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仍然未知,但我没有焦虑,只有期待 | 三十之辈01

王大安 大安于隅 2022-12-10




三 十 之 辈

第一篇


三十岁的人
写三十岁人的故事
给三十岁人看的访谈系列






小鱼

88年生人,34岁

行政工作,已婚已育

 

 


- 导语 -
 
和小鱼相识,是在一个人物采访课上,我们是线上同学。小鱼看到了我写的关于三十之辈的访谈想法,主动找到了我。她说,她对三十之辈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她很喜欢我写的这句话:
 
“我们虽然在生活上受着年龄、工作、家庭等各种制约,但仍然会去寻找生活的主动权,努力定义自己的三十岁。”
 
这句话里,她找到了共鸣。在后来和小鱼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二十多岁的小鱼和三十多岁的小鱼她们各自的状态和故事。十年之间,一个人的内在和外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仿若两人。
 
        

 
一个活动室里,一群人正如火如荼进行着戏剧排演。“现在请以漂浮的状态行走…然后变到弯曲的状态…现在想像自己是一个三角形…然后是圆形…”在导演引导下,小鱼和大家一起做着热身练习,在想像中打开感官和肢体,用自己的表达演绎着独特的圆形。
 
这是一个全素人演员的艺术戏剧工作室,他们在进行的是关于重庆•人•2022为主题的戏剧创作。没有剧本,只有主题,一切都在大家的即兴演绎中生成。演绎时,全场没有任何讲话声,只有身体、乐器、嘴巴发出的非语言声音。导演说,在非语言层面上感受到的情绪更直击人心。
 
小鱼被现场的热度包围着,浸润其中。

 (*小鱼的排练照片/小鱼提供)



一年前,小鱼偶然刷到了一个剧团的招募通知,她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了。一股直觉冲动推着她参与了面试,并顺利通过,然后开启了工作之余的戏剧生活。
 
那时她已经33岁,在一家公司做着行政工作,女儿也3岁了,她得在工作和陪伴女儿之余,另外挤出精力去参加这没有收入的戏剧排演。尽管中途也会分身乏术、倍感疲累,但小鱼发现自己在一次次的剧目创作、讨论、呈现中,越来越沉浸于此,欲罢不能,没想到一参加就坚持了一年。
 
这是三十多岁的小鱼的业余生活。除了陪伴家庭,她更多的时间是在探索自我——探索自己喜欢什么,享受什么,适合什么,擅长什么,戏剧也是这场探索的一部分。
 
阴差阳错的是,二十多岁的小鱼也曾经在朋友圈刷到过剧团招募活动,但那时,有着更多时间和精力的小鱼却没有赶赴上这场缘分。
 

 
“十年前的我,迷茫,醉生梦死”
 
二十多岁的小鱼,年轻,爱玩,无所顾忌。
 
她随性寻找着工作,一旦不喜欢,便会主动离去。频繁地切换工作,以至最后,为了给家里人一个交待,她被迫滞留在了一份看起来比较稳定的行政工作里。
 
她每天坐在办公室,处理着数字、表格、文档,做着重复操作。她发现自己讨厌极了眼前的数字和机械。原本看起来比年纪更年轻的小鱼,那个时候,第一次开始显老。小鱼明显感觉到了生命在加速流逝,她想离开,但她又不知道离开这份工作后,她要去哪里,要去做什么。
 
年轻的小鱼发现自己不经意间,走入了一座迷雾森林,浑浑噩噩的黑暗之中,几乎忘记了自己是否存在。她伸出手,想去抓住些什么,哪怕是一些仅让人感觉到身体存在的刺激。
 
那时,小鱼的业余生活完全是另外样子。下班之后,她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唱K、喝酒、搓麻将,或者去玩过山车、蹦极之类让人尖叫的游玩项目。她会和朋友去云南原始森林“探险”,在无人公路上深夜飙车,就算迷路,也能无所顾忌引吭高歌…
 

 (*年轻的小鱼在蹦极/小鱼提供)


 
和朋友讨论人生问题时,年轻的小鱼说,她不怕死。只要生命精彩绽放过了,哪怕短暂,也不枉此生。“虽然我还有很多事情没体验过,但也不怕死。要不是怕父母会难过,我现在就死也无所谓,我对死亡没有恐惧。”年轻的小鱼,身体被滞留在了当下,心已超越了生死。
 
三十多岁的小鱼回看那段岁月,她想到了四个字——“行尸走肉”。这些经历带来的兴奋和刺激,已经模糊在了记忆里,她只记得自己贪玩的样子,以及每次嗨完后,心里无可抑制地显露出的空虚。“我还明显记得每次聚会后的那种感觉…就是心里…空落落的。”
 
