和善意地展开批判性思维,那是件很美好的事,不过也很稀缺。希望我们的象群共读圈就是那件稀缺而美好的事。这本书的另一个感受是,我们用这些学会提问的技术,真的能找到事情的真相吗?也许可以更接近真相,接近相对的真相,在一定范围内的真相。但在某些领域,这种方法就很难帮你判断真伪了。比如中医里面,一些民间代代传下来的偏方,比如隔壁家老太太告诉你,土墙下雨过后的墙壁灰、放久的菜籽油,可以治小婴儿的红屁股。你会信吗?这凭经验传下来的观点,按照这本书的检验标准去检测,就往往会被踢出去。但是,真的有用。有些现象科学还没有去研究,或者没有能力去解析,没有办法用一般的实验结论去论证。还有一个领域就是信仰层面的观点,比如基督教信有上帝,比如佛陀说西方有极乐世界,念佛可以消灾化难。关于这些信息,如果用本书的观点来检验,那么一定会被逻辑感很强的人分析为无稽之谈。在信仰层面上,是真是假,不能用逻辑来分析判断,是自己用生命去亲证才行。如果仅仅是通过考察文字的严谨性来得出结论,做出判断,那就会永远打不开这扇窗。我在想到底什么时候要用批判性思维呢?也许对于世俗的人和事物的判断,可以用批判性。但对于超越这个三维世界层面的言论,那些来自高纬度的信息,就不是简单能用批判性思维检验的了。我们还得自己去探索和验证。《学会提问》这本书这次是第二次读了,但是还是没有读下去。原来以为是一本醍醐灌顶的启发类书籍,但是读了以后才发现好晦涩难懂,实在不适合我这种文科生。以下是我的一些小体会:如何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可能还是需要好好思考一下的,因为羊群效应,大部分人都是喜欢人云亦云的。我是这样做的,就是先要博览群书,多看,多接触,然后才是多思考,什么都问一个为什么。先是认真聆听,然后记笔记,然后根据记的笔记有目的地提出问题。这三个贯穿全书,作者一直想告诉我们的问题:他在说什么?他为什么会这样说?他这样说有没有道理?阅读中,我脑海里一直悬浮着的一个问题也恰好在讨论过程中被提到了:这个批判性思维更像是夹在我们底层信念和认知之间的夹层,但是要想真正改变还是最好再做些底层工作。这个【批判性思维】的思考方式同样让我联想到经典的ABC理论:同一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或C2或C3)。这其实是共通的,同样在经历XX喉舌的洗礼,一些人基于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和态度而“看破不说破”亦或置之一笑,而更多人可能就会跟风,比如站队227,可笑的是自己连老福特是啥都不知道。世界上每个人即使遇到一模一样的因A,做出的反应B会截然不同,所以最后结的果C就会是各种不同的走向。这个B才是所谓的命运之改名,运随念转!拜象群的共读所赐,我终于认认真真对思考这件事做了次深入思考。就像其他很多觉得很重要的事情一样,想要深入了解,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材料,就搁浅了。要不是怕被群组踢出群,翻开《学会提问》这本书,我估计也就看完前三章,就因为质疑的痛苦放弃了。但是迫于要给本月的读书内容做个总结,我努力看到了第十章,然后问自己一个问题,批判性思维究竟是什么。为了寻找答案,我找到了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另一本书《思辨与立场》。如果说在学会提问里我们经常要面对的场景是一个个试图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你的论证,那在《思辨与立场》中,我看到的是对自己思维质量的环环检视。估计是缺什么补什么吧,虽然读起来也不轻松,误打误撞《思辨与立场》就为我做了次思维启蒙。既然是读后感,我想说说一个月的阅读对我的改变。首先,我学会了观察自己的思维,发现她存在的问题——受情感左右的、模糊不清的。书中讲到情感、欲求和思维是心灵的三个组成,三者相互作用,情感和欲求不可控,但思维可以,所以训导自己的思维(让它对我们的生活赋以积极的影响)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但是训导思维这件事,一开始我觉得基本无从下手,书中花了20%的篇幅介绍了思维的要素和标准(目前我就读到这,前30%讲了什么是批判性思维),通过把思维进行拆解,我现在已经可以开始练习在思维中对话了,理顺思维的逻辑、找到模糊不清的概念进行分析。虽然还相当不熟练,但至少能在情绪波动时减少偏激和混乱(以前脑子里是两个小人打架,把我打晕,现在多了一个裁判,请反方辩友阐释一下你的逻辑)。