那时候,她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但不知道想要的是什么。她向朋友倾诉,和朋友玩在一起。她从受困的孤独的自己走出,走向群体。只是那个时候,她的身边只有朋友,却没有同类。
 
或者说,她曾经在朋友圈看到了同类的存在,比如那擦身而过的剧团招募,但她没有认出,也没有冲动想要伸出手去抓住。
 

 
“我现在很怕死,哪怕坐车,都会忍不住脑补各种事故”
 
十年后,小鱼发生了180度转变,成了一个日常怕死的人。这份惧怕随着她成为母亲的新身份一起到来。
 
30岁,小鱼当了妈妈。女儿呱呱坠地,小鱼沉浸在新生命到来的新奇和喜悦里。“那个时候,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巨大幸福感,这是之前从没有过的感觉,真的是当妈以后才体会到的。”她全身心投入在对女儿的照顾中,尽管过程辛苦琐碎,但她却是忘我而满足的。
 

 (*小鱼和女儿/小鱼提供)



朋友担心小鱼的状态,提醒小鱼,做妈妈也不要忘了做自己。沉浸在幸福感中的小鱼,反而觉得那个时候,她便是在做自己了。顺从内心,做着想做的事,并享受其中。
 
“女儿的出现,从心底把我治愈了。”小鱼开始变得越来越怕死,不再觉得她可以轻易离开这个世界。“30岁我有了自己的宝宝后,我开始害怕死亡了。就是普通坐个车,我也会莫名脑补各种事故场面。我这辈子从来没有这么怕死过。”
 
在这种“怕死”的感觉里,小鱼看到了身边那些爱她和她爱的人们。她也更爱惜自己的身体了,不再喝酒,很少通宵,之前爱玩的心慢慢沉了下去。她也没有丢了自己的事情,反而有了更多想要学习和提升的意愿,因为她想成为一个更好的妈妈,想要成为女儿值得骄傲的榜样。
 
女儿八个月后,当初辞职的小鱼又重新回到了职场,做的依旧是不喜欢的行政工作。但这回,她不是被迫滞留于这个选择里,而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一方面,它能满足家庭所需的稳定收入,同时,规律和不加班的工作时间给了小鱼机会去展开她想进行的各种可能性探索。她不是被工作压制着的状态,而是在主动利用它,并且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
 
自然而然地,小鱼的重心从对女儿的全身投入,回到了对自己的关注上。现在,女儿已经上幼儿园,平时也会去外公外婆家住,女儿不在家的时候,小鱼也非常享受自己的独处时光。
 
小鱼依旧身处那片迷雾森林,只是现在,她眼里多了一盏灯,微弱的灯光透过重重树影,照出了她的轮廓。她不再想要伸出手去盲目寻找证明存在的刺激,她看见了自己,也看见了横在眼前的条条小路。那些小路,有些是弯曲的,有些来回拐了好几道弯,有些看起来直得没有尽头,有些像很少有人走过。
 
现在的小鱼,依旧迷茫,但她迷茫的不是去向哪里,而是应该选择哪条路前行。当小鱼眼中有光的时候,这份不喜爱的工作所带来的负能量也变成了一种助力,它不再是对生命的消耗,它是通向未来的关口。
 
 

“当我回看之前亲手做的产品时,才意识到自己对创作的热情”
 
以前小鱼只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第一次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是在重回职场后。有天小鱼打开了以前的工作U盘,那是她生孩子前,和朋友一起做云南特产创业时存下的记录。小鱼翻看当年亲手做出的内容,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怜爱、怀念、不舍、感动。
 
“第一次知道自己喜欢创作,是某一次打开以前工作的U盘,看到那些产品、包装、文案、照片、写的脚本等等很多东西,才意识到自己对这些创作出来的东西是有感情的,回想起来那段即使经常出差加班的日子,自己也是开心的有干劲的。”她的“行尸走肉”曾一度被慢慢注入活力,但那时她更多的关注是在和朋友们的各种玩耍里,错过了一次看见自己的时机。
 
多年后,在报名戏剧活动时,小鱼被问到为什么想来参加。这个问题,让小鱼走入了那突如其来的报名冲动。“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内向的人,但发现自己其实也有表达欲,而戏剧就是一种表达形式嘛…然后我也慢慢知道原来我喜欢的是内容创作,享受那种从无到有的过程,和大家一起的戏剧创作就正好是我想体验的部分。”
 
之前的直觉感受在这次戏剧面试中,第一次得到了理性的自我分析。“那时,我好像也是第一次看到了自己喜欢的、想要的是什么。”
 
三十多岁的小鱼,终于找到了自己生命中一直在期待的热情。她希望自己未来能成为一个内容创作者,并由此脱离这份不喜欢的工作,走向自由且有收入的生活状态。这就是小鱼眼中的那盏微光,它还不够亮,但足够清晰。
 