剩下的内容还会慢慢啃,目标是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看到事物更多的可能性。回头再看学会提问这本书,发现书中介绍的批判性思维,首要是理解,然后是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独立思考。相比于《思辨与立场》,这本书在逻辑梳理方面讲得更系统更具操作性。这也是我毕业以来第一次对同一个话题两本书对照着看,感觉很好。最后,说下分享会和象群共读的感受。感谢我们因为对这个世界的好奇聚在一起,又能彼此尊重和包容当下的状态和差异。本书认真阅读的内容只有前三章,因为越到后面的章节越觉得理解和应用的难度比较大。但前三章的内容足以让我的思维发生了一个转变。在读本书前,我是没有意识到说,原来提问也是需要技巧的,潜意识里甚至觉得,问题是客观存在那里,我遇到了,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就行了。就拿我读书习惯做例子,开始阅读之前,我心里会有预设,我会遇到很多不能理解的内容和问题,那时我内心的想法是,在阅读中多花点时间去理解作者的意图就好了,其实也是在暗示自己去接受和吸收作者给我的全部信息并试图去消化它。这种习惯,也就是《学会提问》里面提到的海绵式思维。当我读完前两章内容,我是比较受冲击的,原来我们面对一个载有信息的客体,无论它是否权威或者默认正确,我们都应该用批判性思维去更好地加深理解。另一方面,所谓的批判性,并非说是用字面意思的批判或者是挑剔去评价信息,而是用包容的态度去评估、判断,并将信息分门别类,构建自己的答案。在读书会的交流中,“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用批判性思维去提问?”以及“我们应该在何时,用什么方式,引导孩子进行批判性思维提问?”这给了我不少启发,不禁开始审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思维的惰性。重读《学会提问》唤起自己第一份工作的很多回忆。这本书是工作必读书,同事们也进行过很多讨论。第一次读,就帮助我洞察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漏洞。再次读后,一如既往觉得书名其实有点“误导”,这书并不是教你如何设计提问的,而是学会判断、不被忽悠的,学会清晰且有逻辑地讲理的。比如在“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一章,作者所命名的人身攻击谬误、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偷换概念谬误、诉诸公众谬误......在以前我都是感性认识,这么一梳理就很清楚了。如果大家都能理解并运用,这个世界会多么清爽,因为缺少的就是这种常识。作者强调,具备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要人们故意找碴,而是要让人真正变得“理智而谦逊”。因为工作的背景,我个人比较关注公共说理的范畴,所以会去思考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包括教育环境、媒体环境等)是怎么阻碍我们具备批判性思考能力的,从跟大家共读的过程中,也对大家的成长环境以及对孩子教育期待有更多了解。很想推荐徐贲老师的书《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我们的很多习惯是有大环境塑造的,期待跟大家继续共读。从第一次听说批判性思维到现在,我还是没能好好了解何为批判性思维。很多还只是停留在感性上的认知,知道对一件事物要多一个问号,不要太轻易去相信和接纳。但是如果要我对批判性思维做一个定义,我是讲不清的。这本《学会提问》终究还是没能在读后感截止日期前啃完。回顾批判性思维的三个维度,对一整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积极主动地使用这些关键问题的强烈渴望,以及在适当时机以适当的方式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这三个方面我都是非常欠缺的。这就是我在讨论时提到的思维上的懒惰。我的懒也是出于自己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所以不是很迫切想去梳理这些问题。