小鱼眼中慢慢看到微光,除了女儿的到来给她带来人生变化外,她如今所接触到的不一样的信息面也是因素之一,比如她经常收听的播客节目。
 
小鱼很喜欢听一档播客节目叫《得意忘形》,节目主播说过一句话,让她特受鼓舞。那句话的大意是,每个人都能进行自己的创作,一种声音、一个图像、一篇文章,都能成为创作。这也增强了小鱼去进行不同探索的动力。除了戏剧,小鱼也想尝试自己做播客,并因此报名了人物采访课,希望提升自己的访谈水平。她还尝试过画画,前段时间还报名了合唱团。
 
这些无用尝试,正慢慢打开她对世界的真实感知。尤其是戏剧活动,她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周围生活着这么多有趣的人,他们可以聊文学、艺术,聊生存、思想,而不再是和朋友们聊的那些八卦、购物、带娃的事情。
 
她想起小时候,那时的她其实就已经在思考这些和生活看起来渺远,却和人生有着莫大关系的话题。“我从小就喜欢想东想西,譬如人生的意义啊~价值感啊~这些比较虚无的东西,但是自己又想不明白,周围也没人会和我讨论。他们会比较简单快乐一点,就每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打游戏都会很快乐了。”
 
以前的小鱼找不到可以交流的同类,于是,她的思考和感知便被长大后的自己遗忘了…和周围人一起,她沉浸在简单的玩耍的快乐里。
 
“我在想是不是因为存在主义危机,我以前需要通过那些'危险'刺激的体验,来感受自己活着?有了小孩后,我体验到了安稳、平静的幸福感,就害怕各种意外,不愿意再去体验那些危险刺激,但是可以通过创作什么东西,做点什么有价值的事情,能够给别人带来正面影响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年轻的小鱼有着丰富刺激的人生体验,但她回忆时,想不起任何亮点。而三十多岁的小鱼,却好像来到了一个更年轻的人生阶段,她感觉自己的生活才刚刚开启。
 
 

“我可能只是醒得比较晚,我觉得这也没什么”
 
虽然小鱼的心态越来越年轻,但年龄的增长是无法规避的事实。重回职场时,小鱼感受到了社会上的年龄限制,比如一些岗位只要28岁以下的小姑娘,或者35岁就成为了一个工作求职门槛。小鱼虽然没有年龄焦虑,但对于这些年龄限制和客观上的精力衰退,她也颇觉无奈和感慨。
 
女儿八个月时,小鱼找到了一份工作,但只待了一个月。新来的领导对小鱼说,这份工作还是适合男员工,女生吃不了苦。小鱼当时便有不好的预感。之后,公司便以能力饱和度不够高为由辞退了小鱼。想起年轻时,小鱼那可以不受条件约束的去选择工作的状态,那是第一次,三十多岁的小鱼感受到了职场冷漠。“后来我又找到了一份工作,这份工作我就会特别小心翼翼,和年轻时状态完全不一样。”
 
对于增长的年龄,虽然它会带来生活和职场限制,但小鱼并没为此感到焦虑或有压力。她反而觉得眼前还有二三十年的未知生涯,她相信未来充满了可能性。“我不觉得35岁就是道门槛,三十岁的人反而会更愿意去学习,也会更有责任意识和生活热情。”
 
回看过去,小鱼也许错过了一些可能性,但她也没有想过要回到那段年轻岁月。“仔细回想那段日子,我没感受到有什么收获,也没觉得有多大意义。但也还是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仅此而已。不过我也没觉得多遗憾,多后悔。那是一段自己还没长醒的日子,我可能只是醒得比较晚,我觉得这也没有什么。”
 
尽管小鱼现在有着年龄、家庭的限制,但她并不悲观。她回想起来,年轻时那种不怕死的状态,看起来很洒脱,却潜藏着消极的处世观。而现在自己怕死怕得要死,看起来是一种退缩姿态,却是真正开始了积极的主动的生活。
 
现在,小鱼很享受这种对未知的探索。“我之所以能享受未知,可能也因为我现在很有安全感。”小鱼的安全感一部分来自于目前的稳定工作,一部分则来源于伴侣的支持。
 
在小鱼妈妈眼里,工作之外的小鱼一直在忙这些无用之事。三十多岁的女人,有一份稳定工作就够了,下班回家带带孩子才是安稳生活。这回,小鱼没有顺从长辈的观念,她很清楚,这些妈妈眼里的无用之事,反而是此后人生里最重要的事情。
 
虽然小鱼妈妈对小鱼这些“无用”探索存有异议,但小鱼老公还是很支持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他就说,你喜欢就行了…在他那里会有一种被理解的感觉…如果没有他的支持,我应该不会持续这么久地参加活动。”
 
和高中同学的老公在一起二十多年了,两人本身就有很多共同点,多年的磨合和相处下来,两人变得越发默契。“我和他在一起太多年了…其实有点类似于灵魂伴侣那种吧。”
 
有一次,小鱼要去面试一个表演招募,需要试演一段。“我让老公帮我搭戏,和我对念一下台词就行了。结果,他不但答应了,去之前还和我一起认真排练对台词,我情绪进入不了状态的时候,他还和我互换角色让我体验。本来是陪我面试帮我搭戏的,结果我俩都被导演选中了。他也是从那次开始,和我一起加入做戏剧的。”
 
现在,小鱼的探索里也包括了和老公一起的部分。虽然横在小鱼面前的仍是未知,但她被支持着,并感受到了和周围人的共鸣,如今她是充满安全感地走向未知。
 
终于,小鱼所在剧团所排演的重庆·人·2022主题的剧本和内容基本定下来了。小鱼是主角,她将扮演一个侦探,去寻找一个主动失踪的人,而在寻找这个人的过程里,她也找到了她自己——这是一部关于一个体面的城市人是如何抛弃语言逻辑,回到混沌本真的戏。
 
前几个月,小鱼的一个朋友在征集大家对死亡的思考。里面有个问题是让大家讲讲目前最希望发生的事情和最不想发生的事情。
 
小鱼是这样写的:
 
最希望实现的三件事——
1、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数字游民;
2、放下执念,不刻意追求很快会消失的多巴胺,内心获得平静;
3、跑步环纳帕海
 
最不想发生的三件事——
1、父母、爱人、小孩身体不好或出意外;
2、社会动荡
3、多愁善感,沉迷过去
 

 
- 结语 -
 
和小鱼交流后,我很好奇,是什么让她发生了人生状态的转变?是什么让她从她所说的浑浑噩噩,走入了迷茫但日渐清晰的三十岁阶段?
 
在小鱼的讲述里,我看到了两个点,一个是我们内心的规律感,一个是我们行动里的力量感。
 
无论是照顾女儿时的忘我,还是戏剧活动里的忘我,当我们真的看见了自己的满足点,并去追随,而不是跟着主流或媒体所提倡出来的价值观,掰扯着自己去生活的时候,我们便是在遵循我们的内心规律,而这种遵循是不会让我们走向迷失的。
 
我们都是过日子的普通人,但当我们看见并接纳自己的内心规律时,我们也会有不普通的人生时刻。
 
而小鱼的力量感则来自于孩子和家庭,这些可能会被看成三十岁人的生活负担的部分。在小鱼这里,孩子成全了她的人生转折,伴侣则加入了她的自我探索,虽然她失去了年轻的精力,但获得了更大的行动上的力量感。而探索过程中遇见的精神同仁们,比如剧团里的伙伴,更让小鱼有了找到同类的共鸣。比起身体上的共存,我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看见。
 
就像小鱼现在做的播客“萤火虫计划”所描述的那样,每个人都是一只萤火虫,都会发光。当我们彼此遇见的时候,我们身上的微光也会相互点亮,变成能给予人力量的光芒。
 

 
【三十之辈问答】
 
1、如果回去给二十岁的自己写信,你会想说些什么?
 
小鱼:少想多做,多读书,多出去看看世界,学会享受当下,记录当下。
 
2、你打算如何度过接下来还未过完的三十岁?
 
小鱼:保持热爱,保持探索,保持期待。
 
3、对四十岁有期待么?有的话是怎样的期待?
 
小鱼:希望40岁已经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并且沉稳自洽。

 

 
嗨,我是大安,90年生人,一位非虚构写字者,一位三十之辈。
我发起了三十之辈的访谈计划,因为想用自己擅长的笔头记录下我们这一辈的故事。
如果你出生于93至83之间;如果你在生活上受着年龄、工作、家庭等各种三十之辈的制约;如果你在制约下仍在寻找生活主动权,仍在努力定义自己的三十岁;那么你便是我想记录下的故事。 
访谈联系/合作:可加微信wangtianhuiann





最 后 !
 
如小鱼一样,三十岁后才慢慢从按部就班的生活里醒来,才后知后觉开启了自我探索,三十岁的觉醒和行动,算晚吗?
 
我想小鱼的故事不会是特例。我想发起一个三十之辈闪聊群-“三十不立,晚醒而已”,你可以在群里讲述你的觉醒故事,你可以在群里倾听大家的探索和疑惑,看见和被看见。
 
闪聊群将只保留一个月!为了保证交流质量,9.9元入群。期待遇见。

 
- 闪聊群入口 -



                




大安

于隅


世界本质探究者 / 生活学徒

· 以文/乐/局会友 寻遇同类 ·

让我们个体的力量互相点亮

《大安的场域活动-7月排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