但是在提到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具有强势批判性思维的。因为在一些冲突的场合,我并不一味捍卫自己当前的信念,也会时常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审视,以求更中立地看待当下发生的事情。感谢象群共读推荐这本书,帮助我拓宽阅读面,也带领我正视思考的重要性。如seven所说,光看书名,以为是教读者如何向别人提问的书,毕竟提问也是一门大学问。看下去,才发现,本书的重点在于“批判性思维”,一本教我们如何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书。读下来,我们会发现,使用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需要经常问问题,可能也是取名为《学会提问》的一个原因。批判性思维,多么抽象的一个词,总有点阳春白雪的味道。的确,这样的能力,现实中也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具备。至少,我觉得自己目前就没有学会。三个维度里面,我最符合的貌似也只有“使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这一项了,前两个维度对逻辑性要求很高,而逻辑恰恰也是我的薄弱项。为什么难以学会呢?“懒”占据很大一部分因素吧。使用批判性思维,会“慢”,需要动很多脑子,需要调用起我们的系统二——而我们经常性的只是在使用系统一,经验主义、习以为常,快速得出答案。另外,我们也会受到交往沟通的压力——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自己的观点被质疑。身为一位保险规划师,我每天要和不同的人进行大量的沟通。知识科普、需求分析、方案讲解……这些过程中,也不乏一些质疑、反对、拒绝,回想起来,其实没有把这些问题处理得很好。按照作者的建议,使用一些策略,我可以让对话更舒服地继续下去。书还没有完全读完,我也知道光读一遍不够,这本工具书,是值得经常去翻阅的。当时之所以选择《学会提问》作为共读的第一本,是因为个人觉得,有质量的阅读除了需要有阅读动机,即内在动力,也需要有阅读方法,即外在工具。而阅读方法中,比起精读快读之类的,思维模式其实是最为关键的。我第一次读《学会提问》应该是在毕业后、参加工作之初。当时读完,觉得简直棒极了,它让我对自己的前半生进行了深刻反思,为什么我的思维如此僵化?为什么我只会照搬教科书上的内容,而不曾发现过教科书背后的东西?为什么我只会吐出试卷答案,而没有自己的看法?说白了,十几年的应试训练让我成为了各种信息的复刻机。我不生产观点,我只负责搬运...幸运的是,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开始在阅读中去慢慢给思维做按摩,让它从僵化中醒来。做自己的王子,去吻醒自己头脑里的睡美人…如果阅读,只是在复刻信息,那何必阅读呢?如果共读,只是在复刻彼此的信息,那何必共读呢?特别希望能借由这第一本书,让我们跳出自己的思维给自己设下的陷阱,原地来个关机重启。说回到这次二刷此书的感受。一个是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加深了,以前会觉得辩论是训练批判性思维的较好方式,但现在发现,辩论其实重在防和攻,双方是互相割裂和碰撞的状态,而书中所说的批判性,则是在双方保持开放心态之下的互相理解乃至接受。critical翻译成批判性,我觉得这名称翻译得有点误导啊…还有一个是对各种逻辑谬误的重温,发现自己的脑子还是会被这些谬误顺走,毫无察觉的。你会发现,别人可以通过夸大、隐藏假设、创造语境、借助情绪、模糊概念等方式来主导人们的理解方向。摘一句书中原文:“你应该记住,几乎每个你遇到的信息都有一个目的。换句话说,这个信息的组织结构是由别人精心挑选和呈现的,目的就是希望它能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你的思维方式。”有本书叫《影响力》,而这本《学会提问》我感觉就是在反影响力,也许这两本也可以结合起来一起读~以上便是象群共读圈关于《学会提问》的共读记录,希望能给其他书友带来关于此书的参照,一起让思维运动起来!象群共读圈
于杭州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